格调|class|社会等级指南

个人推荐指数三星半。
这是一本介绍美国阶class的书,在不同class的人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言行举止的格调的书。保罗福塞尔将其分为九类。
1看不见的顶层。像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梅隆家族、福特家族、文德比尔特家族,二代们,完全依靠继承来的财产,遗留的权力。现在他们在媒体和大众的嫉恨、慈善机构募捐者的追逐下销声匿迹,不用像电影明星和企业家在新闻媒体上露脸。
2上层。一个既富有又看得见的阶级,他们贪图安逸,有时还很有趣,家中宾客川流不息。因为这意味着大量空闲的卧室,以及一应俱全的饮料、食品、游戏、派对等等,可以让客人们随心所欲地休闲娱乐。
3中上阶级。一个有钱、有趣味、喜欢游戏人生的阶级。所有比这个阶层低的阶级,都渴望成为中上层阶级。这个阶层的家财与上两个阶层不相上下。区别在于,其中的大部分财富,是通过诸如法律、医药、石油、航运、房产乃至更令人起敬的艺术品买卖等行业赚来的。
4中产阶级。一个最谨小慎微、了无生气的阶层。他们是企业的螺丝钉,“可替换的零件”。他们最惧怕“他人的批评”,因此是为他人而存在的。他们是全社会中最势利的一群人。大部分时间被当作奴隶对待的中产阶级,对实力和成就抱有一种狂热的错觉,实在是不足为怪的事情。中产阶级的另一个标志是迫切要让自己从属于什么的欲望,以及他们用购物等机械行为满足这一欲望的方式。由于本质上是一些推销员,中产阶级人士培养了一种推销员式的风格,因此也才有他的乐观主义。他坚信,只要自己奋力投入,就必定有自我改善的可能。中产阶级的最后一个标志,源自这个阶级的社会不安定感,即习惯性地拿自己开玩笑打趣。
5上层贫民。一个被称为“蓝领贵族”的阶级。他们靠手艺吃饭,认为自己和律师、医生们一样也算“专业人士”。 工作服和“最好”的衣服悬殊很大,他们的妻子也通常得像丈夫一样卖力工作。倾向于把游戏和运动当作自己毕生的职业来从事”,并对女人抱一种不甚浪漫的态度。
6中层贫民。略微培训后就可以被替代的职业,工作经验在他们这一行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很好的生活改善。如出租车司机,加工厂工人。一个在工作中失去自由的阶层,由于经常受到老板的斥责而对生活心存怨恨。劳动中受到监督,自己劳动获的报酬没有监督你的人多。
7下层贫民。毫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比如搬运工人,快递小哥。一个没有明天的阶级、非法移民的大军,过一天算一天是他们的常态。明显地感到就业不稳定。
8赤贫阶层。一个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等级。懒惰、失望和怨恨压倒了他们的自尊。还有则是一些ID舍弃,丧失了希望的人,过着活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的生活,比如大神们。但他们的境况还是要比看不见的底层好得多,后者并无季节性工作可干,只能完全靠福利救济过活。赤贫阶层与“看不见的底层”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比后者钱多一点,而在于他们“看得见”。
9看不见的底层。同样被这个社会所忽视的一层,被收留在孤儿院/福利院的人,他们最重要的特点是看不见。
是什么导致了class?(个人观点)
法律。在宪法中生而平等是一种共识,本意是想说,每个人的出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成功的机会。法律又主张自由与民主,可是自由与民主两者本是矛盾的事情,如果你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你多半会希望世界生而平等,大家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才公平。可是如果你是一位年迈的父亲,你多半希望你拼搏了半辈子的财产,能够自己去支配,把它们留给自己的子女。自由渴望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受迫害,民主渴望平等。
基因。猴子,狒狒,群居生物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我们就是由它们进化而来,在自私的基因影响下,我们为了基因更好的繁殖下去,我们会组成群体,这样收到攻击的概率会更小,个体安全性更高,捕到猎物的概率也更大,为了更好让一个团体生存,这其中必然会出现一个王,这个王配偶,兄弟姐妹,子女在族群中享有跟高的阶级。
宗教。印度的种姓制度是除了奴隶制度之外等级的代表,印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部分宗教沦为统治的工具,在思想上鼓吹各有天命,人应遵从上天的安排。
职业的细化。不同的分工让人从事不同的职业,部分人负责监督,部分人负责工作,监督的工资远远超出劳动本身。细化的行业中,又分为优势资源和不优势资源,那些能够接触到医疗,教育,权力行业工作者的class高于接触到的非优势资源的工作者。外卖小哥们虽然工资高,可是他们工作时长长,他们已经将雨天摔跤,平日里怕出车祸,低声下气的求客户好评作为一种工作状态。
Class流动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固化,小学初中教育补课费用的增加,提高了教育的门槛,许多家庭条件差的孩子被拒之门外,其中留守的后代,会重复走上他们父母的一代,推荐大家看一看纪录片干涸的河。Class的背后是不是一种社会达尔文论?
我深感农村回不去,城市里也没有立足之地。未来是去是留,希望能在费孝通那找到答案。
最后补上书中一些格调(我也想追求自由与格调,可这背后是时间精力财富的付出,大多数我们认为自己比平均人的开车技术要好,处在不同的阶层的人们也是如此,总要一种自己仿佛身在更上一层的阶级,而去拥有与自己不匹配的消费水平。)
衣
大体上,一个人穿的衣服层次越多,他或她的社会地位就越高。越是上层越追求服装的纯天然,手工制作,颜色简单。中产阶级服装的毛病在于太光滑,总是在裹住主人以前就闪闪发亮。而上层阶级的服装倾向于更加柔软,有质感,羊绒质地,多结。服装越易读越是贫民阶层的象征,上面印有一些非常简单的信息,无非是啤酒商标,比如百威或喜力。商标在今日拥有一种图腾般的魔力,能为其穿戴者带来荣誉。一旦披戴上可读衣饰,你就将自己与某个企业的商业成功混同为一,弥补了自身地位无足轻重的失落,并在那一刻成为一个人物。衣着过新,或者过于整洁,也表示你的社会地位不太稳定。上层和中上阶层的人们喜欢穿旧衣服,似乎在告诉别人自己的社会地位丢得起传统尊严。中产阶级和贫民阶层都对新衣服情有独钟,当然,常常是涤纶含量极高的新衣。煞费苦心达到的一丝不苟的整洁,可能是你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是否会下滑心存忧虑的体现。
住
如果根本找不到车道,房子隐蔽在深林之中大house,一般而言,社会等级越高的人家,车道也就越长。车库已经成了主人身份的标志,可以坐落在屋子旁边的空地上,供路人尽情欣赏。车库最好宽敞得能使两三辆车并排停放。如果外面墙上还装着篮板和篮筐,说明家里至少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而且颇有闲暇锻炼身体。草坪,过分整洁通常是社交焦虑症的象征,暗示我们正走近一户中产阶级的住宅。越靠近下层,电视机整天开着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你有一台或多台很少关闭的电视机,你要么是为电视工业或新闻界服务,要么是在帮美国总统处理公共事务,要么就是开电器商店的。狗自古至今备受青睐,不仅由于品种繁多,多养几条能表明主人属于田产丰厚的绅士阶层,
行
中上层阶级中最糟的一类才会买奔驰车,就像他们之中最优秀的人士会开奥兹莫比尔、别克、克莱斯勒这样的车,可能还有吉普车和路虎。高级越野车传递着这样的暗示:你居住的地方交通尚不发达,甚至可能还没铺好公路,普通汽车不一定过得去。
食
美国下层社会对甜东西的消耗量大得惊人。百分之四十的美国人(当然其中多数是贫民)每天至少要喝掉一罐可口可乐或类似的饮料。美国会为了穷人的需要发展起一个庞大的、价值亿万美元的垃圾食品工业,然后再用庞大的垃圾药工业去征服垃圾食品造成的祸害。社会阶层低的人比社会阶层高的人更容易被引诱去展示自己的购买能力,即使是在观众最少的早晨,而且很可能仅有的观众也是响应同一个广告而来的贫民。自助和下馆子是贫民阶层式的,贫民喜欢这种做法,是因为它将买卖交易过程中遭人羞辱的危险降到了最低。
运动
对马的热爱——买马、养马、骑马、赛马、骑在马背上追猎小动物——仍然是相当值得信赖的上层阶级的标志。暑假的帆船游艇的出港垂钓或是派对也是上一层的标志。高尔夫球、滑雪如今已下滑到中等阶层或更低的地位,但它当初可真是一项有等级的运动。上层阶级 不从事体力劳动,而身材又很苗条,贫民阶级多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