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那些动画(玩具总动员4)

我其实挺意外:从日番到美影再到国漫,我翻遍2019的目录,竟找不到值得从正面角度代表性一说的动画作品。无论是被大众吹上天的大作,还是看似精品的小众作品,都缺乏能够作为代表的优秀素质,反倒体现出观众水准的下降趋势。加上各种好作品续集拉胯,一时间我真找不到该写什么。
好歹我不经意间看到了《玩具总动员4》。


是的,《玩具4》还是挺好玩,也有情怀,当然亦不缺乏精良的制作。可我把它作为当年代表,并不是基于这些表面上的内容,而是由于它在这些之外还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份思想——困惑。所以我并不打算和此前一样分析它好在哪里或者独特在哪里,而是单纯想说说这“困惑”二字。
其实《玩具3》已经是一部十分完整的动画了,抛开商业考量,我不认为玩具系列还需要这第4部来对故事进行补完。但第4部还是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且是以不那么令人欢快的结局收场的。二十年来,每一个从《玩具1》看下来的粉丝都绝不会想到胡迪与巴斯会走向分离;甚至不光是与巴斯或其他伙伴,而是与它曾经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相分离。实际上,关于自身与时代和环境的困惑早就出现过,从巴斯光年第一次出现起,胡迪就一直面临着时代与新事物的冲击,也面临着环境无可违逆的变化,当然也就有着相应的困惑。不过此前的数个故事中,他都成功走出了困惑,实现了自我与环境的适应统一。这种对人类变化的反思以及从玩具角度展现适应环境的一面一直以来都是玩具系列的内核。
可这一次我却掉了眼镜,因为胡迪没有再去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危机,而是选择离开、选择归隐。如果从商业角度来看,我会猜这是为以后可能拍新天地的“玩具5”做铺垫或者是给粉丝卖个情怀写一个“退休”的结局。若从故事角度说,也能解释为胡迪考虑和真爱一起过天地沙鸥的生活(真爱不该是巴斯么)。可看过这几年老美一些作品后,我实在难以单纯这样考虑。近年来,老美在影视作品中开始体现出对当今文艺的思考与困惑,并把这种困惑扩大到整个社会文化范畴,所以才会有《头号玩家》这样的作品,也才会有《拉尔夫2》内核与故事的转变。很明显可以看出,无论是互联网新媒体还是AR新技术,老美对自己创造出的这些东西开始表现出文化层面的怀疑甚至一定程度的否定,想借助影视作品来表达这一思维,进而寻求一个新的平衡点——这就是他们的困惑。这困惑当然不是现在才有的,从赛博朋克诞生的第一天起这困惑便存在了,只不过此前的现实世界并没有把困惑中虚幻之处展现出来的条件,所以这困惑在影视故事中总能得到平衡的解决。然而现在他们曾经设想的一切危机都在逐步实现,且没有一个成功的平衡点,反映到影视中就是《拉尔夫2》和《头号玩家》中满溢而出的无奈。《玩具4》也一样,尽管玩具不能大闹互联网也不能走进虚拟现实,但其内核并无二致,充满了新与老、艳丽与灰尘、永恒和刹那的冲突,同样也流露出各种无奈。胡迪最终没有解决这一次困惑,而是做出了选择,走出了让其感到困惑的环境、远离了令他无所适从的时代,而把问题留在了巴斯、其他人、以及创作者的心中。
由遥远的纯纸动画,到赛璐璐片,到纯电脑作画,到纯3D动画;从《玩具1》的生硬动作和阴间渲染,到《玩具4》的爽快武戏和绚丽效果;动画的外壳一直在向前向好发展。即使新技术和旧技术有所冲突,动画本身依然抬头挺胸坚定地走了这么多年。但是内核呢?倘若内核已经无法平衡思维与现实的冲突,甚至内核本身构建的思想基础都收到了冲击,所谓向善向好的核心都变得不被需要,那么动画、乃至于所有文艺,又该何去何从呢?老美没有找到答案,世上任何人都没有在这个条件下找到答案。搞不好,这答案也不会再有了。
“飞向太空,宇宙无限!”没有这句话,人上不了太空;而上太空,并不需要这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