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2(LOL-B站-DNF-2.5条悟-周淑怡)
1,胡言乱语 虽然LOL有接近两百个英雄,但有关注比赛的人会发现,夏季赛上使用的基本就十几个,在弱队没有打赢强队,或者选手残血反杀的情况下,比赛显得十分之无聊。春季赛就别说了,夏季赛也只有到了后半部分才稍微有些看点。 而最近,拳手宣布了预计在24年取消神话装备设定的消息,并且承认了这方面尝试的失败。没玩过游戏的可能不怎么了解,神话装备就是同一时间角色身上只能装备其中一件,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影响平衡的情况下,设计师在教玩家玩游戏,并客观上限制了游戏的玩法。 而神话装备只有几件,英雄却有几百个。所以在强度同等的情况下,跟装备契合度越高的英雄就越强势。所以每当一个英雄因为装备更新而强度超标的时候,后面的版本就会对英雄进行数值上的削弱。削弱到没有刺头,但适合出某一件神话装的流派又明显比其它的都强上一大截的时候,就会对装备进行削弱,而此前削弱的英雄数值却没有回调——所以原本还处于中游水准的角色,在因为装备晋升上游之后,转过头却又跌入了下水道。 也许后面数值能够回调,不过最快也得几个月,或者是一个大版本之后了,就如同此次的神话装备一般。 拳头经常干这种蠢事,此类的骚操作,只能说见怪不怪。从这点上来看,拳头并不能说一个一个优秀的游戏制作公司。但尽力压低游戏配置需求的理念倒是为它争取了许多用户,就跟王者荣耀抢占手机用户的同时,还加快游戏节奏一样。 —— 而B站跟“神话装备”类似就是后面即将上线的“播放量改播放时长”。在创作激励被腰斩到脖子以下全部消失的情况下,哪怕长视频up的播放时常能够同比例回到以前播放量的水准,能够获得的收入依旧是大幅度缩水。况且,后续在AI内容和短视频爆发式增加的情况下,站上长视频up主的平均数据也无法回到原先的水平。因为站内流量就那么多,AI内容一天能发几条,哪怕没有被推荐,也依旧会分走大部分的点击。同理,创作激励也不可能回到以前的水平,甚至超过。因为那样AI内容就真成赛博挖矿,只要提升算力,就可以化身吸尘器从叔叔的粮仓里爆米了。 基于以上种种,“播放量改播放时长”并没有办法改变创作激励下降,导致的收入缩水问题。 在经济下行的现在,就算开放贴片广告,做大的蛋糕也依旧会逐渐被AI和短视频内容蚕食。向上不行的话,就只能向下,也就是最近逐步推广的up当月付费视频。不过最低每月30的定价有点尴尬,因为换算成会员的,就算只追一部动漫,平均一个月也能看个4集。在价格没有参照物,更新情况、更新内容和质量不定的情况下,性价比会是大多数人顾虑的问题。 可能像搬运外网小众比赛,并进行翻译此类视频付费率会高点,至于大众类的,靠庞大的基数做到头部up的话,能接得到广告就不用去考虑这些会影响口碑的事情了。 —— 说到平衡,就顺带提一下DNF,也就是地下城与勇士。 就跟英雄联盟里面许多莫名其妙的生肖限定皮肤一样。马服的DNF也多了许多增强战力的氪金的项目。导致相比韩服,马服玩家的普遍战力要高出一大截,甚至几倍。 而游戏却是韩服那边根据自己玩家的强度去设计,所以要是直接照搬过来的话,那么短时间内,游戏内容就会被头部玩家消耗殆尽,也就是可能副本推出的第一天就被打穿,然后没几天就氪佬就开始长草摆烂,游戏流水腰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十分之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玩家的强度去提升怪的血量,也就是钱都充到了怪身上,马服玩家需要氪金才能获得韩服白嫖玩家的体验。 但与此同时,游戏数值问题不是简单加个零或者减个零就能解决的。游戏职业可以简单分为爆发型和续航型。韩服设计师按照本国玩家的练度,去设计一个爆发型需要打出数套技能才能解决的boss,并且再根据续航职业的输出,两者去均衡一下,就得到一个对双方相对友好的版本。 可当国服血量翻倍之后,作为爆发职业的短跑选手,就被迫跟续航职业的长跑健将一起在马拉松里竞争,那么在韩服进行数值平衡的情况下,国服boss血量越高,爆发职业在整个副本里的伤害占比就越低,反之亦然。所以国服增加副本血量,会被玩家喷,不增加血量,则会加剧职业差距,同时还需要不断推出游戏内容,来消磨玩家时间。 就后者而言,尚且不说DNF是一款韩游,企鹅究竟有大多的话语权。就腾讯那十年如一日的勾玉写轮眼,始终没有进化成万花筒,大概从觉醒前就是个孤儿了,螳螂去到它家里都直接触发孤立无援。要自己推出主线体量的内容,有亿点点困难。 而另一方面,DNF作为一款运营了十几年的老网游,尽管营收屡创新高,但韩国开发商也明显不可能加大投入,就更别说,现在的氪金手游研发风潮了,Nexon从老早的时候,就一直在启动,企图研发爆款手游,来延续下个十年的辉煌。不过到现在还是像马斯克的火箭一样,变成烟火。而DNF玩家作为韭菜的出油量也在逐年上升。 所以,既然没办法工业化地持续产出内容,就只能拉长玩家的养成时间。超低的装备掉率,加上装备不可交易,以及繁多的装备套装,和单件装备随机词条。凑够了,版本也就结束了,版本结束没凑够,系统会自己送,反正下个版本也会淘汰,出更强的套装。可能有时候刷上几个月,还不如弃坑一段时间上线领装备的提升大。那么既然这样,是要继续玩下去,还是等另一个版本末期。 当然,后面这个情况也有得到缓解,不够与之相对,装备凑齐没提升了,就继续长草,游戏流水下去了,又回到了开头的问题。 不得不说,起初DNF还是个各种职业百花齐放的游戏。有适合群攻刷小怪的,有适合打单体爆发刷BOSS的,有适合破防打控制,给BOSS上毒和异常状态,或者干脆去竞技场里打PVP。不过随着游戏生命周期进入末期,自然跟逆战一样从枪战变成仙战,为了提升游戏难度,boss自然会被加上各种免控的特性,以及血量的增加,这时输出就成为了唯一指标,而顶尖装备产出都在副本,且不可交易,那么所有的内容,便都变成了为刷本服务,提升伤害。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职业失衡以及同质化,然后积重难返了 ———— 2热点新闻(虽然已经过时了) 据说,《咒术回战》里的五条悟变成2.5条悟,也就是被腰斩,死了~ 虽然有点马后炮,但说实话,《咒术回战》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无论是剧情还是作画。并不像富坚义博一样,有教科书级的分镜以及群像设计且没有尿点剧情。《咒术》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热度,除了动漫制作公司的发力之外,关键还是近年来其它作品都太拉了。 比如动漫制作阵容豪华的《冰海战记》 讲的是作为满级战神的男主父亲就为了保护男主,没有反抗,死了~然后男主为了复仇,当起了杀父仇人的下属,然后为他立下军功,帮助海盗抢劫村庄,屠杀平民,以此来获得向杀父仇人挑战的机会,在不断的失败中成长,然后继续助纣为虐,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故事。(地铁老人手机,这是什么三观不正的剧情) 《京紫》后继乏力,《铃芽之旅》是设定没讲全的半成品,需要看原著小说,才能明白里面一些设定的逻辑。《京紫》则正好相反,最后水了六集还没有收尾,然后还做了一个剧场版。 而且设定上也有点迷,什么叫“自动手记人偶”,加上最开始的pv,给人造成了一种机械产生感情,然后爱上人这种剧情的错觉。实际上,女主就是个人,然后所谓“自动手记人偶”就类似中国古代社会那种街边帮人写家书,对联的秀才或者半仙,顺便还帮人送信的邮差的组合体罢了。 与此同时,女主的脸从PV里的柠檬型,变成了正剧里的马脸、性冷淡、橄榄型。((地铁老人手机,依旧是pv欺诈) 如果说《冰海战记》是一坨奥利给的话,那么《京紫》就是一坨被包装成巧克力的奥利给,你只有吃下去后,去了解里面的设定,才知道它是什么。至于《铃芽之旅》,因为它是一部电影,所以如果你是在电影院看的话,看到宣传,你会认为里面是巧克力,结果进去后才发现是奥利给,但由于是电影,因为你已经买票了,而没办法说用银行卡,看到中途就刷卡离开,然后按照时间比例付费,所以等于发现是奥利给之后,依旧被迫把它塞到了嘴里。哪怕不在意这点钱,就算前面看着不妥,也会怀疑会不会难道真的全是奥利给,而等到后面,就变成“来都来了,不如看到最后”。 所以,现在看电影都要抱着,先质疑,后质疑,再质疑的想法。宫崎骏的最新作品,也说不定会再次拉低他作品集平均水平,上一作《起风了》在我看来有些尴尬,一方面,没有像过往一样展现出一个充满魅力的大女主形象;另一方面,男主在替处于军国主义的日本研究战斗机,并不是一件值得令人致敬的事情。就如同二战时期,为纳粹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一般,可能他们是被迫的,所以可以无罪释放,但其在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并值得宣传。 这种行为在本国看来,可能没问题,不过对被侵略过的国家来说,就显得有点讽刺。 比如有一部小众动漫叫《少年犯只七人》或者叫《二舍六房的七人》,作品是通过几个少年犯的底层人视角,去看待日本二战后的凋敝景象。比如女子成为美国大病的慰安妇,蝴蝶夫人这些;亦或少年之所以成为少年犯,是因为大量的孤儿群体只能通过盗窃此类手段才能维持生计。里面通过孩子的视角去控诉大人,说凭什么自己要为他们的错误买单。 如果是现实里的一个孩子说出这样的话,那确实没什么问题。但作为一部大人制作的作品,只提及战争失败给自己带来的痛苦,而不是战争给它国带来的破坏,那就不是反战,而是反战败了。 由于日本不可能在讲述一个战争先给别国带来灾难为主,再给本国带来影响为副的故事。这就注定了他们从道义上不适合创作这样的作品。 所以哪怕宫崎骏真的是一个反战作者,去讲一个这样的故事,天生就带有一定的原罪。 再把话题拉来回到近几年发癫的热门作品上,《巨人》和《713鬼子学院》就不必说了,《出租女友》以及《剃须捡到公交车》这些粪作,抛开尺度比不上里番,剧情又比不上正剧,只靠在公共领域擦边来博取热度这点不谈,越到后面作者就越通过各种黄毛来恶心读者。 这就好比夹心巧克力,外面含糖量较低,中间液体状的部分甜得掉牙。现在你给我说,外壳是巧克力,然后夹心部分是欧力给。那吃了的人不得把甜点师的马给杀了。这些作品也是同样的道理。 《怕痛全点防御》和《辉夜小姐》《猪头少年》这些则一样出个一季就差不多了,套路重复得多就没新意了。 前者基本是童话故事,要剧情没剧情,要擦边没擦边。想看凤傲天或者龙傲天,中国网文带来的爽感早就遥遥领先日本轻小说几个版本了。国内凤傲天漫画,也有《爷就是开挂少女》这种佳作。 《辉夜小姐》很简单,拉扯久了没意思,确定关系则又没套路这些看点了。就跟《慎勇》一样,明明从头搞笑到位就可以算得上佳作,结尾处还偏偏要搞什么老婆被猪头人生吞了的这种剧情。都这样写了,那么后面必然不可能保持前面这种搞笑的画风。 《猪头少年》算是平稳落地的了。虽然也是后继乏力,不过因为是十三集的季番,所以整体没太大问题。与之相反的《夏洛特》就是纯沙雕,至少半年番的体量,做成了季番就收尾。还留下男主明明能穿越回去救女主,结果直接上门,导致眼上被砍了一刀,唉!你猜怎么着,以后能力都用不了了!纯小丑行为。 《石纪元》则是生存知识方面不如贝爷或者德爷,讲高深的东西又不够专业,且跟大部分没有什么关系。真要物质水平被归零,那大部分人头几天就寄了,也就不用继续折磨了,更别说去手搓航母或者芯片了。 简单地说,作者企图在向读者解释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这样很蠢,不仅没什么营养,看着也很尴尬,可以说犯了创作的大忌。这个逻辑其实就跟部分大学教师一样,教创业的,可能从来就没在社会上工作过,而是一直呆在学校里。如果能赚钱,那么也自然不会在这里看别人脸色,拿一个月几千块的工资。相比于做实事,更多时候是“学校”这个草台班子里勾心斗角和学做官。 所以,没有干货的话,创作这种题材,还不如用去自己琢磨下真穿越了,要怎么修仙,构建一套体系来得有意思。 至于大红大紫的《鬼灭之刃》,也跟《咒术回战》差不多,不过相比于莫名其妙把高人气角色写死,鬼灭败笔是在原本还算正经的复仇故事里加入了感情线,导致直接破功。当然,问题不是该不该有感情戏,而是作者不擅长描写感情戏 比较经典的一段就是男主带弥豆子初见几个柱的剧情。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 “她是坏鬼!” “她是好鬼,不会咬人的!” “她是坏鬼”然后捅了弥豆子一刀。 “哼哼,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要杀勒李!”男主发言 “她是坏鬼,不信你看看”割手流血,引发她的兽性 “你看到了吧,她没咬!”感动脸(小星星) 这段剧情不能说是降智吧,就是有点幼稚。本来一个复仇以及守护人类社会的严肃题材,直接变成了几个中二病是人类领袖的过家家,顿时格调就有点低了。 关于这一点,想看全程黑暗风,勾心斗角的,可以去了解下《来自新世界》的动漫 ———— 最后就是三大将,周淑怡,超级小桀和李佳琪 超级小桀没什么好说的,又是真的史塔克,一个主播要打下全国电脑主机的价格,明显是不可能的,;跟其它商家价格一样,前期又吹过头了;价格遥遥领先,就是现在被人挂上耻辱柱的模样。 李佳琪,则首先第一点,无论他多有钱,或者社会地位多么高,既然当时在直播间里带货,那么他当时的角色就是一个讨口子的,天生就要比直播间的观众低上一等,尽量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此来把东西推销出去。但明显,当时的他认为自己是要高人一等的。 其次,工资涨没涨,他不应该向下问,而应该向上质问苍天,问为什么底薪没调高,为什么经济这么差,导致自己少赚了那么多钱。当然,这样的话,他现在就直接全网封杀了。 最后就是周淑怡了,她这种类型的女主播,其实就跟流量明星,以及纯虚拟偶像,也就是V差不多。 所谓“纯虚拟偶像”就是单靠这个,而不是还有画师,配音员此类身份。因为没有一种职业叫做“明星”或者“偶像”,所以此类的存在就是无根之木,无水之萍。简单地说,就是他们是红花,而观众是绿叶,没有绿叶光合作用,红花立马就会凋零。所以周淑怡跟V一样,就是在讨口子的,或者说赛博宠物,做出了违背观众意愿的行为,自然会被釜底抽薪,哪怕人气再高,也灿烂不了几天了。 况且周淑怡还是不是V,毕竟皮套本身就是一种经过美化的产物,可以从头到脚,根据主播的声音和性格,去定制一个符合设定的形象,想要改进,也没有在脸上动刀子的这种过渡期。面对这种无可挑剔的外在,哪怕中之人暴雷,部分水友也会自我催眠,然后自行完成提纯到深度绑定的过程。毕竟看V就像看电影,你不会因为电影里面有人被杀了而报警,而看主播,就算同样隔着个屏幕,你也不可避免地去审视其作为一个人的优劣。毕竟就算喜欢看黄毛题材的人,大部分也不会希望自己生活中成为被绿的对象。所以同等体量的主播,V也比真人要获得总督的可能性要更大。 说实话,女主播,V,以及流量明星这些都是非常恐怖的东西。前两个,需要每天同大量的人进行交流,回应他们的期待,而流量明星,则没有职业,也不是专业的演员、歌手这些有明确的目标和进步空间,亦或创作后所带的满足感,毕竟金主只需要张皮,以及后面所携带的流量资源。我花钱给一人做宣传,等他的名气上来后,广告商也就找来了,然后接广告相互绑定,在商品得到推广的同时,也有部分使用商品的人,知道了这个明星,这么一个滚雪球的过程。所以有的人,尽管没有演技,却能拿高到夸张的薪酬。简单地说,就是跟前面两者一样,成为了赛博宠物,被工具化了。 而这种不断输出,却没有回馈的虚无感,会让人去追求强烈的刺激,溜冰,陈刀仔或者强烈星宇。溜冰,赌博和嫖娼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而跟人建立伴侣关系,则会损害作为“工具”的价值,所以此类人哪一天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就更别说跟周淑怡相处的,还是一个违背了中国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毒虫。 水友喜欢周淑怡,就等于肯定了这个人,变现等于肯定了毒虫,而周淑怡不跟毒虫切割,水友为了中断这个传递过程,就只是否定周淑怡,以此来避免自己否定自己。 ———— 以上内容纯属瞎扯,玩fgo玩的,长草期哪有不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