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巡演创始人和他的“时代流行歌”

2020-03-01 22:39 作者:指弹中国-指弹吉他  | 我要投稿


最近所有的演出计划都因新冠肺炎停摆。在等待这一切早日过去的日子里,练琴,刷新闻,学习充电也成为了这一季的循环主题。


这是令所有演出策划都感到窒息的季度。既然现在除了宅着什么都做不了,那就来刷刷世界巡演第一人和他年代的音乐吧。


他是世界巡回演出创始人

△ 周穆王——姬满

(生活年代:公元前1026——公元前922年)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他是生活在周朝的第五世君主。传闻他半人半仙,喜欢玉石马匹,也是好战份子,他爱好音乐和旅行,还曾和王母娘娘传绯闻。如果关于他的记载不是传闻,那他就是比张骞和唐长老更早的西域探险者。



《穆天子传》有记载:公元前964年左右,这位爱好音乐的史上最强驴友曾带着军队和乐队开展了规模浩大的西游记。他率队抵达一个叫“玄池”的地方,觉得风景甚好,便在这里开了三天三夜的演奏会。



他还在一处叫做“漯国”的地方举行音乐会祭祀死去的白鹿。《列子·汤问》中还说他在回中土的路上,在邻国又得了能演傀儡戏的叫“偃师”的外国艺人,并把他们带回了中原。


△ <穆天子西游记地图猜想>


这位传奇周天子的西游记究竟走了多远?到底只是去了趟新疆转了一圈还是远至中亚阿富汗?行进路线的确需要真实的考古证据来验证。但不论此一行实地走了多远,这次征西搞的多场大型音乐演出却一定是最早的文化交流巡演纪录。


周代社会结构制度有了划时代的变化,音乐的进化也几乎是飞一般的感觉!



周代的乐器


周朝见于史料记载中的乐器大约有七十种。乐器的种类多了,也就需要进行分类。那个时候的人们是用制作乐器的材料来分类的。


它们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音:páo)、竹”八类。是为“八音”。极具代表的就有编钟类的敲击型乐器,吹奏型乐器有陶土制的埙,各种笙、箫,排箫,弦乐器也有了一弦一音的瑟与利用按音震动变化发音的琴。


△ <宗周钟> 西周晚期

(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宗周钟高65.6公分,舞纵23.1公分,横30公分,两于相距26.2公分,两铣相距35.2公分,重34.900公斤;鼓上饰首纹篆间饰两头兽纹,舞上饰窃曲纹甬上饰夔纹。


纪录周厉王亲征南国,令南夷、东夷凡二十六邦来朝臣服,「有成亡竞」,功烈彪炳,厉王遂铸钟铭记此事,并以祀上帝百神与祖考先王,祈求降福长寿,永保天下。


周代的乐律


周朝已经有了十二律与七声音阶(古音阶)。《国语·周语》中有记载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曾有一名叫伶州鸠的乐官给当时的周景王科普过乐理知识。

△ 先秦古音十二律与当代音名对应图


在我国古乐发展中,七声、六声、五声音阶一直是长期并存的。只是在越古老的音乐中,五声越占据主导地位。六声与七声常作为五声音阶的装饰存在。一个律就是一个半音,十二律就是十二个半音。十二律中又分单双数,以和阴阳。


《汉书·律历志》说:“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即单数的半音为阳,称为“六律”,双数的半音为阴,称为“六同”或“六吕”。十二个半音可统称为“律吕”。


先秦古音十二律不超过一个纯8度音程,称为正律(如黄钟、大吕等),高出正律一个纯8度,就在律名前加“清”字(如清黄钟、清大吕等),而低于正律一个纯8度,则据在律名前加“浊”字(如浊黄钟、浊大吕等)。


周代的乐舞作品


古代乐舞不分家,周代的乐舞已经有了不同的分类。


一.六代乐舞:


也称为《六乐》。分别为皇帝、尧、舜、禹、汤,周王朝时期歌功颂德型的史诗型乐舞演出。


△ 周朝代表作《大武》


周朝初期,最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武王伐纣”。为了宣扬这次成功的军事行动,就有了一部叫《大武》的乐舞。


《乐记》中曾记载了这部乐舞在孔子时代演出的形式。全曲分六个表演部分,大概就像奥运会开幕式那种大型人工矩阵表演,全方位的再现了“武王伐纣”战役的恢弘过程。


二.六小舞:


《帗舞》:手持彩色绸缎条幅表演的舞蹈。

《羽舞》:以对半分开的鸟羽为道具的舞蹈。

《皇舞》:以五彩全鸟羽毛制成的道具起舞。

《旄舞》:手持牛尾巴为道具的舞蹈。

《干舞》:手持盾牌为道具的舞蹈。

《人舞》:挥舞衣袖为道具的舞蹈。


以上两种都是贵族子弟才能学习的乐舞。


△ 《乐舞杂技画像砖》(汉代)

生动展现了古代乐舞杂技的场景


三.散乐:即民间乐舞。


四.四夷之乐:其他民族、部落的乐舞。


民间音乐和其他民族部落的乐舞比较不受重视,一般都由比较低阶层的乐官负责。


五.宗教信仰型乐舞:用于祭天求雨的《舞雩》或驱逐瘟疫的《傩》。


△《大傩图》(南宋)


据说古早行大傩礼的人们要在腊月前一天带着可怕的面具表演驱鬼和瘟疫的乐舞。行大傩可以震慑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使灾荒疫病不得来犯。


周代礼乐


△ 图出自国产剪纸动画《南郭先生》


这部国产老动画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该片也是凝结了诸多国风元素的经典之作!片中人物造型服饰均以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的造型特点所设计,剧中场景也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礼乐形制规模。没有看过的小朋友们可以去B站搜搜哦!


周代礼乐的应用奠定了后世历朝礼乐建制的标准。举办宴会要有礼乐舞蹈,射箭仪式(运动会)也要专属的开幕式,打仗赢了庆功宴也要表演节目。筹备大型文艺演出节目单的鼻祖非他莫属。


周代举行的大型宴会称为“燕礼”。当然不是摆摆酒席吃饭尬聊相互敬酒就算了,现场必须要表演节目!还有标准化的节目单。


首先,专业歌手要来唱三首歌。就是诗经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等曲目。



唱完歌,要来点纯音乐。就接着由乐队吹奏《南陔》,《白华》,《华黍》,不多不少也要三首。



再下来,切换一波金曲串烧。该环节叫做“间歌”。就是唱歌和器乐演奏一共准备六首歌,要轮流演三次。


最后,Party要结束了,当然要来首《难忘今宵》!大伙就一起合唱流行民谣(也多是出自《诗经》比较生活化的地方歌),不多不少,也要唱六首!这可真是666啊!



古代遵循《周礼》,因着社会等级制度使得各种礼仪都有非常繁琐的流程。宴会上大家拜来拜去折腾一波又一波,还要等到编钟演奏才能开饭。空腹赴宴怕是要饿到头晕目眩😵...


虽然不知道他们的乐工开工前有没有吃饭,但离席宾客下堂前总是要按礼制割点席面上的肉赐给乐工再走。😳(地位比较低的乐工平时按规矩是不能吃高阶人士才能吃的肉的。


额~~这种赏赐的肉吃起来究竟是委屈巴巴还是津津有味?其实都让人觉得挺心酸呢orz🙈)btw,即便是连吃都要规定是否僭越的周朝,吃的高级食材也是牛羊猪肉和家禽鱼类,决不会让蝙蝠、果子狸之类的野味登明堂的餐桌呢!😷


写到这里我也饿了🙈等这次疫情熬过去,大家再聚会时可要记得给现场弹琴的小伙伴加鸡腿🍗呀!



指弹中国WAGF双吉他大赛开展中


【指弹中国】

淘宝:指弹中国

双吉他大赛:2020WAGF第一届双吉他大赛招募令

2020WAGF第一届双吉他大赛延期

2020“井井有调”巡演延期至2021


如果你也喜欢本文 不妨将它分享至朋友圈


本篇来自指弹中国编辑部

撰稿:XIN 编辑:JIN


世界巡演创始人和他的“时代流行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