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谐铎(八)
32,雏伶尽孝
梨园乐部以吴门地区为最盛。有一个女孩子叫尹兰,十二岁,父亲是儒生,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一直守节未嫁,后来忽然患了咯血症,但家中十分贫困,不能给母亲买药,尹兰左思右想,实在无计可施,就毅然投入华林,作了梨园弟子,用锦帕蒙住头,穿着湘鞋款款学步,唱起戏来,娇喉妙态,冠绝一时。得到的全部报酬,尹兰全部用来给母亲买药,剩下的,则用来买珍肴佳果,朝夕供奉母亲。每天早上起来,先到母亲床前再三问安,然后才到歌场中去。晚上回来,就取出腰鼓和檀板,给母亲唱临川曲子,一直等到母亲睡着了,才轻轻地在母亲脚后睡下。如果母亲稍有一点不乐意,尹兰就赶忙在几案上铺上毯子,穿戴好后给母亲表演以小青为主角的各种杂剧,不把母亲逗笑不罢休。如果富贵人家设华筵招尹兰去,她总是还没等到蜡烛烧到一半,就总是托辞离去,如果主人家留难她,她就哭着请主人放她走,主人问她原因,她回答说:“我怕老母亲倚门盼望我回去。”从那以后,人们都怜悯她的孝心,因此到了晚上都不勉强留她。如果主人家送给她金钱,她总是接过来,连谢谢都不说;如果赠给她簪珥,她就会多次拜谢后才收下。人们很惊讶,就问她为什么这样,尹兰回答说:“送给我金钱的人,只是为了解决我的贫困;而送给我簪珥的人,更是为了顾及我的母亲。”
就这样,七年过去了,一天,母亲的咯血症突然发作,不治而死。尹兰哀痛欲绝,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一起。然后,拿出过去买的那些翠翘插凤与一切服装头饰,全都扔进水中,长跪发誓说:“如果我今后再去演戏,就被雷轰死!”有人听说后,笑着说:“你靠着这个获得很大的名气,而且这也是你赖以生存的技艺,你既已开始从事这种职业,为什么又要中止呢?”尹兰潸然泪下,说:“你们不了解我,我虽不肖,但却出身清门,作为诗礼之家的后代,却去从事这种低下的职业,只是为了赚钱奉养老母;而今母亲去世,我再继续卖唱,就会玷污父亲的名声。”
户部杨公赞赏她的孝心,就把她招到京都,教她学习科举的各种科目,但因为是女孩子,所以最终不能参加考试,于是去给某司马当书记。有一次,尹兰偶尔参加一个戏筵,归来后哭得十分伤心,说:“看到席上戏子们的表演,我旧日的生涯都浮现在我眼前,黄泉路途茫茫,我想跟从父母于地下重聚也不能够,而场上唱的《坠鞭河》只使我更加哀伤。”这样长吁短叹了好几天,从此以后,凡是有人请她去看戏,她都一概拒绝,再也没有赴过戏筵。
铎说:古来有志奇士,因为迫不得已的原因权且辱身降志,这并不需要求得天下人的谅解。唉,天下人谁没有父母,为什么因为孝心而流芳的只有尹兰一人呢?有人说:“尹兰的孝心之所以四处流传,是因为她曾经当过优伶。”这当然也有道理,但为什么她后来学习士大夫的生活,不再当优伶以后就没什么事迹流传了呢?
33,丐妇殉节

青州有个丐妇名叫小苗儿,脸稍微有点黑,眉目间有些姿色,她跟随丈夫王五在淮河一带行乞。王五懒惰又暴虐,每天躺在黄公祠里,只让妻子出去乞讨,回来讨的东西少了,就杖打她,说:“你跑哪里去玩耍,才要到这么一点?”讨的多了,又是杖打,说:“你和谁有私情,从他那儿赚来这些个钱财?看哪天败露出来,不会放过你。”稍有冒犯,王五就坐在台阶上,要她跪下,自己扇耳光。丐妇不和他计较,只是将泪水往肚子里咽,逆来顺受。
一天,有个土豪某人,叫仆人招丐妇过去。丐妇有所疑虑,就带着丈夫一同前往。某人要她唱一曲《打枣儿》。唱完,某人又和仆人耳语了很久,让仆人将王五带到外厢房,赏他酒喝。私下对丐妇说:“以你的姿色,何患没有良驹呢?以至于如今成为乞丐的妻子,有听说你朝夕都受他的欺凌,夫妻之情已经没有了!你为什么不早为自己做打算呢。”丐妇生气道:“我只知道自己有丈夫!哪里知道什么朝夕的欺凌?况且妇女就应该从一而终,又哪里来的什么打算?”某人笑着说:“你不为自己打算,我已经为你打算好了。”带丐妇来到外厢房,自己丈夫已经脖子上挂着带子气绝身亡。丐妇知道无法以卵击石,于是假装朝着王五说:“福薄奴,我跟着你十几年,哪里享受过丝毫,动辄棍棒加身。如今你落到这种地步,是老天爷报应!”某人大喜。丐妇又说:“虽然杀死他是一件好事,但即便是狗和马死了,也该盖上棺椁。希望能让我借用几尺的土地掩埋他的尸首,那真是您的盛德了。”某人听信了丐妇的话,让仆人看住她,自己去野外埋尸首去了。丐妇乘这个空隙的机会告诉仆人说:“你知道我的心愿吗?”仆人说:“不知道。”丐妇说:“我是一个乞丐的妻子,突然成为作富家妇人,饮食起居,都过不习惯。但是若能够侍奉你这样的人,那我就心满意足了!”仆人很高兴因而问:“那主人那里要怎么办?”妇人说:“这是不难。你赶紧去报告官府,那么你的主人必定被关进监狱。到时候你和我卷席逃走,到别的地方做一个小买卖,怎么也比在别人屋檐下低头好得多!”仆人大为赞同,连忙打开后门走了。
等某人回来,找不到仆人。因此询问丐妇,丐妇说:“半天不见你回来,想必是找你去了。”某人抱住丐妇就要求欢。丐妇说:“真是太可笑了。才在一边见过还未寒的尸首,马上就想强要人家的妻子吗?”某人还是固执紧逼。丐妇正色说:“因为见到你的狠毒,因此对你强颜欢笑。如果苦苦相逼,只能以暴力换来暴力,该如何呢?”正在抗拒间,忽然看到仆人领着几个拿着枷锁的官差,气势汹汹地进来,直接就把某人抓走了,妇人也跟着来到县衙。将实情禀告官府,查验之下,一审就服罪了。某人判为死罪,仆人虽然同谋,但是有告发的功劳,罪减一等,一并关押在监狱里;官府又叫人挖坑掩埋王五的尸首。掩埋完毕,丐妇拿着刀走上前去。围观的人都劝她,说:“他当初欺凌你到那种地步,如今你德报怨,为他做过太多了!何必这样殉节?”妇人叹息说:“君臣夫妇,忠义放在首位。我丐妇之死,是希望能使天下知道尽妇道的人,不是把丈夫作为借口,也是让那些视臣如草芥,视君如仇寇人惭愧。”说完,就自刎死了。
铎说:秉性刚烈之人如果牺牲自己的生命,往往只是为了自己。这也正是柱厉叔以死报答莒敖公的原因。而豫让却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为了替智伯报仇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实在是太傻了。
34,营卒守义
清朝时浙江海宁有个姓庄的太史,他家里有个婢女名叫宠奴。这个女子长得很丑:头发发黄而且秃顶,面色黝黑又有麻子,还是个大脚婆。当地有个姓陆的营卒下了聘礼要娶她为妻,可是因为家里穷,还没正式有娶过门拜堂成亲。有一次,当地有个富豪企图要抢一户穷人家的妻子,被陆某打抱不平没有抢成,富豪非常恼怒,贿赂了城守,陆某被除了名。饭碗砸了,陆某的日子就很艰难了。
当时吴六岢【也作吴六奇,又名吴六一】还没有发迹,住在孝廉查伊璜【金庸先祖】家的时候,陆某就认识他。后来听说吴六岢参军后当了副将,就去投奔他当了兵。吴六岢为人很好客,他帐下有许多有本领的奇人。其中有一个人外号海鸥子,有神奇的本事,吴六岢就让陆某当他的勤务兵。有一天,这个海鸥子看着陆某笑着说:“我看你这个人,虽然没有唐朝时的马周火色鸢肩那样升官发达的骨相【“火色鸢肩”典故:唐代马周,孤贫好学,后西游长安,有机会上书,切中时弊,很受唐太宗的赏识,提升很快,有人说他“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但是还能够像战国时候的赵无恤那样眼前虽然贪贱日后必定富贵的。不过你的妻子恐怕不能生育,幸好她额角有阴骘纹【福贵之相】,两鬓有红色,还可以借神力挽回。”说完拿出一颗黑色的药丸给他,陆某不是很相信,还过还是拜谢了他,收下了药丸。
后来陆某跟随吴六岢参加平定叛乱的战斗,立了战功,封了裨将。又参加围剿海贼战斗,活捉了敌人首领,把俘虏送到了京城。由于战功显赫,吴六岢被授于总戎一职,而陆某则以裨将身份当了镇守。陆某打报告请求请假回乡探亲获得批准,于是他星夜归程返回海宁。
到了海宁,陆某先拜见庄太史,问起宠奴情况。庄太史笑着说:“你如今是贵人了,还挂念着旧情人啊?且不说现在你和她已经是富贵与贫贱不相称,她也越发丑陋可怕,就是按年纪来说,她也已经是个六十岁的老太婆了!难道你还想她给你铺床叠被当新娘吗?”陆某说:“太史,话可不能这么说的。当初贫贱现在富贵,这是我的命也是她的命啊!至于相貌不好,当初我聘她时也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的。如果说现在她年龄老了,那么是我耽误了人家,这个责任应当是我的,怎么可以归咎于她呢?”庄太史听了肃然起敬,很认真地说:“您真是个有情义的人,我很钦佩!”因为陆某还没有安顿好自己的住处,所以第二天陆某和女子就在庄太史家举行了婚礼。
同房之夜,陆某揭开妻子的盖头,女子头戴凤冠身穿霞披,俨然是朝廷命妇的样子。等到卸装就寝了,只见她头上稀稀拉拉的几根白头发盖在头顶,从头到脚也就像是个人而已。陆某对她仍然恭恭敬敬。结婚后,宠奴劝陆某娶个小妾。陆某说:“我与你即使百年到老,也不过只有三十多年的同床共枕了,我怎么能忍心再让别人来分享我们的情爱呢?”可是宠奴始终担忧陆家无后,陆某就拿出海鸥子赠送给他的黑药丸,让她吞下去。不到一个月,宠奴月经又来了。第二年,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字恭寿。人们都说这是陆某守信义的报应。
铎说:无盐入宫【齐宣王后钟离春,即民间传说中的钟无艳】,孟光举案【孟光是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举案齐眉典故的女主】,妇人最重要的是品德而不是容貌,但世上像陆某这样的人太少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做到不抛弃自己的妻子呢?一个武夫能如此重义,袁家那个女婿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35,桃夭村

太仓人蒋生,年龄二十岁,有才气很会作文章。他跟从一些商人到海上去航行,船飘流到一个地方。这地方排列着高大的山峰,就像大自然中的屏风。河流清澄见底,如同绘画一般。四周没有任何一座城池却有几万棵桃树,环绕着郡府的所在。当时正值春二月,这地方飘拂着浓郁的香气,几万棵桃树上的桃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正在吐蕊,有的正在开放,令人感到象是许多锦绣的围起来的帐幕,自然地排列在左右,景色优美宜人。
蒋生大喜,就和一个姓马的商人一起,从桃花盛开的树边慢步走进去。他们忽然看见有几十辆绣着花围子的小车,蜂拥地走过来。车上载着许多妇女,她们中,有的簪插着粗钗,有的抹着细粉,丑陋俊俏各不一样。其中有一个妇女,脸往里凹着,长了两个弯曲的耳朵,两片嘴唇不能合拢,牙齿稀疏歪斜,但是身上穿着绫罗绸段,几乎被珍珠翠玉包裹起来,象是个极有钱人家的姑娘。她坐在车里一会儿摆弄手绢儿,一会儿用衣袖遮脸,故意做出各种媚人的姿态。蒋生和姓马的商人都失声地笑话她。最后那辆车里坐着一个青春年少,容貌美好的女郎,用荆木条做的钗子压住鬓发,全身穿着布衣服,而她另有一种天然姿色,象玉蕊琼英那样娇艳美丽,没有更好的东西可以比喻她。蒋生对这件事感到很奇异,和姓马的商人尾随在车队的后面。这队小绣车的轮轴吱扭吱扭地大声喧响,象风驰电闪般地来到一个公署,这些妇女们纷纷下车进到里面去。蒋生对发生的事很不了解,他向一个当地人询问。当地人给他解释说:“这个地名叫桃夭村,每到二月男女准备婚嫁的时候,管理这个地方的官员,先选录民间的姑娘,凭着面貌的美丑来决定她们的高下。然后再选录民间的小伙子,考试他的文才技艺的好坏,来决定他们的次序;然后再合起男女两榜而公布名单,以甲等匹配甲等,乙等匹配乙等,所以就能男才女貌,相当相对。今天是女子参加考试,明天就是男人进入考场了。先生您假如没有妻室,为什么不参加考试呢?”蒋生答应着,表示明白了,他和姓马的商人租了房子住下。他想到,那最后一辆车上的女郎,论面貌应当居第一位。自己又想着自己的文才分明卓越,难道能作第二等想吗?假如能够在这里有求得姻缘的机会,真也不辜负遨游四海求得妻子的愿望。而姓马的商人也非常想念那个坐在最后车上的女郎,也想到考场里去参加考试,就和蒋生商量。蒋生笑着说:“你平常不熟读文章,为什么一定要插草标当卖钱的帐本呢?”姓马的商人很固执,蒋生也不能阻止他。
第二天,他们进入考场,蒋生作起文章来不用涂改,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姓马的商人只是草率地把文章胡改乱抹地写了下来罢了。他们考试完了回到住宿的地方,就有一个人传达主考官的命令:让蒋生拿出三百贯钱,允许给他在男榜上第一名。蒋生很愤怒地说:“不说我客居在外,口袋里的钱比较困难,不能满足贪财家伙的要求。即使是有满屋子的黄金,怎么肯借助钱的神力而让文章显得气短呢?”他没理那一套,来的那个人羞涩惭愧地退走了。姓马的商人跟在来的那个人的后面,从口袋里拿出钱交给了他。考试榜张贴出来,姓马的商人得了第一名,而蒋生却屈辱地排在最后一名,蒋生感叹地说:“文章没有权力本来不值得可惜,只是失掉了美丽的佳人而获得个丑媳妇,怎么办?”没有多久,主考官按次序匹配,让妇女中的最后一名,接纳蒋生到她家里入赘。蒋生以为一定是以前见到的凹脸弯曲耳朵,嘴唇合不到一块而牙齿歪斜的那个姑娘。等到他揭开盖头看她的时候,却是那个粉黛凝结着香气.面貌秀美闪光,青春年少的女子。蒋生仔细地问她是怎么回事,姑娘回答说:“我的家里贫穷,卖了珠子补屋子,日子过得还顾不过来。而主考官向我索取很重的贿赂,答应我做榜上的第一名,我把他斥责走了,他因此怀恨嫌弃,把我补写在女榜的最后一名。”蒋生笑着说:“塞翁丢了马,怎么知道不是福气。他让我给他三百贯钱,把我的名字排在高等,我若是那样做了,怎么能够在今天晚上和你这玉一般的美人相对坐着呢?”姑娘也笑着说:“是非弄颠倒了,世态大致是这个样子。只有坚守自己的清白的人,终究还是能够得到幸福。”蒋生感叹而很佩服她的议论。第二天,蒋生到姓马的商人那里去道贺。姓马的商人神形颓丧,不说一句话。原来他所娶的第一名的那位姑娘,就是以前见到的那位摆弄手绢儿用衣袖掩脸,故意作出媚人姿态的丑姑娘。这个姑娘用了千两银子献给主考官,所以名列第一。而姓马的商人也因为花了钱才能够攀缘上升到第一名,所以正好得到了这个宝贝。蒋生笑着说:“求得了重名而失去了实在,这是你自己取得的,还有什么怨恨呢?”姓马的商人郁闷而不得意,在桃夭村住了半年,乘船过海返回了故乡。蒋生忠实于他们夫妻的感情,竟然在海外建立家庭,不再返回家乡了。
铎说:钱的神力可以作弄人,能使是非颠倒。但哪里知道天地造化,有颠倒钱的神力的能力呢?然而那位女郎愿出千两银子作假不吝啬,她的意气也不同凡响,把她称作是好配偶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