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真题
2020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考研模拟冲刺卷一
考试时间:18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时间:2020年4月23日 命题人:育明教育考研考博研究室
考生注意:
1. 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2. 所有答案用黑色碳素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用红笔者不给分。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试卷一并装入试卷袋内。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间接融资工具的是()
A.可转让大额定制存单 B.公司债务 C.股票 D.政府债券
2.现代金融经济学认为,金融中介存在的最主要原因是()
A.柠檬问题 B.二手车问题 C.搭错车问题 D.信息不对称
3.银行持有的流动性很强的短期有价证券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第四道防线
4.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在于()
A.更好地保护大额存款者 B.更好地保护中小银行 C.更好地保护大型银行 D.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道德风险
5.金融监管的()认为,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为投资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A.公共利益理论 B.金融风险论 C.公共选择论 D.投资者利益保护论
6.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A.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B.稳定币值
C.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D.经济增长
7.无负债的公司资产的β=1.9;负债和股票价值比=0.4;国库券利率=4%;市场风险溢价=9%;债券到期收益率=6%;公司所得税率=25%,则公司权益成本是()
A.26.23% B.30% C.28.56% D.25.45%
8.债券基金成本一般低于普通股,主要原因是()
A.债券筹资费用少 B.债券发行量少 C.债券利息量定 D.债券利息有减税作用
9.β系数值为1的证券预期收益率是()
A.市场收益率 B.零收益率 C.负收益率 D.无风险收益率
10.某企业投资方案年销量收入为180万,年销售成本为120万,折旧为20万,所得税率30%,则该方案年现金净流量为()万元
A.42 B.48 C.60 D.62
专业考研常见问题及其解析
一、如何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
当“考研还是工作”这一人生的重大问题你选择了前者的话,接下来让所有考生头痛的问题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学校和业?众多的问题是每一个考生在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时都必须面对的。那针对这一问题,育明教育会给你什么建议呢?
1、现实+期望
即现实的能力+高于现实的适当的期望。
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首先做的是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个客观评估,有了一个对自己能力的准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你对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所做出的选择才会有信心。我们都知道,信心是考研成功的一个必备条件,但自信这种素质是建立在对自己实力的正确评估的基础上的,否则就是盲目自信和盲目乐观。但能力的评估及在此基础上的自信心是考研所需的,但如果仅以此为标杆制定自己的考验目标,那怎么能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呢,怎么能是一种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呢?所以,高于现实的适当预期还是必要的,人不能没有理想,理想给人以动力,而理想就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美好愿望,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对自己没有挑战性和突破性的结果,即使取得了也是一种遗憾。因此,育明教育建议广大考生在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时能将“现实能力评估”和“现实之上的理想”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避免走任何一个极端而使人生留有遗憾。
2、基础+兴趣
基础是指选择报考专业时最好的情况是有本科时的学科基础,本科时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出了本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模式,这对考研成功与否是很重要的。但跨专业考研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且其成功者不在少数,所以,专业基础虽重要,但不是最关键的,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研,那只说明你没有所报专业优势,但你也没有劣势。育明教育认为,对某专业的兴趣和爱好才是最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考研的成败,也能影响以后的人生道路。所以,育明教育建议各位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能将“学科基础”和“专业兴趣”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考虑,如果有学科基础当然最好不过,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对该专业具有的深厚的兴趣才是关键。
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和技巧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学长,也可以和育明教育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对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
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
硕士生导师在选择硕士的时候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基于此,我们育明教育针对这一专业的辅导一共有五轮:
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
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第一轮的深化和凝练。
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上课的笔记讲稿,论文,研究课题成果等进行深度讲解。
第四轮是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
最后一轮是模拟练习,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相信经过这五轮的立体化无死角的复习,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