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向上向善

2023-04-07 18:56 作者:玉与新叶  | 我要投稿

   学校,自古以来便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早在四千年前我们就有了学校,无非那是它叫作“痒”。经历几代朝代的更替,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在汉代时,学校名为“国子监”,受当时中国主流治国理政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学校多是传授儒家知识。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立了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目前中国已创造了无数的大学。由此可知学校在中国历史上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们需要营造向上向善的学校氛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个国家要进步必需创新,要发展也需要创新,而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是教育。同时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实施教育最善良最美好地方是字校,为了让孜孜学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学校开始,需要我们营造向上向善的学校营氛围。    那如何营造向上向善的学校氛围?    首先,学生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学习时,我们不需要把学习当作的一个沉重的锁链扛在身上,只需要把它当作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它正等待着我们完成它。明朝有位大臣名为宋濂。小时候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观看,就向有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写,计算着日子归还。在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那砚池里的墨水都冻成坚冰了,他的手指也不能够屈伸,可他却丝毫不懈怠总抄写。只为了按时归还,下次再借书。在他成年时,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因担心没有知识渊博的学人与之交流,曾经快步跑到百里开外的地方,向当地有学问的人 请教,态度恭顺。当他从师求学的时候,“穷 冬烈风,大雪深数尺”的路途没有使他退缩;“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的生活环境没有使他报怨;“烨然若神人”的同学没有使他自卑,只因那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支持着、激励着宋濂。同时我也希望这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奉不若人也”既能激励着我,也能鼓励着你。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许我们做不到像宋濂那样的乐之者,但我们可以以宋濂为榜样,以“乐之者”为期盼,以“好之者”为目标,以“知之者”为现实,永远不要去做那“无知者”。     营造向上向善的学校氛围不只是在学习方面,更是在做人方面。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些校园暴力的实施者收手吧,你们同是十几岁的少年,你们同需要爱与关怀,而不是辱骂与暴力!那些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反抗吧,你们在灵魂上是平等的,哪来的什么低人一等,你的委屈一定能被人理解,我想你的笑容一定很美吧!    同学们,我曾遇到这样一句话“孩子你要记住,读书不是你通向世界的路,却是你看向世界的路。”我希望这句话给你一些启发与帮助。    其次,学校也要带头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老师不只是教书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痛苦难过的安慰者,更是学生走向黑暗的救世者。老师与其说是我们的朋友,不如说是我们的另一位父母。我们与老师之间少了一份亲密的感性,多了一份陌生的理性。他们能够耐心地倾听我们的需求和委屈,安慰我们,给我们较为正确的建议。而这往往是我们与亲生父母所缺乏的感性与理性并存、平等的一场谈话。好的老师会是我们一生的指路人,而坏的老师又会是我们这一世的梦魇。所以说,学校要加大管理制度,让教育界处处是天使,而非转眼为恶魔。     然后,家长也是营造向上向善的学样氛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长要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内心的孤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遗忘的,他们的行为习惯也会源自于父母。所以家长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为他(她)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     最后,我祝愿我的母校——xx越办越好,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向上向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