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二战中最优秀的冲锋枪?外观奇丑无比 性能却可碾压汤姆森!

2019-09-18 17:42 作者:阿纳贝尔丶卡多  | 我要投稿


本专栏所有文章均为本人(笔名:夜莺)原创,同时也为坦克世界旗下公众号供稿。

是他 是他 就是他

各位车长老爷们好啊,大家也许记得,游戏里有两台“非常邪恶”的英系坦克,它们车体正面的机枪防盾造型非常奇葩,像极了某种物体——它们就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哨兵”系列坦克,不过今天文章的主角不是它们,而是同样来自澳大利亚,外形也非常独特的一型武器,凡是使用过它的人,无一不是赞不绝口。

研究欧文冲锋枪

背景:小鬼子气焰熏天

开 幕 雷 击(悉尼叒被砸啦!)

不知为何,小鬼子对于“澳村”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特别执着,在不少作品里都有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被直接摧毁的场景,而这个“执念”甚至可以追溯到二战。鬼子要进行的所谓“大东亚战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攫取东南亚出产的橡胶和石油,澳大利亚虽然物产丰富可出产的全都是矿物,鬼子不是很缺铁矿,因此一开始也没打澳村的主意。

《倭大本营攻澳计划要图》,鬼子就打算这么拿下澳村

可坏就坏在澳大利亚是个英联邦国家,日本人认为澳大利亚是“米英鬼畜”的得力助手,想进行太平洋战争那就必须把澳大利亚给控制住,即使不能占领也要恐吓澳大利亚人民。日本海军本来已经制定了个占领澳大利亚的计划,可是这需要日本陆军出动15个师团,旧日本陆海军本来就互相不对付,陆军直接推说兵力不足无法出动,海军只得作罢,最后决定占领所罗门群岛与俾斯麦群岛,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联系。

1942年2月19日,日军轰炸澳大利亚达尔文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仅仅2个月,1942年2月19日,日本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率领一航战与二航战的4艘舰队航母轰炸了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日军一是想摧毁这个东南亚盟军物资运输中转站,彻底切断驻守爪哇的荷兰军队补给线,二是想“敲山震虎”,恐吓一下澳大利亚不要为盟军提供帮助。可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与残忍行径却惊醒了做着和平美梦的澳大利亚人民,本来尚在犹豫中的澳大利亚,这下子坚定的和盟军站在了一起,只有700多万人口的澳村,派出了超过100万的军队打击轴心国。

小男孩发明强力武器

欧文在靶场试射自己的冲锋枪

英国老大哥远在欧洲,没法为澳大利亚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澳军实力又差,只能寄希望于把手头一切能用的东西都组合起来武装自己。欧文冲锋枪的传奇就是在这种“国难当头”的背景下诞生的,设计师伊福林·欧文出生于1915年,从小就喜欢玩点男孩子爱玩的东西,比如武器和炸药之类的。

.22LR子弹 “小砸炮”

在1939年他24岁时就自己摸索设计出了一把全自动冲锋枪,欧文兴致冲冲的拎着这把枪去找澳军,可是澳军评测了一番认为使用.22LR子弹的该枪威力太小,外加当时的澳军还未意识到冲锋枪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拒绝了欧文的发明,反而邀请他来当兵

欧文冲锋枪从1939年原型到1941年量产的所有型号

1940年欧文去参军的时候把他做出来的那支冲锋枪搁在一个帆布包里,并把这个包靠在了他家车库墙边上,他认为这玩意“可能就这样了”。结果碰巧他家邻居叫文森特·瓦德尔(Vincent Wardell),是当地一家机加工工厂的老板,文森特发现了欧文扔在那的冲锋枪,拿出来把玩了几下发现这东西虽然丑陋可却是一把相当独特的武器

使用汤姆森冲锋枪的中国抗日先遣队

这个时候已经是1940年了,澳军还死活咬着步枪天下第一的论调不放松,要知道哪怕是10年前的中国都知道“手提机枪”有多威猛了,阎锡山都搞出有着100发弹鼓的晋造汤姆森了。

“澳斯登”,斯登式和MP40的混血儿

澳军此时还一个想法是从英国人手里得到一批“澳斯登”冲锋枪的支援,可是英国人自己都自顾不暇,哪还有时间管你土澳呢?在文森特·瓦德尔和他兄弟杰拉德·瓦德尔的不懈努力下,欧文冲锋枪不断进行改进,最终变成了欧文冲锋枪MK.I型。

基本数据与结构

欧文冲锋枪的拉机柄在枪身右后方

欧文冲锋枪的外观非常奇葩而且丑陋,和斯登式冲锋枪有点神似,像几根钢管胡乱焊接起来的“机械垃圾”。它的弹匣像捷克ZB26一样插在机匣正上方,抛壳则是从机匣下方抛出,这样子弹本身靠着重力就会往下落,可以减少供弹失误,而且沙土很难进入机匣内,进去了也会很快从抛壳口被排出去,故障率大大降低

准星和照门都在枪身右侧,与枪管平行

因为有弹匣的阻挡,欧文冲锋枪就不能像其他“正常”的枪械一样把准星和照门放在机匣正上方了,因此它像ZB26那样把片状准星和觇孔式照门都放在了枪身右侧,与枪管平行,并不影响正常的射击与瞄准,再说了,本来最终定型的欧文冲锋枪设计射程就只有100码。91.4米,大差不差的瞄一下就可以了,没必要搞得那么精确。

动画演示欧文冲锋枪自动原理

最终定型的欧文冲锋枪采用了9mm帕拉贝鲁姆弹药,这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手枪弹。自动原理则选择了在冲锋枪上广泛应用的的自由枪机式,这使得这把枪的射速达到了700发/分。不过欧文冲锋枪看着比较轻,实际上足足有4.86kg重,英国斯登式冲锋枪只有2.95kg,重量大虽然携带比较累,可是这样一来就更方便操控(压枪)。

欧文冲锋枪的弹匣

欧文冲锋枪的弹匣咋一看平平无奇:双排双进结构,弹容量33发。实际上这个其貌不扬的弹匣却另有玄机,它居然把抛壳挺设计在了弹匣上,就是在弹匣抱弹口的正后方的凸出部分上。由于欧文冲锋枪的设计者们把枪机集成在了管状的机匣内,在机匣上再开出个抛壳挺来会使得拆枪非常麻烦,而且抛壳挺也会容易损坏,因此他们异想天开的把抛壳挺放在了弹匣上,即使这个弹匣上的抛壳挺坏掉了,再换一个便宜的弹匣就可以了

欧文冲锋枪的枪托架

欧文冲锋枪的枪托架最初是实心的,后来为了减重省料改成了薄钢板冲压而成,这个枪托架的结构非常简单,而且完全和上方的管状机匣没有联通,进了泥沙也毫无问题。胡子哥Ian为我们展示的这把欧文冲锋枪的枪托架上写着“欧文 9mm MK.I-43”,意为1943年生产的9mm欧文MK.I冲锋枪,下面写着“LY SAGHT PK.AUSTRALIA PAT.PENDING”,意为澳大利亚莱萨特生产,专利申请中。

拆下枪托

欧文冲锋枪的枪托采用薄钢板弯折、配合酚醛塑料的结构,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勾块挂在枪托架上,虽然不能折叠但是可以方便的拆下。欧文冲锋枪原本全长813mm,拆掉枪托后只有大概500mm长,非常方便携带。

如何拆下枪管和枪口补偿器


抽出枪机

欧文冲锋枪的拉机柄在机匣末端,向外抠一下那个销子就能拆下枪机,枪机是一整块金属铣削出来的,因而具有相当不错的强度。即使泥沙从拉机柄开口进入机匣,也只会在枪机的往复运动中被推出去,而不会向前卡住枪机,这是非常简单实用的设计

配发与使用

试射中的欧文

1941年9月19日,在文森特等人和当地报刊媒体的呼吁下,非常不情愿的澳大利亚陆军军械部举行了一场射击测试,参赛的有斯登式冲锋枪、汤姆森冲锋枪和欧文冲锋枪。外观丑陋的欧文冲锋枪一出场就被所有的射手所鄙视,可当射手们举枪射击时,欧文冲锋枪超强的可控性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正常连续射击了3000发后,欧文冲锋枪没发生任何故障,在接下来的泥沙测试中欧文冲锋枪也轻而易举的击败了汤姆森与斯登式

1976年介绍欧文冲锋枪的杂志

在如此优异的成绩下,澳大利亚陆军在1941年11月20日正式采用了欧文冲锋枪,并指定发明该枪的文森特和杰拉德生产该枪,欧文冲锋枪的发明者们在这件事上并未得到什么好处,拜澳大利亚军方的傲娇性格所赐,他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反复修改枪的口径,而且自掏腰包出了这把枪所有的早期研发费用,很难说驱动着文森特等人来做这件事的是经济利益。澳军给欧文冲锋枪的利润率是4%,实际上文森特他们只拿到了1.5%而且还拖到了1947年。这是真正的为国奉献,相对而言美国汤姆逊冲锋枪的利润率达到了恐怖的300%!

一位使用双弹匣的澳军士兵


双弹匣可以有效提升换弹速度

欧文冲锋枪一直生产到1945年战争结束,总共制造了45000支,澳军士兵在东南亚的潮湿丛林里对欧文冲锋枪信赖有加,即使刚把它从水坑里捞出来也能安全而高效的射击,部分澳军士兵还开发出了“双弹匣”的玩法,把两个弹匣用胶带反着缠住,这样可以提升换弹速度。该枪一直用到1966年,那时澳军已经换装了L1A1 SLR。

欧文

可惜对于伊福林·欧文而言,他的结局并不是很好:澳军一次性发给他一万英镑作为奖励,还允许他在1942年退伍并参与欧文冲锋枪生产线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他得到了奖金,得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的体面工作,还得到了好名声。可惜不知是什么改变了欧文,他开始醺酒,最后于1949年因为胃溃疡去世,只有34岁。

原创不易,求读者老爷们点个关注+转发~

全二战中最优秀的冲锋枪?外观奇丑无比 性能却可碾压汤姆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