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 | 何来“叵箩”
◎新德
2021年11月30日《上海老年报》第8版《孵太阳》一文写道:“有个阿婆一大早就揣着她那装针头线脑的竹编叵箩来了。”何来“叵箩”?此处应是“笸箩”。
笸,音pǒ,形声字,从竹,叵声,主要用于“笸箩”,指用柳条或竹篾等编成的器物。最初农家用来盛谷物,后来用来盛放各类杂物。大小因用途而定,形制因喜好而异。如老舍《龙须沟》:“王大妈正坐在自己门前一个小板凳上,给二春缝着花布短褂,地上摆着一个针线笸箩。”
叵(pǒ),会意字,是“可”的反写,本义为“不可”。“叵测”即不可测度。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复靡常。”“叵”另有“遂”“就”等义,在此不赘述。汉语中并无“叵箩”。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2年第3期《一针见血》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