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看 新瑶海》第109期|合肥瑶海:打造“家门口的好幼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三孩政策放开,托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关注。2021年,合肥市把建设普惠托育列入民生工程,瑶海区高度重视,将其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积极落实托育服务实施方案,加强托育机构资金扶持力度,多措并举落实托育机构规范运行及备案管理,推动托育服务工作落实见效,让更多家庭享受到这一民生工程带来的幸福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的“幼有所托”成为现实。


开展托育机构督查指导
护航幼儿卫生健康安全


7月5日上午,瑶海区卫健委执法督查人员来到安拖家园托幼一体园,首先对该园疫情防控进行现场指导和督查。

随后,工作人员来到教室内,对园区使用的直饮水是否更换滤芯、有无维护记录、是否进行水质检测等问题,进行指导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和幼儿园相比,托育机构招收的是0至3岁的婴幼儿,立足于他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以及发展特点,在园区建设上,必须严格遵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作为全省首家托幼一体园,瑶海安拖家园托幼一体园于今年春季开园,现共有9个班,托班为全日托,包括托小班和托大班。在托幼一体化方面,该园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园区的二楼和三楼走道上,园方安装了益智墙面玩具,设置了乐高教室,通过鼓励婴幼儿动手操作,促进他们在语言、认识、大运动、精细动作、思维等方面全面提升。
打造特色托育课程
助力幼儿全面成长

在瑶海区的托育服务机构中,有的为托育一体化,有的独立设置的托育机构。他们结合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特点,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托育课程,培育托育品牌,打造行业标杆。
在红缨和平盛世幼儿园的托班教室里,一场轻松、有趣的英文课正在进行中。

孩子们积极响应着老师的教学指令,整节课欢声笑语不断。有趣的语言环境教学,让孩子们在幼儿园感受到寓教于乐在语言开发中的魅力。

针对孩子在0至3岁阶段的发展需求,红缨和平盛世幼儿园特别设置了“双层次七类课程”的托育方式,其中环球美食烘焙、沙拉等各国美食的制作和食育教育的实践课程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托育有别于幼教,托育更偏重于“养与育”的结合,是“专业看护+科学早期教育”。在这几年的运营中,红缨和平盛世幼儿园不断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与幼教融合,实现了教育理念一体化,家校共育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发展。

在瑶海区形成较好示范效应的托育机构还有金竹熊幼儿之家。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好赶上午餐时间。

可以看出,金竹熊幼儿之家的餐点非常丰富。每天两餐两点,科学搭配的营养膳食,使得孩子们的健康需求得到保障。


“春苗”妇女儿童服务中心
助力亲子成长同行

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学校,亲子关系将对孩子的儿童时代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瑶海区在推动辖区托育服务发展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在社区设立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满足社区家庭发展服务需求,提升社区家庭生活质量。胜利路街道的“春苗”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就是助力亲子共同成长的花园。

在胜利路街道的“春苗”妇女儿童服务中心里,心理咨询师张红莉正在给家长解答关于育儿过程中遇到的烦心事。

家长张彦妮表示,这样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让她豁然开朗。而“春苗”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已经成了她的“心灵花园”。

在“春苗”妇女儿童服务中心里,一周七天都有不同主题的活动。例如每周三的“好妈妈读书会”,通过共同阅读读书,让每个妈妈更好的扮演角色,让每个家庭的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健康发展。


家长们在这里找到了发展良好家庭关系的空间,同样,这里也成为孩子成长、进步的平台。

托育工作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据统计,截至2022年5月,全市登记托育机构共778个,其中完成备案的托育机构138家。全市可提供托位2.2万个。托育机构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瑶海的托育服务发展表现抢眼。

接下来,瑶海区将出台辖区的托育机构财政奖补政策,大力发展公办、普惠型为主的托育服务体系,推动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加强部门联动,完善综合监管,努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幼托” ,早日实现“幼有所托”和谐生活愿景。
编辑:沙金 制作:王晓娣
全媒体记者:颜琪 刘秉正
新媒体发布:龚雪
主持人:韩敏 金山 配音:李佳
执行制片人:朱千里
制片人:关堂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