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师网:不以考试的方式检验学校读书任务效果与数量
双减工作以来,大众的教育模式逐步从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回归以个性为目标的人格教育。首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量有了明显地减少,学校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为学生课余时间发展个性提供机会。提到个性发展,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减轻课业压力后,为学生阅读创造出空间。

聚师网关注到。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方案特别指出要将读书纳入“双减”工作中,学校在课后开设阅读活动。学校的读书活动不能对学生设置硬性指标,活动不能增加学生、教师及家长负担。

就学生阅读书目,方案明确规定,教育部每两年将发布一次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推荐书目,是中小学图书配置的最好参考依据。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方案对职业院校和农村学生提出了针对性的实施办法。其中,职业学校的“未来工匠”读书行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工匠精神,养成钻研的先进技术,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面向农村中小学生,教育部已经协调全社会力量为国家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小学、初中、高中捐赠图书,促进农村中小学生阅读。

聚师网了解到,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已经上线,平台中青少年空间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引导孩子学习经典,提升分析能力与思考能力提升,帮助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给予学校师生和家庭一定激励。
聚师网认为,激励阅读也是辅助双减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方式之一,由学校牵头建立阅读机制,能更有效地促进家庭与学校共育联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