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智慧路桩

2023-06-07 16:48 作者:赛博论道  | 我要投稿


    智能交通的核心是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更好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通过各种智能化的系统实现道路营运的畅通、安全、便捷,从而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

    依托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终端以及中心云虚拟化服务搭建起全新的公路智能终端系统,极大降低了施工复杂性,提高设备的复用性、并且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以及运维成本,结构简单、一机多能、云端服务。

    新一代智慧路桩,可将道路的交通情况实时、准确、直观地呈现出来。它将成为道路上超视距交通引导智能的眼睛,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运行安全事件自动检测的覆盖率与及时发现预警率。集成气象采集、事件监测、警示及信息交互、图像采集、交通流监测、、低空照明等功能,采用多样化的通用物联网标准(LoRa、NB-IOT)以及LTE-V通讯技术,与车载单元(OBU)的信息进行有效交互,使驾驶者能第一时间了解交通信息和危险状况,从而提升交通安全和出行效率。

1. 系统功能

1.气象采集功能

    可以提供路段小气象的气象检测采集功能,包括:大气温度、湿度、路面积水结冰情况、PM2.5/PM10检测等。

2.物联网功能

    实现LoRa组网,每隔一定距离实现DTIN-1001B通信网关网,完成MESH自组网模式。

3.事件监测

    通过雷达对隧道车辆事件进行监测,在事故现场通过智慧路桩LED显示屏和广播进行报警,并在后台平台报警,后台值守人员可通过视频调取查看现场情况,进一步采取管制和救援措施。

4.一键报警及通讯

    提供一键报警按钮,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后台系统可精准确定报警者位置,并通过内置麦克和音响完成与报警者的信息交互。

5.视频监控

    高清路况图像采集,可通过内置的高清摄像头定时抓拍路况照片和调取实时视频,为管理人员提供资产静态数据和应急监控。

6.信息发布及警示闪光

    显示汉字、数字及各种符号,可以根据后台指令完成信息发布,紧急事件警示灯闪光预警,卷帘门通道指引等。

7.交通流检测

    内置微波雷达天线,可统计控制范围内的通行车流数量和平均车速。

8.低空照明

    可以主动开启低空辅助照明功能,实现隧道内车辆行驶引导前行辅助照明。

2. 系统组成

1.智能终端

(1)智慧路桩外形如下图所示:

2)智慧路桩布设架构如下图所示:

     多传感器高度集成提供道路环境及交通状况多元化数据采集,含气象采集、图像采集、交通流及雷达监测。并实现物联网、电子桩号锚点、交通信息交互、信息发布及警示闪光、会车提醒、雾区引导、低空照明等功能。采用LoRa、NB-IOT通讯技术,实现设备间联动控制及自组网,便于管理设备记录电子桩号锚点,快速执行设备分级联动发布指令,执行交通信息交互、信息发布及警示闪光等。

2.安装云台

(1)基于道路路侧波型护栏安装方式的安装支架


(2)基于无路侧波型护栏安装方式立柱


3.软件平台

(1)GIS及智慧路桩标定

基于电子地图的智慧路桩列表查询及标定。



(2)采集信息查询展示

智慧路桩回传的气象环境信息、车速车流信息的查询展现。


(3)事件信息监测处置

隧道内事件监测、报警及确认功能。


(4)视频图片调取查看

智慧路桩路况照片查看及视频调阅。

(5)语音通信及广播

协助后台管理人员通过本模块和现场设备进行语音通信,或推送语音信息及进行广播。

(6)设备远程控制

后台管理人员通过本模块对现场智慧路桩设备的LED显示和照明进行控制。

(7)数据统计

后台人员通过本模块对智慧路桩的设备状态、显示状态、报警信息等进行统计。

3. 主要应用场景

1.事件监测及确认

    当隧道内发生事故导致车辆停驶,路侧智慧路桩自动监测事故(布设间距≤50m),并通过弹屏和语音的方式在后台系统报警提示,后台人员通过调取现场视频和其他方式确认事故,启动应急模式。


2.现场启动应急模式

    隧道内事故点及之前的智慧路桩灯牌通过红蓝爆闪的方式提醒事故,并通过扬声器循环播放安全提醒广播;隧道外智慧路桩(双屏)通过“事故”、“禁行”等方式提醒事故,通过扬声器循环播放安全提醒广播,同时讲信息发布到情报板、交通广播等对外服务渠道。


3.一键报警及确认

    事故主体人员可以就近通过智慧路桩的一键报警按钮和后台值班人员进行通信,报告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便于后台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事故处理和救援工作。后台值班人员也可以主动发起与现场的对话。


4.通道指引

     后台人员启动现场应急模式后,控制开启就近的通道卷帘门,卷帘门侧的智慧路桩(双屏)提醒通道,并通过扬声器循环播放绕行广播。

5.现场救援及事故处理

    救援及事故处理人员到达现场,可通过智慧路桩和后台进行沟通报告现场进度情况,查找合理路线,后台人员也可以通过智慧路桩调取现场视频进行查看。

4. 布设方案

1.布设位置

    某试点隧道上行隧道内按每50m布设智慧路桩,在气象环境监测、视频监控、一键报警、语音通讯及广播等功能基础上,布设间距符合事故监测最长距离要求,本次工程实现全线事故监测及报警;扎敦河隧道下行隧道内按每300m布设智慧路桩,实现气象环境监测、视频监控、一键报警、语音通讯及广播等功能,并预留二期工程设备加密条件。

1)上行

洞口:在进入隧道前50m和100m处右侧,分别设置智慧路桩“应急版+双屏”,共2台。

隧道内(除隧道中点):在隧道内部右侧,每50m设置智慧路桩“应急版”,共50台。

隧道中点:在隧道中点右侧,设置智慧路桩“综合版+积水结冰检测”,共1台。

卷帘门通道:在隧道内部左侧卷帘门通道处,设置智慧路桩“应急版+双屏”,每个通道位置分别设置1台,默认隧道内有2个通道,共2台。

2)下行

洞口:在进入隧道前50m和100m处右侧,分别设置智慧路桩“应急版+双屏”,共2台。

隧道内(除隧道中点):在隧道内部右侧,每300m设置智慧路桩“应急版”,共8台。

隧道中点:在隧道中点右侧,设置智慧路桩“综合版+积水结冰检测”,共1台。

卷帘门通道:在隧道内部左侧卷帘门通道处,设置智慧路桩“应急版+双屏”,每个通道位置分别设置1台,默认隧道内有2个通道,共2台。

3.安装示例

安装示例如下图所示:


智慧路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