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重庆大学机械考研学硕初试第40名总分355梁同学来自郑州大学
初试总结
写在前面,我考的并不好,所以我写的是经验同时也是教训,供学弟学妹们参考。
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到最后,你就成功一半了
先写一下我总的时间流程吧
第一阶段:懵懂(一月到三月)去年的寒假其实就已经买了一些书了,但是并没有怎么实际学习,那个时候看了不少经验贴选学校啥的,对考研有了个初步认识。因为老家是四川的,读大学四年,总还是不太喜欢偏北方这种干干的气候,再结合我们机械这个专业各院校的实力情况情况,选择了考重大。
第二阶段:基础(三月到六月结束)这个时间段还是很有冲劲的,也很有新奇感,特别是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考研数学真是诡计多端。每天能水的课就不去,下了课就直奔自习室,六月差不多把高数线代过了一遍,单词背了一遍,六月底准备期末考试了两周(一定别挂科别挂科,下学期还要麻烦)
第三阶段:强化(七月到九月结束)数一所有内容强化结束,专业课书差不多翻了一遍,英语阅读真题写到2010年,政治徐涛的强化课听完了。暑假后期有点懈怠了,这个时候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一味的赶进度,有时候连着写三四个小时一千题水都不带喝,然后有时候休息一整天,休息后的那天效率也不会高,所以暑假整体学习效果并不好(休息是必要的,但是一定别整天整天的休息,容易消磨自己精神)
第四阶段:冲刺(一直到考研前)应届的同学一定要提前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把十二月空出来,因为你不知道会有多少突然的不得不做的事情来打乱自己的考研时间安排。十月初我完全是慌慌张张的,时而焦虑时而斗志昂扬,慌张焦虑来源于不自信,数学强化的不牢固,英语真题一遍还没写完,政治一千题没写完,专业课还没开始写真题(重大真题年份数量很多)。十一月十二月有期末考试,有课设,有实习,焦躁不安疲惫不堪,但是都在最后封好专业课试卷信封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数学
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超过了所有学习时间的一半,但是却是最失望的一科,下面是自己的过程和心得,供大家批判
1、 过程:七月中完成数一的基础复习,全部是看的张宇老师的课,书用的配套基础30讲,30讲可以说是非常详尽了,写了书上的例题和配套300题;九月底差不多完成了强化阶段,用的书是张宇36讲,写完了书上例题和1000题除拓展部分外的题,660的高数部分(必推);最后写了李林108的线代部分(这本书非常推荐),模拟卷有余炳森、李林、张宇8+4部分题,李艳芳的真题讲解(这个推荐),后面就上考场了
2、 建议(教训):考研数学方面那些名师都是有实力的,关键在于你听谁的课能听进去能听懂,最后能做出题来,我基本全部听的张宇老师的课,然后武忠祥老师的每日一题看了一部分,余炳森的概率论(讲得不错,但是他喜欢把讲的全都写在纸上,当时我太着急进度了,没看下去,这点张宇老师做的很好,重要的知识点都在讲义上,自己只需要补充)。我刚开始基础阶段听课每节课都做笔记,其实意义不太大(我自己的问题),有点感动自己的意味了,因为写着写着就变成抄书上的知识结构了,变成了任务,理解的不够深还浪费了时间;强化阶段主要是写题,老师讲的课还有习题都很接近考研真题难度了,多写题是基本,用心更重要,可以带耳机但别有音乐;冲刺阶段真题一定要写,重要的是题不是分数,模拟卷别写太多了,模拟卷是用来把握做题时间和见一些新题,因为模拟卷难度很难把握,别太看重分数,更需要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结构的清晰、计算能力的把握(22数学一大题就有两道积分题)、较为单独知识点的记忆(就是记住了定律或者公式就能拿分的那种,多见于概率论小题)最后记住一条根本原则,应试数学重要的是理解、回顾、总结,最后达到能做对题的目的,不要搞花里胡哨的,不要感动自己。
英语
英语我给不了太多经验,我自己水平有限并且没花太多时间,寒假在家看了两节朱伟的单词课,但我觉得太墨迹了就停了,暑假前只背了单词,暑假期间就是找空隙时间做一篇真题阅读,但是做了就要认认真真的搞懂文章的每一句话和其中的生词。十月前把19年前的真题阅读全做了一遍,最后十一月十二月自己模考了三次,后面时间太紧,自己又稍微有点儿摆的心态了,作文没完整背过一篇的范文,大作文只看了下范文的结构,小作文就按信件来准备了几个常用句(和高考一样的),最后也运气好,去年英语一作文不难,但是别去赌今年也一样简单
建议:如果能在不特别准备的情况下六级阅读有个180+,我不建议看太多的英语视频,不是说完全没用,收益太低,我每次看见教室考文科的同学花大把时间学政治英语我就心疼(但是他们没办法)我们工科同学主要就好好背单词用心背,不要只当任务完成,十月前主要认真做真题阅读(个人觉得第一遍只要是认真做了,懂了自己错在哪里,二刷意义不大,不如花时间多重复机械设计的知识点),十月练练新题型和完形填空,十一月花些时间练作文,期间模考两次,这时候模考重要的不是分数,是把握好做题的节奏与时间分配。
政治
没啥说的,别准备的太早,估计大家都一样看视频写1000题,就一点最后不要太在意肖八肖四或者其他啥模考选择题的成绩,这些题都是来积累素材的
出题老头儿现在反压挺厉害的,所以别硬背,理解答题背后的逻辑,会结合材料作答同样重要。
专业课
重大学硕考机械设计基础(825),包含机设机原两门课的内容,本科期间我这两门课考得不好,但我自感觉还是学的不错,所以暑假之前没碰过专业课,暑假结束也才基本上看完了两本书和写了一部分火星哥的机原部分习题,然后9月写完了期末题,10月每天一套真题卷儿,十一月到考前就是看以前错题和不太会的题
建议:总体来说重大的专业课不会太难,大多都比较常规,专专心心学考120问题不大。机原方面,各名词的定理解释要理解要理解要理解,特别是凸轮的作图题,要是考难了,基本概念不清特别容易错,自由度那部分的题可以先做火星哥的习题,再做期末题(非常重要)和真题,可以说是降维打击,机械动力学部分要多注意一下,22考试题中机械动力学部分的那个大题是我唯一一个不太明白的题,轮系计算也是搞清楚基本分解方法,再难的轮系方法都是一样的,耐心点就好;机设部分多看书多看书多看书,碰到拿不准的知识点,先自己翻书不懂了再问学长学姐,一方面自己翻记忆深刻,另一方面有些知识点学长学姐也会记岔容易对知识点有误解,大题计算无非就是螺栓、滚动轴承,麻烦在简答题,机设简答题既要背死答案,也要会分析会里面的逻辑原理,碰到没那么常规的简答也不会怕,按自己理解写别空着。
虽说重大专业课没那么难,但是想考130以上还是需要非常注意细节,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要“差不多”、“大概”。
写在最后,开头写了坚持到最后成功一半,坚持不是说简单的做完最后那四张卷子就好,而是要在决定考研开始就问清楚自己为啥考研,为人类?为科学?为面子?为钱?无论为了啥都要得到一个坚定的能说服自己的答案,是要始终抱有一颗奋斗上进的心,有一定要上的信念,请认真用心做好手里的每一件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