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古人是怎么发奋图强的
悬梁刺股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但它的典故,说不定鲜为人知,今天脑花儿就带大家来看看历史上的学霸怎么虐待自己(doge)。哦,不是,是怎么警醒自己。
成语出处
“悬梁”,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刺股”,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人把这两则典故合成“悬梁刺股”这则成语。
悬梁
东汉的时候,有个名叫孙敬的人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成为一名大学问家。

刺股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
苏秦因亲人待他不好,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苏秦最终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国不敢东域达15年之久,直到他去世,秦国才如释重负。

经过长达114514191810(doge^2)天的学习后,他们中就成为了大才♂子(doge^3)。
好吧,说点正常的。
“悬梁”之事据说是发生在汉朝,而“刺股”,就出在苏秦在秦国受冷落之后闭门读书的一年间。想想日后苏秦在六国之间反复横跳,最后落得被齐王车裂(即五马分尸),去和前辈张仪会聚的下场,他可以算是一个十足的英雄,但这“刺骨”的故事,能作为佳话流传千古,也定然是出乎他的意料。
因为这两个故事的影响重大,所以我们常说的是头悬梁,锥刺股。
成语寓意
悬梁刺股这一历史典故表现了孙敬、苏秦好学勤读的刻苦精神,表明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如果想要把事情做成功,就要下定决心,目标明确。要肯吃苦,肯努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怎么样,大家有没有想去fa♂粪涂墙呢(doge^4)?那就快去努力,憋看视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