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中的“人”
约莫小学的时候接触莎士比亚,为这个迷人的复仇故事深深吸引。
而依稀记得初高中也曾断断续续地见过几个不一样的那位丹麦王子。
而今,
如同老友重逢,只是那老友不是曾经的任何一张面孔。
大仇得报,罪人已死,真相以伪书的形式昭示天下。
而为何,惹人啼哭?以悲剧流芳?
因为那血腥的宴席?
因为无辜者的死?
还是因为那复仇者的罪?
至少,这次的相见,我觉得都不是。
悲剧之处,那是哈姆雷特唯一的出路,那是故事可能唯一的结局。
文中两次出现了和哈姆雷特遭遇相似的“戏中戏”,而两次都没能演到最后。这里,我觉得戏不但是王子用以试探国王的,也是为自己寻出路。
那装疯卖傻除了智慧的化身,也是掩藏脆弱的内心。
他受限于理智、道义、恐惧等等复杂的一系列因素,而最后的濒死又叫他把一切抛弃,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复仇。
也正因为这表面看起来各种计谋博弈的复仇剧,被赋予了复杂的本质。
哈姆雷特是一个复杂的“人”,而非一个单面的“角色”。他的行为和活人一样矛盾而略显莫测,但结局却是注定。
我无从指摘那脆弱的“人”,因为正是“人”指示了那场复仇。
至于鬼魂究竟为何,哈姆雷特的爱情是否真切,似乎也埋藏在那冗杂的“人 ”当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