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沙特拟建的170公里长,500m高,200m宽城市The Line的一些思考

2022-07-30 23:24 作者:叶子XLJ叶子  | 我要投稿



The Line

关于这个高线城市概念:

1. 这个理念不错,他突破了以往的城市形态,也突破了孤立的超高层概念,具有一定新意。

2. 纵向发展城市的目标是集约。即可节约土地,也可节约能源。不过纵向发展就需要立体交通。如果只有地面一条高速铁路,整个城市500m高的理由就不是很充分了。我认为必须要让高速铁路是在空间内均匀分布,这个概念才更完整更有说服力。因为多层高铁可以解决快速抵达问题,这样是对线性高速利用最充分的一种方式。当整个城市它的交通是按照这种垂直分布的高铁去运行的时候,实际上这种交通分化了对垂直交通的需求,没有那么多的垂直交通量在整个城市里面。当它需要步行的距离够小,然后有足够多的景观和采光,然后还能有足够的面积支撑,就意味着这个城市不可能太低。所以,如果交通线是多维,那么立体城市就是必然结果。

3. 很多自然产生的城市就是依据高速公路发展出的线性城市,只不过都是平面的而已。一般所说的带状城市,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其一,单纯从形态上构成的带状,属于这一范畴的,如日本东海道沿线的城市群,美国从东海岸的波士顿到华盛顿,一连串规模较大的城市群,还包括规模较小的街道镇。其次,只从结构上来看,有线状的和带状的。线状的城市,中心轴非常重要,这里集中主要交通线路与城市的中枢功能。与此相反,带状的城市,在面的扩展中,分布城市的主要活动,中心轴仅仅是连结带之各部分的主要交通线路。line就是相当于有一条中心轴是主交通结构,他这个line一样需要网状微结构,周边是围绕主轴的微结构。集约并不是就不做网状交通。


高度集约的优势

1. 对于沙漠地区,吧人活动范围控制到最小就是节约能源。

2. 线性连成一体


The Line 内部效果

后结构稳定性增加,整体造价平均下来不一定会增加更多。

3. 为什么会竖向叠加?因为就是要充分利用集约的优势。在沙漠地区,集约整合分散的建筑单体可能更有利于创造生态环保微环境。只不过高到一定程度,性价比大大降低。

4. 宏观来说,为什么要搞那么高的密度?因为城市发展会带来一些聚集性的优势。我们应该从城市的发展角度来解读。人口即便下降,也一样需要集约型城市。尤其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我们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依托于高密度城市,所以物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优势要和城市的发展相结合,也就是智慧城市在集约型城市中可发挥的空间可能更大。就像共享单车,未来共享汽车,没有一定的人口密度,你都搞不起来。我也希望更多研究这部分,找到高密度城市的最优解。现在的高密度城市有很多问题,传统超高层路线有很多弊端,这些在城市的更新升级需要都考虑到,而不是真的放任开发商以追求经济效益而建造我们认为不合适的项目。

5. 同时,良好的社会生态应该是想追求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提供,比如追求高效便捷,或是追求悠闲舒适,而不是说只有一种生活状态可选择。

6. 为什么要造成直线的?纯直线交通速度最快。弯曲增加阻力,不利于节能增效。


目前存疑的问题

1. 其实170公里长的能源运输都是可以解决的,多层高速铁路也是可行的。但是整个城市严重依赖电力资源,一旦断电或者能源中心故障,后果不堪设想。

2. 实际上沙特方案吸引点在于无限放大高速火车直线运行的便利性,但是方案没有解决高速与密集停站之间的矛盾。满足5分钟可达170公里任意一点同时要满足高速和两个站点不能间距太远,站太密速度提不起来,站太远便捷性打折扣。而这是一组悖论。

3. 没有解决高速带来的巨大噪音等物理环境控制。尤其在200m宽的使用空间内,屏蔽噪音是一个挑战。

4. 方案没有解决单一动线与垂直高度的关系。

5. 没有考虑单一线性交通如何应对高峰时期大量交通需求的压力。

6. 能源输送怎么搞。

7. 实际上高层建筑发展的瓶颈就在于人们只能依赖地面一个出口。或许私人飞行器是解放高层发展的利器。

8. 超高层消防救援才是最大问题。

TheLine内部

我对The Line的一些设想

1. 这是一个城市,不是一个建筑。就算line有500m高,他也是城市设计范畴。

2. 如何实现它?我认为应该先干高铁,在空间布置好高铁再做周边面积。否则这个整个城市的形态就无法可持续。一个城市一定是基建先行,先把这个未来主义的基建框架搭出来。参考大部分带型城市都是先有高速交通,然后围绕站点形成城市。

3. 这个线性空间是要按城市来配比各种功能和指标,比如交通,广场,水处理,变电站等等,之后才是商业用地居住用地教育用地。

4. 首先总体能源分配:每50公里一个电力能源中心,其次交通体系:配备不同级别交通体系:比如地下配备高速铁路,每50公里一个站点,然后每50公里作为一个单元,内部有数个垂直分布的内循环平面交通,平均1公里1站,最后1公里属于步行交通范围,可以利用扶梯电梯自动步道解决。

5. 功能设置上也可以50公里一个节点分段,在50公里内按文化教育商业办公等功能划分使用空间。从这里考虑,功能齐全的商圈,50公里距离是可以接受的。不过考虑线性通勤,这根线交通一定非常非常繁忙,绝不是一趟高铁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最繁忙的交通应该是控制在50公里这样的节点之内。好了,现在把170公里切成若干个50公里单元了,可以是同样单元的重复,也可以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特色。

6. 当城市形态变成垂直化后,绿化也会垂直化发展,占用更小的平面。所以城市绿地可以垂直化,不占用更多面积,然后可以做出更多城市广场,而且这些广场是立体分布的。以现有城市尺度来对比,就是垂直间隔100m就会有完全公共的楼层,水平间隔500-1000m设置开放空间,水平和垂直的开放空间空间相互错位形成整个城市的绿化公园网络,并且这些大尺度,比如高度都在20m以上的空间把两侧的自然光和空气代入城市内部。

7. 那么在500m的高度内,可以认为首层,100m,200m,300m,400m,以及屋面,都是至少12m以上层高的开放的公共空间。在这些公共空间内,可以结合设置之前所说的微循环平面交通体系站点。然后在平面上可以考虑每三层共享一个花园,花园宽100m,长100m,间隔1公里。可以把大部分机房和基建设施先考虑在地下和设备层。现在,一个城市的基本构架已经有了。

 


关于沙特拟建的170公里长,500m高,200m宽城市The Line的一些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