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十大类养生代茶饮:第一类,补益类代茶饮。茶饮具有许多独特和优越之处,保持
清代宫廷十大类养生代茶饮:第一类,补益类代茶饮。茶饮具有许多独特和优越之处,保持中医辨证施治特色,又易掌握和运用。节约药物、方便服用的服药治疗方法,很值得我们在现代临床工作中重视。 在清代宫廷医药档案资料中,运用代茶饮法以治病和调理的记载很多,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形成清宫医案的一大特色。 代茶饮是将中药煎汤,或用开水沏,像日常饮茶一样频频饮服的一种中医传统服药治疗方法。这种治法有悠久的历史,其来源大约与我国人民的饮茶习惯有关。 代茶饮法之所以受到宫中欢迎,有这样几方面因素:服药较为方便;药多轻灵精巧,性多平和,味多甘淡,良药而不苦口;小量频服利于慢性病的防治,利于机体功能的调整,亦宜于长期坚持服用。 宫中广泛应用的代茶饮,就其处方数来说是非常多的,在此难以尽述。这里仅就其功效作如下归纳,并在每类中介绍方例,以使读者了解其大概。 第一类,补益类代茶饮。 有补气、养血、滋阴之不同,但又常相互兼顾。 1.补气类,常用人参、黄芪等,或兼以健脾和胃、养阴生津之品。方药如: 保元代茶饮:人参、制黄芪、炙甘草。道光朝全贵妃曾用此方。 人参须、老米,水煎代茶,慈禧太后曾用此方。 益气生津代茶饮:人参、鲜石斛、麦冬、鲜青果、老米。慈禧太后曾用此方。 2.补血类,以当归、白芍、生地等组方,此类代茶饮方不若补气类代茶饮多。方例: 和胃代茶饮:当归身、川芎、白芍、生地、广木香、枳实、苍术、焦三仙。珍妃曾用此方。 3.补阴类,清代宫廷中这类代茶饮方是非常多的,并有滋肾阴、养胃阴、补肝阴、养心阴、补肺阴等不同偏重,常用药如生地、玄参、麦冬、天冬、沙参、白芍等。方例: 滋胃代茶饮:绿豆、西瓜皮(去青皮)、香蕉(去皮)。此方有滋养胃阴作用。 光绪皇帝曾用的代茶饮方:干、鲜地黄,杭芍,归身,知母,云苓,山药,盐柏,酒芩,玄参,寸冬,泽泻。此方兼补肝肾之阴。 道光朝全贵妃曾用代茶饮方:玄参、桔梗、麦冬、甘草。有清肺养阴功效。 参苓代茶饮:沙参、块苓、天冬。乾隆朝定贵人曾用此方,有养阴兼扶脾之效,当时“定贵人脉息沉缓无力,原系肝阴不足之症,惟病后气血衰微,因循日久以致脾土虚败,胃气日渐消耗,恐成虚脱之症“,而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