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考研数学一 149分复习经验分享

2020-04-08 18:04 作者:TOP考研  | 我要投稿

【本文分享复习经验,数一,数二,数三通用】,公众号:TOP考研

随着考研人数连年递增,考研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好的复习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分享下自己的复习规划,供大家参考(成功不是复制的,别人的经验只能用来参考,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之前也做过一个讲座,高数部分53分开始,考研数学经验分享

分为四个阶段:基础+强化+冲刺+备考

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一般到七月中旬完成,我认为这个阶段主要的任务还是完成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可以结合辅导视频),然后做少量常规的题目(可以做张宇1000题基础题)。如何判断是否较好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呢?我认为需要做到说一个知识点,你就能讲出它的内容并且能够证明相关的结论,当然也需要能解答常规题型。对于不够理解的知识点应该回归教材,推荐教材如下(不必刻意购买,图书馆借阅即可)


线性代数第六版


强化阶段:

到九月中,最迟到国庆后,听完强化课程(建议集中听一门课,然后整理归纳知识点,做大量练习),每天用三个小时左右(适应考试强度)。

这个阶段的资料推荐如下:

推荐教材:张宇高数十八讲、张宇概率论九讲、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

新版本
新版本


练习题:张宇1000题或者李永乐660题


辅导视频:

①高数(张宇:内容少、幽默、重点突出、知识点易理解;汤家凤:内容详细、可能会觉得抓不住重点、知识体系搭建很好)可以结合两者的视频听;

②概率论(张宇结合概率论九讲足够);

③线性代数(李永乐不解释)

这个阶段很重要,可以说是最关键的阶段,需要完成数学知识体系的搭建以及技巧的整理。


我认为高分=抗压能力+细心+体系+技巧

抗压能力:能否用平常心对待难题,做出取舍(20建议用张宇八套卷模拟);

细心:除去看错题目之类的错误,我认为不存在其他粗心问题,更多的则是不熟练,就好比你不会算错4*5=20;

体系:用于定位知识点,有大概的解题方向,解决常规题目;

技巧:冲击高分,解决较灵活题目中的陷阱。

没有体系和技巧,做题时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很容易迷失方向。

下面,我以我的笔记中数列极限为例,讲解体系技巧的作用。

首先数列不连续,不能直接使用洛必达法则,我将数列极限归纳为以下7种题型。



  1. 当直接给出通项时,优先考虑海涅定理、级数收敛,数列极限为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项易于连续化,直接使用海涅定理(常规题,有体系就能直接定位)



在通项不易于连续化时,考虑级数收敛,极限为零(常规题,但没有归纳,极易遗忘)



  1. 为累加形式给出时,优先考虑直接求和取极限、夹逼准则、定积分定义。

直接求和取极限是较为简单的题目;



当累加求和中,i、n阶数不同时使用夹逼准则(这类题目本身并不难,我认为也是常规题型,它的难点更多在于其他相关知识点的使用);





当累加求和中,i、n阶数相同时使用定积分定义(这类型的题目可以往较深去考查,它需要对定积分有强大的理解,下面给出的四道难度递增,第一题为常规题目,第二题需要理解定积分含义;第三道给出时,我认为我会优先考虑级数是否收敛,发现级数不收敛后,才进一步考虑是否为累加求和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因为ln函数强大的功能:化累积为累加;第四题为延伸题目,可以琢磨,但是如果这类型的题目出现在考场上,我只能说体系能让你定位该往哪个知识点想,能不能解答出来就很难说了)





  1. 当通项由递推公式给出时,或者通项不明确时,使用单调有界准则、极限定义法(两类均为难题)。这时候,我们优先考虑单调有界准则,只有当不单调时,才考虑极限定义法。

单调有界准则技巧性很高,往往在单调性或者有界上设置难点,下面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技巧(这类型的题目可以说是体系和技巧的完美结合了,如果你想考高分,我建议重点把握)





当不单调时,考虑极限定义法,这类题型需要结合夹逼准则和拉格朗日定理求解(体系+技巧)




冲刺阶段:到十一月下旬,这个阶段需要模拟考试,做真题,对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并补充到强化笔记中。这个阶段不推荐视频课了,没有必要,自己通过真题检验即可。真题题型相对固定,做太多真题很容易遗忘其他知识点,但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些很可能就是你考场上会遇到的题目类型,为了应对特殊情况,这个阶段还要常看笔记。推荐使用李正元的真题。


备考阶段:做模拟题(后面介绍)。目的:考研数学不同于英语,模拟题很有必要做。做模拟题可以跳出真题,适应其他类型题目。常见模拟题:汤八偏基础,可以做两三套;张八偏难怪,考虑到20为偶数年,建议做两三套锻炼抗压能力、见识新题型;李林:近几年押题很准,建议做做。


【考研】考研数学一 149分复习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