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手机芯片要被一锅端了!ARM杀手锏曝光:封杀自研CPU、GPU!
对于智能手机来说,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苹果CPU、GPU性能强,游戏体验出色,高通影像好,谷歌AI性能优秀,这些对手机体验的积极评价,大多归功于手机里的那颗SoC。而各家SoC的成功,都离不开它们背后的ARM公司。然而,手握移动芯片大权的ARM,最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据Semi Analysis报道,早先被ARM起诉的高通,最近在反诉ARM的文件中曝光了ARM的两大“霸王条款”。一是自2024年之后,ARM将不再根据技术许可协议(TLA)向芯片厂商授权CPU设计,而是授予广大设备厂商。

二是ARM将禁止ARM架构SoC中使用外部GPU、NPU、ISP,像是高通的Adreno GPU,三星与AMD联合打造的Xclipse GPU等,一律要改为ARM的公版Mali GPU。只有三家芯片大厂能够获得例外,其一是参与创办ARM的苹果,二是签下20年授权长约的英伟达,还有一家是主攻通信芯片的博通。
咋一看,ARM的条款之下,遭殃的只是芯片厂商。手机厂商直接从ARM获取授权,少了 “中间商”赚差价,岂不是更好?但实际上,新协议在削弱手机芯片差异的同时,也削弱了手机市场的多样性。就好比你去组装电脑时,市场上都不卖DIY组件,只卖组装好的一整套机器,爱要不要。

不仅如此,此举还会削弱一些手机的招牌特性。比如说,高通芯片使用的是自家的Adreno GPU,性能比ARM公版的Mali GPU更强,换成公版架构,性能反而会倒退。
再比如谷歌自研的Tensor芯片,虽然CPU、GPU都是基于公版设计,但集成了自研的ISP和NPU(谷歌称为TPU),以提供独家的相机和AI功能。按照新协议不用自家的ISP和NPU,谷歌Pixel手机的卖点,可就被大大削弱了。

为什么ARM要这么狠心呢?这就涉及到高通早先被ARM起诉的原因了。去年高通花14亿美元购买了芯片公司Nuvia,这家公司来头不小,创办人是几位前苹果芯片设计师,公司也手握ARM的ALA架构授权,可以对ARM的核心进行高度自主的魔改。高通钻了ARM许可的漏洞,想要通过收购Nuvia,继承Nuvia的授权。
Nuvia的芯片有多厉害?据Nuvia在2020年公布的PPT,其自研的Phoenix CPU核心,号称功耗仅有AMD Zen 2 CPU的1/3,单核性能超出40%~50%。

要是高通能将Nuvia的技术用到自家产品上,那岂不是要上天?但ARM对高通的移花接木大为恼火,认为Nuvia持有的授权只能自己用而不能转让,甚至在Nuvia被收购时要求其销毁部分设计。
另外一个原因是,ARM除了CPU之外,其它的公版设计不算特别突出。如前面所说,高通、三星用自家的GPU,精于AI的谷歌用自家的ISP和NPU,比ARM的公版设计更强。这么一来,ARM的这部分设计就遭到冷落,创收能力受限。

更深挖一点,ARM和母公司软银可能也是急于赚钱。靠ARM芯片做大的高通一个季度营收就有百亿美元,联发科也有数十亿美元,而掌握核心授权的ARM,一年下来不过27亿美元(2021财年),赚了个零头。加上卖身英伟达失败、IPO计划一再拖延,软银没法靠ARM赚大钱,自然是十分着急。
当然,高通对ARM的指责只是一面之辞,毕竟两家还在打官司,谁更有理还没个定论。Fierce Electronics跟进报道,ARM就此事回应称,高通的说法“充斥着谬误”(riddled with inaccuracies)。两个巨头互怼,谁更有理,还得看官司的最终结果。

另一方面,如今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已经高度依赖ARM芯片,ARM若是强推霸王条款,也会给X86、RISC-V发展机遇。尤其是开源的RISC-V,可以规避诸多风险,让芯片厂商掌握更多的自主权。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能从争斗中胜出还是次要,对我们消费者来说,一个多样化的、有竞争的市场,才是最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