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角度解析,0-5岁数据分析师面试要点


# 引言
面试过很多公司的数据分析师,就是拿不到offer,问题出自哪里?
我偶尔会听到我们公司HR在面试高阶人员后的评价:他升不上去是有原因的。
所以,面试前请思考清楚,这个岗位对应聘者的能力要求是什么?你是否具备。如果具备,在面试过程中是否展示了这些能力等。
按照这个思维方式应对面试,会大大提高拿到offer的几率。
不同的业务,招聘不同等级的分析师时面试的问题存在差异,看得见的差异是职位描述里的岗位要求,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否具备这个能力;看不见的是对你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考量,尤其在步入高阶时这些能力十分重要。
一、入门(应届生)
如果同学想入门分析师或做数据分析师实习生,在应聘时需要分析你要面试的岗位的职位要求是什么,职位描述是做什么工作,进而梳理自己的能力,对号入座。
如何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出你具备胜任这份工作能力?方法是根据职位描述来准备。
比如:想要入职互联网行业商业分析师,应届生招聘进来会做些基础的工作,有整理数据,按要求写PPT,搜索些行业分析资料,跨部门沟通些琐碎的事情等,这些应该是经常做的工作,对应的需要你的Excel能力、SQL能力、PPT能力、检索能力和沟通能力,那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看自己的目前积累哪些能说明有这些能力,如果没有,着手刻意准备。
该岗位可能还会考察你对行业的一些认知,看看《浪潮之巅》之类的书籍,多研究几款不同类型的APP,琢磨它的商业模式,最好沉淀几篇文章(这代表你深入思考了,按论文水平写,也可以附在简历后面)。
二、中低阶(有二三年相关分析经验)
STAR方法是面试常用的方法,可以澄清你是否真做过这个事情,辨别你是否能用类似的能力满足应试岗位的职责。那么,简历和面试准备也应该按照它来准备。它具体是指:
情景(Situation),什么背景,什么问题,什么业务场景
任务(Task),问题拆解与定位,要做什么
行动(Action),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怎么做
结果(Result),效果或成长
面试官一般是多人,会由同级、直接领导、间接领导(如果高层,往往会省略)、HR四个人,也就是面试4轮,对于低阶的分析师,HR也往往配置低阶HR,通常只谈薪水;对于中高阶的分析师,HR配置是高阶HR,面试会囊括前面三个角色的内容,同时谈薪水。
根据STAR方法准备锤炼自己的经验,才能“无懈可击”,通过面试。STAR是各公司面试官培训的主讲课程,但并不是所有面试官都接受过培训,只要根据STAR准备面试,是能够涵盖大部分问题的。
三、高阶数据分析师
我的办公室工位旁边有一位高阶HR,负责某一个重要部门的高阶人员招聘工作,常常听到她的面试过程和向部门管理层反馈面试结果,其中有两条反馈印象深刻:
应试者级别已经较高,但对面试问题,总是说到执行细节上,他在原公司升不上去是有原因的;
问了几个问题,一直在强调不做基础工作。
这两条反映出的思维方式:
框架思维能力,数据分析师架构师的能力。
高阶招聘进来,不论团队大小,总归是会带人的,HR同样用STAR的方法问一些你的经历,高阶在回答时应该拔高一个视角,不是聚焦在具体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而是问题的本质以及你在其中的成长:
在说S时能否提炼到部门OKR的理解甚至集团OKR的理解,在说T&A时能否扩展谈谈团队成长,谈谈做这决策时的SWOT四个方面的状况,多多谈对业务的价值和思考框架,少说执行细节,体现出一方面你可以理解业务和管理层的目标,另一方面你可以结合业务全局来决定最佳解决方案。至于如何做数据分析架构师,之后会给大家另写一篇文章。
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
招聘高阶进来是带着团队做业务,既然是高阶,又一直在强调不做基础工作,说明:
一方面,应试者无法将自己从基础工作中抽离出来,缺乏体系化洞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应试者能力不一定强,不然为什么上家公司让你做基础工作。
其实还有第三,基础工作为什么不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基础工作如何最高效完成,以及如果提升数据化运营的效率,同样是公司面临的问题。
基础工作的本质是在满足业务的需求,一个陷在基础工作中的员工或团队,一定是没有洞察到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是生意的本质,公司招你进来一定是为了让整个集团获取更多的利润,那么,一层层拆解下来,我们的岗位职责在这个宏大目标中的意义是什么,是否思考情况这一点,能够左右中/基层管理的决策。
基于以上内容,同学们可以看看目前是在面试哪个阶段的数据分析师,是否解答目前大家遇到的一些困惑。
在具体面试中,还遇到哪些问题,可以一起来分享讨论~
-END-
内容由爱数据作者斋妮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