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毕业不如开挖机挣得多?
下楼溜达时,听到两个小年轻聊天:
现在大学毕业都没工地上开挖机挣得多。
——我竟然开始说别人是小年轻了,真是老了 ╥﹏╥
一时恍惚,以前我也有过类似的感慨。
那是 10 多年前了,公司要吊装设备,租了一台超级大的起重机。
有多大呢?
公路上横行霸道的沙土车,没有它的履带高。
站在几里地外你就能看到它。
那起重臂,粗的,一直捅到天上。
还有几根臂膀支棱着,简直钢铁巨兽。
起重量有 1000 吨还是 3000 吨,具体忘记了,反正,大。
因为不是我们分厂租用,所以见到那台巨兽时只是感叹人们的制造能力。
有天一个同事问我:
知道那吊机一天多少钱吗?
10 万!干不干活都 10 万!
别看组装起来几天没动弹,人家几十万已经装兜里啦!
哇,10万,一天挣的比我一年挣的都多。
我一边感叹着,又扭头望了望那个大家伙。
可能,还幻想了下以后也买台吊机搞出租。
100 吨的就行。
不过现在除了感慨,我还能解释为什么了。
因为关键路径。
顾名思义,这个路径很关键,任何变化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

以上面这张图为例, V1 → V2 → V3 → V4 就是关键路径。
这条路径的耗时长短,决定了顾客能不能在饿死之前吃上番茄炒蛋。
而上面的路径中,V3 是重中之重。
有多重呢?这么说吧——
大厨没来,这蛋,炒不了!
饿?等着。
退菜?退。
所以大厨的工资比配菜高。
说起来,现在在做的项目,就卡在像 V3 这样的一个关键活动上。
偏偏这个活动还需要多方配合。
总说向关键路径要时间,可这时间没要出来,还搭进去不少。
就……很难。
说回挖机的事。
挖机、吊机干的活,属于工地项目上的关键活动。
坑没挖完就打不了地基,砖没吊上来就垒不了墙。
没有他们就干不了活,他们的效率影响整体进度。
那你说,他们挣的比搬砖的多,是不是挺合理的?
对于我十多年前的公司来说,设备吊装是关键活动。
吊不起来就不能安装,安装不上,后面的工作只能等。
这么关键的活,这样的起重机又这么少,多少钱都得给。
所以,想要挣得多,得让自己处在关键路径上,参与关键活动。
如果,上了工地,却只会搬砖这样可替代性高、价值低的非关键活动;
或者,进了公司,能力够不上核心的工作,只能做无关紧要的螺丝钉。
只是大学生,又不是大学士,只会在格子间里搬砖,那挣得没有挖机师傅多,很合理。
不过,与其羡慕挖机师傅,不如成为挖机主人。
毕竟,需要挖机,但未必需要你来开挖机。
因为,总有人比你便宜,也总有人比你开的好。
当然,这个人,也可以不是人。
不说了,吊机师傅把砖吊上来了,我该去搬砖了。
只要搬砖够努力,
我也可以有一台自己的吊机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