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巡洋舰介绍-波特兰级
波特兰级巡洋舰是北安普敦级的改进型,主要改进为提升排水量加强装甲防御。

该级舰共建造两艘:波特兰(CA33),印第安纳波利斯(CA35)。波特兰级的两艘船原本是打算建成新奥尔良级巡洋舰这点从编号可看出。在准备开工时,海军突然变卦要求两舰作为北安普敦级的改进版重新设计。计划建造5艘该级舰,但两艘波特兰级完成后,美国海军发现该级舰并未达到期望值,于是取消了后续建造计划。

舰员:950人
标准排水量:10200t
满载排水量:12755t
舰艇尺寸:185.9m×20.1m×6.5m
武备:9门三联装203mm主炮;8门单装127mm副炮;8挺12.7mm高射机枪(后期加装四联40mm博福斯,单装20mm厄利孔)
舰载机:4架
主机输出功率:107000马力,四轴四桨
续航力:10000海里/15节
最大航速:32.5节

首舰波特兰号在太平洋战争中几乎打遍全场,依次参加了珊瑚海海战(护卫列克星敦号)、中途岛海战(护卫约克城号)、瓜岛海战(护卫企业号,与舰队一起击沉了驱逐舰晓,夕立)、苏里高海战以及战争中后期的大量登陆战役。波特兰号没有错过太平洋战争中任何一场主要战斗,但这艘功勋舰最后还是于1946年退出役,1959年被售出拆解。(企业有话要说)

二号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极具悲情色彩。二战前,美国罗斯福总统和高级军政要员多次乘该舰视察和出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了攻占阿留申群岛作战行动,炮击了日本阵地。之后担任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的旗舰,同姐姐一样参加了太平洋战争种所有的重大战役。在1945年冲绳战役种,海军授命它将原子弹运送至提尼安岛,任务完成后,在单舰返航途中不幸被日军伊-58号潜艇发射的2枚鱼雷击中沉没,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损失的最后一艘战舰。据估计,袭击发生时有300名船员当场身亡,后来又因保密问题和官僚扯皮延误了救援时机。在舰船沉没三天之后才被巡逻的卡特琳娜飞机发现幸存船员,导致余下的900名船员最后仅存317名。大难不死的舰长在战争结束后上了军事法庭,替官僚门背了黑锅,在之后的岁月里一直忍受着自己内心和外界媒体以及牺牲者家属的双重折磨,最后1968蒙冤自杀。直到2000年春天,美国众议院才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决议,为倒霉的舰长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