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lives matter ----- 警惕平权过程中的权利滥用

#BLM Black lives matter 国内社交媒体将其翻译为“黑人的命也是命”,听上去非常的自暴自弃,matter是一种询问感觉很强的词,希望从被问者口中得到回复 如固定用法:”what's the matter ?" 如果想要嘲讽一点则会用 what's wrong with you ---- 你有病吧?所以matter是一个相对温和的词汇。
这句话在我看来表达的意思更接近于:黑人的生活环境也是需要被关注的 (我们自己很在乎自己)
我会在本文中用黑人生命权、黑人基本权代替通常使用的翻译来浅析什么是BLM。
本文将会有分为两个段落 第一个是BLM的历史来由和现状,第二个则是本文的重点弱势群体平权过程中所造成的权利滥用。
BML的历史原因:
1 独立宣言
为了维护南方奴隶主的利益,独立宣言中删去了有关奴隶平等的条款,导致所谓人人平等与自由并不适用于在美国的黑人奴隶(华盛顿自己就是一位奴隶主)
2 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目前被宣传成为了黑人解放战争,但是实际上是北方对南方的贸易战争,北方经历了类似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生产了大量工业产品,但是出口时市场竞争力并不如英国,而南方更倾向于出口自己的手工业产品时同时购买海外的工业产品;这一行为使北方的工业产品丧失了市场,于是北方人想出了加高关税的方式以增加南方进口的成本,南方人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收到了侵犯,于是依照宪法的精神退出了联邦并组成了自己的南联邦政府。
之后林肯就任合众国总统,其本身代表了工业托拉斯的集团利益要开拓市场,又要使用武力手段“拯救”濒临分裂的合众国,于是北方率先挑衅南联邦开启了南北战争,而由于诸多原因,北方前期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林肯及其议员便想到了解放黑人奴隶使其参军的点子,并且在初尝甜头之后将其立法推广全国,这一举措加强了北军的军事力量并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南联邦的生产根基。
内战结束后,在战争中逃亡北方的黑人只是从种植园做工转为了为工厂主做工,而留在南方的黑人处境则更不如战争之前,黑人的权利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3 二战
美国加入二战全体美国人有了共同的敌人,和南北战争时期一样,这时大量的黑人加入军队,黑人的社会地位较之前有所提高。二战结束后,参军的黑人依照《退伍军人法》获得了公职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形成了一部分新兴的中产阶级势力,后任总统也任命了一些黑人进入高等国家权力机关。但是对黑人集体而言,这实际上造成了黑人内部的阶级分化,获得了经济和政治实力的黑人阶层进入了白人精英的生活圈内成为了体制内的一员,而大部分黑人此时仍然处于被歧视且缺乏教育和获得工作机会的窘迫境地。
4 民权运动时期
代表人: 马尔科姆 X 马丁路德金

马尔科姆幼年时期家庭遭 3K党频繁骚扰并于6岁失去了父亲,青年时期在监狱中皈依伊斯兰教,其前期观点激进主张在非洲成立美国黑人的临时国家,美国黑人应当有民族自决的权力,主张拒绝行使白人赋予的投票权,并认为黑人应该用一切必要手段保卫自己和使自己进步。
“今天我们投掷出去的是石块,明天就会变成燃烧瓶,后天就会是手榴弹...选票终会变成子弹,黑人在那之后必将获得自由。”
马尔科姆批评其他民权运动,并称马丁路德金为蠢货,称其他的民权运动领袖为“白人当局的走狗,他称进军华盛顿游行为“闹剧华盛顿”,并对此次游行进行了评价 :“这次活动是由白人负责运作的,而且是在一个已经死了一百多年的哪怕是生前也不喜欢我们的总统的雕塑前搞的。”
-----------------------
马丁路德金相信爱和非暴力抵抗是美国黑人争取自由的道路。
马尔科姆 X 于 1965年2月21日死于暗杀
马丁路德宋江于 1968年4月4日死于暗杀

背景差不多已经介绍完毕了,本次的BLM的原因是由于乔治佛洛依德被警察膝盖压迫致死。

随后几天当事人被网络扒出劣迹斑斑,并不是一位守法公民“这是他应得的报应”,但是也有人指出在07年之后佛洛依德再也没有入狱过这也代表他正在改过自新。
而本次规模巨大的示威活动还是来源于处于劣势群体的美国黑人被白人警察恶劣对待的情绪积郁。同时,就算一个人是嫌疑人,但是不经审判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警察动用私刑至死,引爆了侵害生命权的炸弹。

老diss英国人曾经出过一部纪录片《戴维斯塔基与大宪章》,其中主持人在讲到大宪章在美国落地生根后,话锋一转提到了关塔那摩,主持人采访了当时为关塔那摩犯人辩护的一位律师,劈头盖脸的第一句就是对于关塔那摩的存在:“ Are you feeling shame ?” 律师赶忙辩称自己感受到的是愤怒,主持人继续追问说关塔那摩对于犯人的不经审判关押是不是就是在侵害基本人权,律师称自己曾为犯人们进行积极辩护,主持人扬着眉毛看他,似乎在说不够,这不够同志,你们应该直接借助法律手段把关塔那摩扬了。
黑人实际上面临的是两座金字塔,一个是美国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金字塔,另一个则是长期以往来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不平等的金字塔,这两座大山基本让处于底层的黑人群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改变其生活环境的资源。
而由于历史原因,黑人被不断分割成小社区小群体,彼此之前缺乏统一的思想指导,各收入阶层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导致其无法“团结”。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会看到这么一些问题:“美国不是有枪吗,黑人为什么不去杀警察”
美国虽然枪支泛滥,但是合法持枪还是有一套规则在里面,首先需要申请人有稳定的工作,没有任何不良犯罪记录,这就已经卡住了很多人,再就是枪支也是高昂的花费品,对于饭都吃不起的底层黑人来说有钱够枪也是天方夜谭。
其次,目前来看美国黑人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割裂于美国社会,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美国人,所以并不需要持枪对抗国家的执法组织,而枪支协会与各种民间联盟对于合法持枪的拥护理念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美国公民拥有持枪对抗非法政府的权利“ ,但是这权利应该跟美国黑人没有任何关系就是了。

在论坛上有人这么评论到:“黑人的打砸行为实际上摧毁的还是自己的社区,大部分白人店主或者商人都会给自己的产业投保,他们的这种行为只会赶走商人而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损害,而商人离开后黑人社区的基础设施将会变得更加的破败,企业的离开让当地人丧失了稳定工作的机会,当地人不得不去打更多的短工,而疏于照料自己的孩子,这些人就是这样陷入了死循环”
而获得最大利益的将是Amazon这类新型托拉斯,暴动摧毁了Amazon的对手,而参与者最后也不得不使用Amazon购物甚至到Amazon上班,而他们反抗的一切并没有改变。
第二部分 :平权过程中的权利滥用

2017年4chan /pol版面出现了一张梗图,意在反讽美国日益强烈的政治正确,“对于黑人不断提倡的人权,我们一般白人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不知为何,这个玩梗似的梗图被打印出来贴在了大学校园内,引发了大众传媒对其立场的质疑,随后这则“标语”被贴上了白人至上的标签,并在当时引发了只要在电视媒体上做“OK”手势都会被当成是种族主义者的浪潮。
”政治正确“被当作是少数族裔的安慰剂使用已久,对于这些没办法在政治/社会上取得实际进展的族群,我们在媒体,娱乐行为上对其予以关照,使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而某些政治正确的行为也确实能为某些政客带来选票,所以“政治正确”这一行为从诞生之初就得到了不断的加强。

近期比较出名的“政治正确”便是 《亚瑟王》的选角,英国人甚至摒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让黑人演员出演亚瑟王和湖中仙子,在社交媒体上部分评论也只能表示摇头,而不敢有更多的言论,因为很可能多说一个字就会被贴上种族歧视的标签。


(弗吉尼亚州宣布将移除罗伯特李的雕像,罗伯特李像一直是白人至上主义者和黑人权利主义者争论的焦点,白人至上主义者会在罗伯特李雕像前集会,而黑人权利主义者则一直坚持要拆除雕像,他们视其为黑人奴役的历史余孽,但是双方的“力量”一直比较平衡,但这次BLM的浪潮终于促使州政府做出了移除的决定)
美国的黑人运动所达成的对历史遗迹的铲除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做是合理诉求,但是同样也代表了文化的尖锐对立,即互不认可对方的历史存留。
除了美国爆发抗议行动,BLM的火焰也烧到了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火焰看上去则充满了混沌。





接上(抗议者拉倒了爱德华康斯顿的雕像并将其扔进了河里,其人为17世纪的奴隶贩子
似乎在英的示威者是在向英国讨要近400年的历史罪孽)



近期国际上有几种思潮涌动,格雷塔,LGBT,女权,格雷塔宣扬为了保护地球要摧毁人类的工业,LGBT宣传要所有人尊重性别不同,而LGBT变性者参加了女性组别的田径联赛“大杀四方”,女权在微博打拳,不但要“权利”平等(虽然她们并没有受到压迫)拒婚,还要性解放,顺便贬低亚洲男性。
这些看上去要求平等和尊重的行为实际上都是通过摧毁另一方的合法权利为基准行动的。就以拉倒雕像为例,支持者认为这是铲除了邪恶势力的具体象征而欢呼雀跃,反对者则认为他们在蓄意破坏公共财产。
无论如何就行为上来讲,简单拉倒雕像的反对者和对佛洛依德施加私刑的警察在本质上没有不同,但是不知道他们何时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或者压根就不打算承认。
对于吃瓜的我们而言,则需要时刻警惕着声称要求平权却在行使权利滥用的意识形态的入侵。
有网友发现奥巴马基金会于5月17日上传了一张照片,图中明显可以看到照片主体是弗洛伊德的剪影,随即在BLM的事件中添加了一抹阴谋论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