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1980年的科普,那个还没反智到把科技当狠活的时代。
标题与何同学那个“来自1984年的微笑”无关。

这仍是推书专栏。第四版《十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距今42年有余,我曾在2年前推荐过。
小时候对世界的认识必然有偏颇。

从保存状况可以看出,我手上这系列丛书算是祖传的。小时候收到那天的说法是,班里其他人家“都有”,不能我没有。于是我想当然以为,中国每个家庭都有这套丛书≈每个孩子都有,以至于我默认比我年长的人都看过。当然没几个月我就认识到没有“都有”,是“有一小部分人没看过”。
但现在认识到,可能我国大多数人都没看过🤔
如果许多人小时候真看过这本书,比如化学2卷211~215页:


作为儿童读物还给出了谷氨酸的非味精用途,文字内容可比现在b站某些“视频科普”内容还丰富。

紧接着味精下一页就介绍了5'-核苷酸名称由来(现通常写作 5'-呈味核苷酸二钠。一些酱油增鲜成分之一,当今“鸡精”成分之一,那时尚无鸡精名义的产品)、是天然就有的物质。在不时要测核酸的今天,还有人将呈味核苷酸想象成化工合成的有害添加剂……难道是不认识「5'-」,看起来很可怕吗。很难想象我这样几岁小孩都能看懂的成分,有些活了三四十年的大人看不懂。

~防止无添加酱油放几天就生菌膜的3个方法,请扫码付费后向我索取~

想起小时候的我,就是看这页学会在厨房用乙醇、乙酸制作少量果味香精:乙酸乙酯。
上过学的应该知道“乙醇”“乙酸”就是通常意义上酒和醋吧?不至于写在配料表里就不认识了吧。
同时它有如今看来仍不过时的拟人化插图。


时间关系,本文的照片都取自2部化学卷,如上,化学卷大多为叶永烈所写。

虽然上文看着仿佛我是怀旧、好读古籍的人,可如今科技改善生活,就算有时光机回到80年代尽享无添加酱油,我也不会回去的。也不会允许反智的东西影响到我的科技生活。
“科技🤪狠活”,什么时候起科技成了贬义词?就在今年。谁造成的?🤪

最近我把头像补画了全身人设图(见我推特),就差live2D了,希望有可以帮忙的人……如果做vup,当然要作推书或排版相关内容。我书还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