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ratch与数学的整合16
第16课 相邻数的性质
一、预学提示
如果让你在a,b之间插入一个数,使这个数与a,b的差都相等,那你肯定设这个数为(a+b)÷2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换成相邻两数和都相等的话,又该怎么理解呢?如果中间不止一个数,又该怎么办呢?这就要从“里”到“外”一个一个推理了。我们以2个2个相邻为例来探究问题。
二、例题讲解
在8,(),(),(),(),6一组数内插入4个数字,使每相邻两个数和都是14。
解析:方法很显然是从8和6中找一个数与它作差,一个一个推得到8,6,8,6,8,6。用这种方法解就算是给再多的空,也是能解出来的。但是编程是有推理过程的 ,∴你要会对这道题的解题过程进行证明,对这类题会举一反三,以后编写我们今天讲的程序才会得心应手。
我们回来看刚才这道题的答案:8,6,8,6,8,6。有什么规律? 很明显,每个8与6相邻,第奇数项是8,第偶数项是6,8+6=6+8=14。那么证明过程如下:∵8是第一项的数,6是第二项的数,每相邻两个数的和都是14(已知),∴18-8=6,于是第二项为6,第三项为14-8=6,以此类推,可知该组数中8都在奇数项,6都在偶数项,得证。
三、编程环节
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相邻数有何规律了,这也就意味着它算得上两数相邻的性质。性质是无限延伸的 。那么我们能否结合探究的内容,来思考如何在没有明确第一项与最后一项的前提下,编写出Scratch作品吗?

我们先来看流程图。首先程序开始,新建“第一个数”“最后一个数”“相邻两数差” 变量并各自询问并回答,全部输入后到下一步通过相邻数减第一项求出第二项,此时系统已经完全知道了这组数的相邻数了。并由此过程推出第三项。再接着得到该组数的规律,也就是每个奇数项是多少,每个偶数项是多少。
2、接下来看看编写Scratch作品时要用到的变量和代码吧。
(1)用到的变量:首项、末项、相邻数和、第奇数项、第偶数项
(2)下面是详细的代码,编写过程思路见流程图讲解
当绿旗被点击
询问请输入首项
将首项设为回答
询问请输入末项
将末项设为回答
询问请输入相邻数和
将相邻数和设为回答
将第偶数项设为相邻数和-首项
将第奇数项设为相邻数和-第偶数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