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修路——改革开放41年的道路变革
引言:改革开放距今已经历了41年,成果可谓硕果累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种改变不是简单的变化,而是从点点滴滴起的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悄然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行虽然是人民基本需求最后一个,但在改革开放中是最明显的,也是最能有感触的。
1. 地方交通
1.1农村
1.1.1畜力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基本上都是畜力车。那时牲畜在农村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日常出行和农业活动都少不了。常用的牲畜有牛、毛驴、骡子等。去镇上赶集、过年跑亲戚诸如此类的远行少不了畜力车的身影。
1.1.2自行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旧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自行车就摆第二位。在农村,自行车也成为了婚姻嫁娶时男方给女方聘礼中的大物件。那时的人们追求“飞鸽”“永远”牌,我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没钱,只好买“凤凰”牌。即使这样,我爷爷也是村里第一个买上自行车的。
1.1.3摩托车
自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烧汽油的摩托车开始出现在农村,那时常见的摩托车品牌有嘉陵和本田王等。到现在,街上还能看到嘉陵摩托在跑。满箱的汽油,可以行驶几十里地去县城采买年货,停放不占地方,载重能力远超自行车,维护简单。在农村,土路行车可不好走,摩托却完全能胜任,在小路甩开膀子跑,深受农村人民喜爱。除了男式摩托,九十年代后期女式摩托也开始流行起来。
1.1.4农用车辆
上世纪末,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村里出现了很多农用车。农忙时,大家用它们运庄稼粮食。平时,大家办事也会派上用场。那时,比较常见的农用车有拖拉机、四轮车、三轮车等。拖拉机那突突突的标志性声音大概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新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惠农政策的施行和政府财政对农业的补贴让农村人钱袋子鼓起来了,所以大家的出行工具也紧随起了城市潮流。
1.2城市
1.2.1公共汽车
改革开放政策的到来,“引进来、走出去”让我国的客车工业和公交行业自主生产公交车已经不是难事,但想要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可谓相当困难。前置发动机车型的结构相对简单,技术不算复杂,因此公交车辆全部为前置发动机客车。不仅仅公共汽车,一些短途客车也是用这种前置发动机客车。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国外先进卡车技术平台,在发展重型卡车的基础上,也使得国内的客车工业向着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其中,铰链客车成了公交车的一个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另一研究方向是后置发动机。引进的国外技术使我们绕过许多弯路,能更快地制造出更有技术含量的客车。后置发动机客车的应用,也使得大型客车摆脱了卡车的影子,拥有了客车的专属底盘。客车成了独立的一条车辆研究方向。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变暖让人类意识到了化石能源的危害性以及能源危机,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陆续进入人们的视野。天然气公交车、电公交车等高技术的新能源车辆开始出现。现在,政府正在积极推行电公交车中,我家城区(四线城市)目前已全部替换完毕。
1.2.2城轨
城轨是在改革开放期间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变化。
1981年,北京地铁首次正式对公众运营,受广大市民好评。这是中国首列运营地铁,距离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才三年。
1992年,我国首座浅埋型大跨度双层地铁车站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建成通车。地铁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1993年,我国首条高架道路与轨道并行的一体化线路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通车试运行。继北京轨道交通,上海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开始建设。上海成为中国第2个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
1997年,广州轨道交通1号线首段试运行,广州成为第3个开启地铁时代的城市。
新世纪开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再次提速。
2002年,世界首条磁悬浮商业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线开通运营。从改革开放才开始建设地铁的中国,开始在城轨交通上面赶上了世界的步伐。
2004年,我国首条代建制模式轻轨津滨轻轨一期开通,拉开了中国轻轨建设的序幕。同时,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地铁1号线通车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典型体现。深圳地铁网络开始布局。
2005年,国内首个综合交通枢纽在南京建成。同年,我国首条跨座式单轨线路轻轨开始运营。其穿楼而过的设计,在当时简直不可想象。
轨道交通快速地助推了城市化的进程,到现在轨道交通已经不仅限于城市内,例如广州的地铁轨道四通八达,连接起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了国家名片,尽管它发展的时间只有改革开放那么长。
2. 城际、跨省、出国
2.1铁路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体验了新干线,说了这样的话“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1983年,到火车站开始扩建,新一代火车开始建设,我们的目标就是新干线。
1988年,大同机车厂最后一台蒸汽机车出厂,蒸汽机车从此在中国铁路史上成为过去,绿皮车时代来临。
1992年,大秦铁路通车,我们有了自己的铁路重载专线。那条钢铁长龙,根本就数不清到底有多少节车厢。
1998年,首列国产动车组“春城号”诞生,国内火车开始提速。
2006年,世界公认最难修建的铁路的在世界的屋脊跑起来了,青藏铁路将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2008年,35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列车“和谐号”正式运营,中国铁路进入了高速时代。
2010年,中国高铁刷新世界速度纪录,中国铁路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014年,中国列车登陆美国,改革开放政策刚提出是还在做蒸汽机车的我们,已经得到世界认可。
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立硬币不倒传说成现实,各大视频平台均出现大量高铁立硬币视频,外国友人也参与进来。
中国铁路线建设在改革开放41年来变化实在太大。改革开放期间,我们成功的从跟随到同跑,再到领跑,实现了神话一般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