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游戏体验001:一次完整的313历程

2022-04-29 17:36 作者:老詹姆的娱乐考古  | 我要投稿

对许多国内老玩家来说,三国志系列是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是一代人的情怀。暴露一下年龄,我是从三国志II开始玩的,那时的还没有鼠标器,打着数字选择菜单玩游戏。永远经典是DOS版下的三国志V,玩了无数次,眼睛一亮的是三国志VII,以个人视角的三国志系列出现。没有玩过的是三国志VI,正是Windows开始普及的年代,文字乱码问题使游戏难以进行……

转眼已经几十年了。有人说三国志系列比不上信长之野望和太阁立志传,这是当然的,我很熟悉日本战国历史,所以也很喜欢这两款游戏。但是,在懵懂的年代,三国志以其中国元素,给予我一种自豪感,所以情怀超越一切。

切入正题了,讲讲这次玩过的三国志XIII。步入中年,按理说没有时间玩一款耗时耗力的游戏。但是拜上海疫情所赐,能够腾出时间重温情怀。那么,先总体介绍一下这款游戏的调性。

总体风格:以三国志VII、VIII、X为代表的自由视角。

创新点:威名系统和多职业选择,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体制内是官吏、武者、将官、军师,体制外是游侠、商人。每个职业还有善恶不同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了各种职业子系统。比如要钱的,可以做商人,想杀人杀痛快的,可以当暗杀者,也可以当个贼王把天下搅得一团乱。

缺点:职业系统半成品的感觉太强烈,太过单调和重复,有些设计太傻。地图设计上,北方太密集,南方太稀疏而且没有地形特点,导致开局选南方实在太难,而且南方的吴、蜀等势力以打酱油为主。

摸清了游戏的特点后,我就创建了一个武将开始游戏了。三国志系列是战略游戏,那么战略游戏就要先制定战略,所以战略规划如下:

创建武将最大的问题:没有太多人脉关系,如果上来就举兵自立,人财物都没,实在太过痛苦。

初期目标:解决人财物,人就是和更多武将结绊,财就是钱,物就是各类宝物,游戏里很现实的,交朋友就是花钱。为了实现初期目标最好是做商人,因为商人有钱,可以收购宝物,有钱有宝物就可以交朋友。

中期目标:扫除障碍,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清除强力武将,商人混出来直接举兵不是不行,但问题是各势力已经发展成熟,一举兵,关羽、张飞、夏侯惇、太史慈轮番来碾压,实在太痛苦了。二是清除获得体制内威名的障碍,能够立即获得威名的优势。

为了实现中期目标,就要转职当一下游侠,激烈作战经验,然后在游侠内部转型,当一下暗杀者,把强力武将暗杀掉一部分。然后就可以举兵了。

中后期目标:站稳脚跟。举兵后只有一个城,一定会被各成熟势力反复碾压,所以采用清人口战略,为什么一定要靠杀武将才能站稳脚跟,这与游戏的设计有关。三国志XIII的战争系统是这样的,每个城有兵役人口,而不需要募兵(将官的私兵除外),军队战败后,伤病会自行回到城市且快速痊愈,游戏中,电脑AI能够不知疲倦地从各个城池不断调集武将和兵来围剿,一波没打完另一波又来了。按这样的逻辑,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弱小者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强者的军队基本是无限量供应。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杀”,每次战胜得诛杀一批敌将,最后敌方有兵无将,我方就可以逆袭了。

终极目标:有生之年实现统一,这是所有三国志游戏的终极目标。

那么,游戏开始。

剧本:黄巾之乱,公元184年起。

初期战略:商人,富可敌国、朋友满天下。

商人职业发展图

商人可以做这样几件事情:

一是倒卖粮食,真的很简单,低买高卖就是了。二是收购名品,这是件很棒的事情,可以在短期内把加属性的东西都买到,还能倒卖,有了名品就可以送礼,可以交朋友。三是交朋友。

开始玩商人职业后,发觉光荣公司的游戏策划设计还是非常缺乏诚意,整个商人职业太穿越了,我来说说体会吧。

1.  统一大市场:打开大地图,所有城池粮价一清二楚,东汉末年实现了商业信息跨国跨境公开对称,好处是做生意不会失手,坏处是,太没挑战性了。好像选商人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了。

2.  无需运输,即买即卖:这么说把,我让一个同道在天水收粮食,我自己在襄阳卖粮食,天水买卖完成的同一天,在襄阳就可以卖出,简直达到了期货交易的水平。同理,我在成都收购名品,收购成功的当天就可以在许昌销售。这种设定可以使积累财富非常简单,但也使得游戏过程非常乏味。

3. 固定事件重复:这也是所有职业的硬伤,光荣公司可能为了让职业内容丰富一点,设计了一些小任务,比如商人就会有帮商铺解决宵小之辈的侵扰剧情,武官会有帮老太太拉牛和同道比武的剧情,暗杀者会有酒馆挑衅的剧情,有剧情固然好,但是同样的剧情反复出现实在让人感觉很麻烦,这里等着迎战了,那里跑出个老太太让你拉牛,而且没过几个月同一个老太太又让你拉牛,有点拉垮节奏,而且让人很不耐烦。

当然,玩商人也有些小技巧,可以快速实现既定目标:

1. 快速提升与势力的友好度。商人职业晋级中有一条要求和任何一个势力友好度达到1000的,提升友好度只有两个途径,投资并且只能一年一次,赠与军粮但增量很小。关键在于找小势力搞关系,避开大势力。打个比方,如果对只有两个城池的马腾势力投资,一年可以增加超过300的友好度,但如果给坐拥北方地区的袁绍,可能只有100的友好度。如果希望投资能过真的获得回报的,那尽量避开曹操,曹操是赚了钱也不想还的,而给刘备的话赔了钱还会给利息。到后面大投资一次可能好几万,给曹操就要做好打水漂的准备。

2. 快速赚钱法之一:利用”期货“属性,快速买进卖出军粮。在游戏中,只要哪个城池一打仗,军粮价格必然会提高,这时,一人去打仗的城池,另一人去平价城池,一边买一边卖,快速赚取差价。而且在三国志13里,电脑AI间打仗往往耗时良久,打完仗后粮食还不会立刻恢复,所以赚5次差价是稳稳的,有时赚个10万也是可能的。

3. 快速赚钱法之二:名品重复买卖,三国志13里名品的数量很多,但再多也是有限的,所以收购名品收到一定数量后,就会收购失败,这个时候,如果卖掉一件名品,就能立刻收购回来。卖名品做生意的关键是名平越高档,差价越多,到商人的高级阶段,卖一个3000金的人参可以获得超过6000金的差价。那么就要利用名品收购饱和的特点,只买卖高价名品,来钱也很快。

4. 原地军粮买卖:我认为这是一个BUG了。首先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操盘者智力政治要高,二是通过整修商铺等提高商业值,然后会发现只要在一个城里原地买进卖出就能赚钱了。比如原来1金买1粮,由于智力政治属性高,10000金买了12000粮,然后所在地的粮价就变成了1金买0.97粮,又由于智力政治属性高,卖出12000粮的话能得到14000金,原地就赚钱了。

我做商人做了9年,获得最终威名是黑龙,黑龙有一个好处,在消耗一定友好度的前提下,可以要求势力放逐武将,然后我就可以把他编为同道。这样一旦举兵,就有了一支强力的武将队伍了。通过9年的努力,获得了如下成就,可谓人财物俱全:

1. 金钱92万金,足够挥霍到游戏结束了。

2. 荀彧、郭嘉、甘宁、庞德、黄忠、刘备、张飞、关羽等强力武将作为同道。

优质同道加入

3. 一大把强力名品,加属性、加寿命、加技能的都有。

大把名品助力

经过统计:200年,全游戏在岗在编的武将数有427名,不包括在野的和未出生的,那么粗略估计,三国志13的武将有500名左右,想想要诛杀近500名武将,将是多么浩大的工程。那么从势力分布来看,南方地广人稀,几大势力都是为打酱油而存在,不足挂齿,主要看北方。其中最有潜力奖发给曹操势力,4个城池,109武将。城池少一点,但是质量高,洛阳、许昌两大都市兵役人口多,经济强,武将数排名第一,且囊括夏侯一族,张辽、徐晃等,质量上乘,潜力巨大。而城池最多奖发给袁绍,北方24个城池,动不动就兵役人口满格10万,但是武将只有88名,城多人少潜力不足。最佳地形奖是马腾,武将40名,城池5个,主要是西凉各城加长安,弘农。看起来实力弱,但是西凉各城地处偏远,跑去打一次光行军就要几十天,等兵临城下已经士气低落,如重兵压上,一旦后方遇袭难以撤回,武将虽少,但是马腾、马超、韩遂都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要一蹴并不容易。

曹操人多城少有潜力

初期战略过渡:游侠系贼王路线

目的:积累作战经验,打通暗杀者路线

侠客路线图

游戏中,我选择一路走到了贼王,再转回暗杀者。其实并还不一定需要这样做,可以直接走游侠、贼徒、刺客、暗杀者路线。走贼路线并走到贼王的考虑是这样的:

1. 积累作战场次。举兵后可立即转为武官的威名“万夫莫敌”,否则,等举兵后,缺乏强力的威名,会导致初期作战非常辛苦。要实现这个目标不难,带着私兵去做武名任务,多做几次就行了。

2. 平衡势力。北方的袁绍、曹操、马腾等势力如果均衡,举兵后会能好把控点,否则一家独大,初期会很艰难。具体做法是就是抽空打击需要压制的势力的前沿城市。比如在游戏中,曹操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在这个阶段,曹操的前沿阵地主要两个,一个是长安、弘农、洛阳一线,主要与马腾拉锯,另一个许昌、陈留一线,主要与袁绍拉锯。如果曹操一口气把马腾灭了,那么曹操统一天下的概率很大。而游戏里也基本是这么安排的,如果曹操灭了马腾,就是曹操称霸,否则就是袁绍称霸,没刘备孙权什么事。这时,适当削弱曹操,要用到游戏本身的一些设定:

设定一:贼王掠夺降低城防至0。这时贼王的能力,所以在打击一个城池前先掠夺就可以了。

设定二:无论城里多少武将多少兵,城破就算胜利。这一点设定不合理,但是在三国志好几代游戏都有这样的设定。那么,如果贼王掠夺城防至0,再派出私兵碰一下城池,对方势力来不及出兵或救援,就直接破城了。

设定三:你以为能做的就是废掉城池,然后让曹操10天后又抢回来吗?为什么要抢城池,为什么一定要前线城池,看完这项设定就知道了。三国志13里每支派出的军队都是和城池紧密绑定的。城在军队在,城破军队散,这个设定挺可笑的,但也是可以被利用的。电脑AI每次要出征的时候,会从各个城池撺军队在前线城池或要冲集合,然后再发起攻击,前线城池派出的武将往往是最有质量的,那么当前线交战正欢,这里的贼势突然把城攻破了,那么对应的前线城池派出的军队就自动解散了,原本是50000对50000,突然之间变成了30000对50000,不仅打了败仗还损兵折将,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势力了发展。

设定四:如果不想继续走暗杀者路线,破了城就可以直接举兵了。否则,无立足之地。

设定五:可以通过掠夺先斩杀一些武将,清人口。其实后半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清人口,敌方武将太多,轮番过来耀武扬威是很要命的。而贼在掠夺时一定概率可以斩杀敌将,平均40日杀一个,这样算起来也没比暗杀者效率低多少,只是对象不确定。

从200年至209年的10年间,当成了贼王,把北方搅和得乱七八糟,基本形成了马腾、曹操、袁绍北方三足鼎立,南方孙权和刘表有些威胁性,刘焉,士燮什么的忽略不计。

209年的势力分布

中期战略:暗杀者杀杀杀

目标:

1. 进一步平衡势力,打乱各势力部署,为接下去举兵创造条件

2. 减除强有力的敌势武将,也是为接下去举兵创造条件

要当暗杀者必须先当刺客,过一阵子就可以当暗杀者了。暗杀者这个职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不喜欢,嫌无聊,但也有乐趣因素。我来给大家介绍:

首先是暗杀者的工作模式:安排——袭击。安排的话,没钱的话只能自己安排,每10天加19点的准备值,加满100点准备值要6天,这样的话玩到三国时代结束都杀不了几个。这时候就体现出钱的重要性,做商人赚的90万金要开始用了,可以花1万金请地方强力人士帮助安排,10点加满100点,这就体现出开局做商人的重要性了。然后安排好了就是袭击,不同官阶的武将对准备点的要求时不一样的,一般一品官以上都要100点满才能袭击,其他的大部分需要60点以上,60点以下的小虾米也有,不多。

然后介绍一个游戏设计中扯淡的地方。在达到安排点数后,会看到袭击每个武将的潜入成功率,也就是会不会被发现。但是这个成功率是没用的,比如在一个阶段袭击某武将的成功率为40%,但是无论怎么潜入都会被发现,但同城诛杀几个其他武将后,再潜入就一定会成功了。这种情况出现在君主、重臣上比较多。所以一次潜入不成功就不要连续潜入第二次了,白花钱和时间而已。

继续介绍游戏设计中另一个扯淡的地方。就是卫兵的出现。当潜入成功后,根据武将的身份会出现1到3名卫兵和暗杀者单挑,其实卫兵经常都挺强的,武力达到90也是经常有的,这时候扯淡开始了。为了体现游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电脑会安排绊武将出任护卫,当然有时会出现武力100以上的高手,但毕竟少,多数出现的是80以下的废人,还不如电脑安排的大众脸护卫。

不如不帮忙的弱能力武将

介绍一项我的重大失误,我诛杀了张辽,然后发现关羽把我视为仇敌,然后张飞、刘备都翻脸了。这就使得我在商人阶段至少2个月的努力白费,还要反手把这几个人干掉,这样的花算上差旅、安排、袭击,浪费了大半年时间。

再介绍暗杀者的错误玩法,有些玩家说暗杀者没意思,主要他们会在同一个城里没完没了的杀,杀完了还会有其他武将派过来,这样玩非常无趣就不说了,而且会导致游戏快速解决。因为一个势力杀的精锐皆亡,相邻势力就会快速侵入,然后无意中就养肥了另一个势力,等反应过来了,就来不及了,另一个势力强盛到了一定地步就难以逆转了。可能有人会想,那么再上那个势力去杀就不就行了吗?回答是不行!因为势力一旦强盛,就会没完没了的出征打仗,主要武将不在城里去杀谁?而且暗杀是需要安排和袭击准备的,就是花钱,两项需要20天时间,当一个势力进入鼎盛期后,君主和主要武将在城里停留时间不会超过20天,刚准备了一半,人走了,等仗打完,他们就异动到新的前线城市去了,于是赶去准备,又走了。结果,人没追上,反而全国统一了,游戏结束。

所以暗杀者之关键是平衡,我这里介绍一下经验:

1. 主要目标是君主和重臣,虽然需要的安排值搞,但是能够瞬间打乱势力的总体部署,而且虽然安排值需要100,但是无论是暗杀谁,安排值只会将20,这样的话还可以刺杀一两个其他武将,所以每次安排到100,可以带走三个武将,也就是1万元3个人头。话的时间是70天。

2. 要轮换着势力杀,杀完一波就换一个势力,这样比较均衡,不会导致游戏进程走偏。

暗杀者用了我11年时间,达成了以下郕果:

1. 平衡了势力,为举兵腾出空间。我打算在许昌举兵,主要是今后拓展方便,如果是洛阳和长安的话,好是好就是与周边城池距离有点远。所以周边的势力有曹操、袁绍、孙权、刘表,要限制一个势力,才能让我空间更广阔,想来不能动曹操和袁绍,一旦动了,另一方就会迅速扩大统一北方,那离统一全国就没几天了。也不能动刘表,一动刘表,孙权就会迅速扩大,孙权的侵略性比刘表大。权衡之下,动孙权,其他势力让他们互相牵制。于是,通过暗杀让孙权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最后只剩下了建安一座城,武将有几十个,资金入不敷出,但任何势力要剿灭他还不容易。曹操虽然将多,但是城池只有几座,潜力大减,袁绍和刘表侵蚀了孙权大部分土地,但是武将不够,以至于战线太长,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好的。

2. 消灭一大批敌势力优质武将,所有势力的君主灭门,基本都改朝换代。这个过程倒是玩出乐趣来了,感觉抽盲盒,灭了一个君主,不知道下一个是谁。这个阶段,看到最多的是这张图:

君主阵亡通用图

曹操势力大概是曹操、曹丕、曹植、曹宇、曹节(汉献帝的皇后)、曹仁、曹真、程昱,终于曹操势力变成了程昱势力。

就这样马腾势力最后变成了韩遂势力。袁绍势力变成了桥瑁势力,孙权势力变成了许靖,刘表变成了蔡氏,刘焉变成了鄒靖后来又变成了吴巨。看到分布图,都不相信这是三国。

面目全非的三国时代

统计一下武将人数:全国在岗在编武将382名,比上次统计净减少44名。其中包括了大量在野武将上岗,还有一些儿子辈的武将出道。我估计杀掉的武将在60个左右。


分析下形式:目前一流武将只有夏侯惇和徐晃,其他没太好的武将了。原袁绍势力进一步扩大,最为强大,曹操势力被严重压缩,但是武将多,原马腾势力已经没有强力武将,基本停止发展,原刘表势力能蹦跶两下。

中后期战略:举兵站稳脚跟,大量诛杀原袁绍和原曹操的武将。根据地选择许昌。许多三国的老玩家在选择根据地时,喜欢选择边角的城市,什么吴啊,襄平啊,武威,永昌什么的,主要原因时不会四面受敌,能够获得发展空间。但我的目的不是长远发展,是通过诛杀武将的方式快速削弱敌方势力。所以我需要的就是四处受敌。所以许昌是一个好地方,能够直接与曹操、袁绍、刘表势力接壤,十分凶险,但只要能坚持下去,效率也会很高。

于是威名临时转贼王,碰瓷许昌,立刻起兵。

公元220年,角色已经50岁了,才刚开始进入主线任务,是不是晚点,也未必,接下去就看怎么操作了。

1. 威名选择:不出所料,刚站稳脚跟,就被袁绍一顿围攻,平均每次发送兵力不少于十万,而对我来说,不仅要打赢还要杀杀杀,那么选择威名就十分重要了。我选择的威名是万夫莫敌,好处是被围攻不掉士气,还能够发起单挑,这就太棒了。当然也有些其他威名不错的,比如鬼神,飞将军,但是这个阶段基本是挨打,没机会移动,这些威名的意义体现不出来了。或者说将官系列的威名可以募集私兵,可以解决兵役人口不足的问题,好是好,但被攻击得太过频繁,募兵募到一半就被攻城,实在事倍功半。所以选择万夫莫敌,冲锋陷阵,主动发起单挑,并有一定几率诛杀或者俘虏敌将,是很符合我的战略定位的。可以看到,有时候一场战斗下来,除去当场诛杀的,还能俘虏一批敌将,没啥好说的,全杀。

威名:万夫莫敌
武官系统

2. 杀和劝降:选择杀而不是劝降,是无奈之举。一是武将工资太高,许昌这样的城池,商业加满,也就能维持不到20个武将的俸禄,而且总是被受攻击,商业会下降,那么资金上入不敷出还是很可怕的,游戏中,带强兵种和精锐兵种出战都是要花钱的,没钱就只能出弱鸡兵,那就完蛋了。所以养不起那么多武将,总关着也关不住,每个月都有概率跑掉一两个,过几天又带兵回来了,折腾不起。二是之前当暗杀者杀人太多,三国志13里,武将见有各种关系,亲子、夫妻、义兄弟、朋友,只要沾亲带故,杀了一个,就会有另外几个人成为仇人,劝降是劝不动的。所以杀最省事。

俘虏后处决大批武将

3. 城池钓鱼:也不能只守不攻,但要清楚攻城为了什么。在这个阶段,攻城只为了三件事,一是获得资源,攻下立刻重新分配资源,补充资金和军粮。二是诛杀俘虏武将。三是留作空城,等被敌势力攻下后,再夺取。许昌附近最适合钓鱼的是汝南,中间只有一个要冲,推平就好了,如果去陈留,则有两个要冲,而且还要从虎牢关门前过,容易使虎牢关的驻军产生过度反映。去新野不仅要冲多,还太远。而且其他城池到汝南距离都不算近,就是来援军也有个时间差。刚举兵时,在汝南的是程昱(原曹操)势力,曹操那边的特点是人多城少,很贫瘠的汝南居然挤着20多个武将。结果一碰瓷,就逮住近20个武将,这样来了两次,损耗了原曹操势力30个武将,彻底打击了曹操的锐气,然后汝南就被桥瑁(原袁绍)势力占了,袁绍不行了后,蔡氏(原刘表)势力也占过一段时间,但这个时候汝南已经不重要了。

钓鱼汝南一次性俘虏处决大批敌将

4. 作战地点选择:打守城战的坏处是严重降低城市繁荣程度,农业商业文化治安急剧下降。但基于两个原因,还是打守城战比较好,一是四面受敌,出城野战容易被偷袭。二是电脑AI比较蠢,对于固定的城池地形,每次打法都一样,那么在防御上就能熟能生巧,降低损失。

大地图行军
作战指挥
大地图自动作战

总体来说,这个阶段是整个游戏过程中最痛苦,最疲惫,最抓狂的阶段。不断反复地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刚打完一场,城池还冒着烟呢,下一波敌人又来了。好几次差点被打爆了,险象环生。在战争间歇想喘口气,然后那些同城武将们也不消停,不是这个拜访你,就是那个给你出题目做做,或者叫你帮忙干活,比武,还有个老太太每隔段时间叫你拉牛,玩久了难免抑郁。然后就是各种杀杀杀,偷袭汝南。

不知这样苦熬了多久,终于,形势发生变化了。从直观上看,程昱(原曹操)开始出击打袁绍的城池的,蔡氏(原刘表)和曹操结盟开始针对我了。而在作战上,从主要挨桥瑁(原袁绍)的打成为我主动出兵侵扰蔡氏(刘)和程昱(曹)了。我知道,我算站稳了,在经历一系列的攻城战后,在中原站稳了脚跟。程昱也在作战中被杀了,又开启了盲盒模式,程昱->鲍信->刘备,刘备既然通过这个方式当上君主了,看来刘备排名是不高。还没完,刘备->鄒氏。

终于,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终于站稳脚跟,可以出击统一全国了

最终阶段:统一全国

到此时,游戏已经没有难度了。我组织7万人马,定时出去袭扰,回来收割人头。不过也有点经验可以介绍。

1. 威名:这时万夫莫敌的威名已经意义不大了。两个原因:一是能够单挑的武将寥寥无几,一帮文官是不会接受单挑的。二是不会再指挥作战了,而是大地图拼数据了。不单挑的话万夫莫敌是没意义的,所以换成了“飞将军”,原因也是两个:一是大地图行军快,接下去每次出门都要逛小半个中国,走快点总是不错的;二是募集私兵,一次出去逛大半年,多带几个兵是不错的。

将官系统

2. 贼势:每个季度都会有异民族、贼势出现,抢掉两个空城是无所谓的,但千万别把出兵的城市攻破了,否则,城破,正在战斗的军队也随之解散,那就太费事了。

其他没啥好说的,就是西北到武威,东南到永昌,南到交趾,北到襄阳,扫荡干净就是了。看行军,看数字,就好。这个过程中,继续开盲盒。鄒氏(原曹操)->徐晃->王必->朱灵->何曾->钟离牧。蔡氏(原刘表)几近被杀最后君主成为了糜竺。

终于剩下了最后一座城,上庸,糜竺的。看一下全国还剩几个武将吧。

我的势力称帝了,国号是夏,总共37个武将,糜竺2个武将。也就是说,在统一全国的最后一刻,整个游戏只剩下了39个在岗武将,也就是说被我诛杀450号人。真实罪孽了。不过全国统一,这些罪臣乱党少一些只有好。然后……,就统一了。

自势力武将37人
最后一个敌势只有2个武将了

算一下年代:

170年生人;
184年也就是14岁开始黄巾之乱的剧本,从商;
200年也就是30岁,商人毕业,转游侠贼王路线;
209也就是39岁年贼王毕业,转做暗杀者;
220年也就是50岁,举兵,成为一方君主;
245年统一全国,75岁……

统一了

大概花了20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游戏。似乎回到了上世纪玩三国志3,4,5的年代,似乎自己还是那个少年,在奔腾2代的多媒体电脑上故作深沉地思考战略。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趁疫情封城,怀念了一下过去的美好。






游戏体验001:一次完整的313历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