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说甲午海战,北洋海军的战败早已命中注定。

2022-09-09 20:37 作者:并州晉陽府  | 我要投稿

       很多人都在怪满清在甲午年为什么不能像明朝在北京保卫战那样跟来犯之敌硬刚,再不济像国民政府迁都接着打日本。这个问题我之前也是想不通。但是通过众网友提供的史料使得我们发现我们过去看待满清的立场出发点简直错的离谱。

       “首崇满洲”是清国统治中国的既定国策,政治上任何调整都不可以触犯这一原则。用我们今天的观念来看,“首崇满洲”对清国的意义不亚于宪法对一个宪政国家的重要性。

接下来就很容易解释了,明朝跟中华民国之所以选择抵抗外来侵略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国家是他们的,他们有责任跟义务保护这片土地不被外人掠夺,他们有责任跟义务保护自己的同胞避免沦为亡国奴,他们有责任跟义务确保华夏文明在自己主政时期得到进一步传承跟发展。

       但这对满清来说通通不存在,首先看看乾隆在《皇清开国方略》里是怎么形容元清跟中国的关系的。方便大家阅读,我转换成简体字

      夫中国之嬗代莫非其祖宗本其君之臣子也,有元兴于北漠我大清兴于东海,与中国无涉,虽曾受明之官号耶,究不过羁縻各系而已,非如亭长、寺僧之本其臣子也。

———————乾隆《皇清开国方略》

就算再怎么不懂文言文的,那句“与中国无涉”不难理解。这段话将清国一个外来统治者窃据中国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甲午战争在清末那个大背景结合“首崇满洲,防汉高于一切”原则不可动摇下就是一个必然。

       让我们把历史镜头拉近一点审视“首崇满洲”在近代以来不同时期的表现。

       首先是驻守镇江海陵在鸦片战争中害怕镇江的汉人伙同英国人来一起反清,在英国人来之前直接对镇江屠城,从源头断绝了当地人“勾结”英国人清算满清。

       自满清入关后承平日久,关内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让之前吃了上顿没下顿没见过世面的满洲人大开眼界迅速腐化堕落,而清政府更是在各大城市兴建满城搜刮中国人民脂民膏满足满洲铁杆庄稼的骄奢淫逸。到了19世纪大清国的倚重满洲八旗沦为提笼遛鸟抽大烟一样的存在。

       随着鸦片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条约的签订,激化了社会上本来就被强力压制的民族阶级矛盾,自金田起义以来,起义农民军迅速壮大,各路百姓云集响应,太平天国迅速席卷了南中国在南京定都后,开始一系列西征与北伐,北伐军甚至一路进军到山西、山东与直隶(今天的河北)过去满清最为倚重的八旗已经沦为摆设。清国财赋重地江南被太平天国占领,清国税源告急中央国库空虚。不得不放权地方汉臣自谋粮饷招兵买马帮满清镇压太平天国。期间一度喊来了英国人的洋枪队。最终结果就是清廷上下付出了惨重代价后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这个代价就是清廷这期间放出去的权力,太平天国所到之处摧毁了所有的满城,清国在南方的中坚力量被连根拔起。之后虽说又重新派八旗驻防但今夕不同往日,太平天国曾经活动范围已经是“效忠”于满清汉臣的势力范围了。其中包括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等一众在镇压太平军期间功勋卓著的淮军、湘军等地方团练。至此以后清国只是在名义上保留着对南中国的统治权(东南互保只是后话了),跟安史之乱后唐朝面对河北三镇的情况极其相似。清国开始出现裂痕并有逐步碎片化的趋势。

      接下来就可以讨论甲午海战为什么注定“失败”了。

       首先甲午战争中负责抵抗日本的是李鸿章的北洋军,北洋军前身就是在太平天国中成长起来的淮军。跟其他在镇压太平天国中成长起来的地方团练一样,淮军掌舵人李鸿章借鉴西方工业革命成果通过购买、引进自产等方式兴建了一大批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唐山开滦煤矿都是这个期间建起来的。后来这场近代化被我们称为“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期间被武装起来的不管是淮军、湘军虽然名义上都是清军,但军队实际只效忠于曾、李、左个人,而且这些地方团练成员除了个别满洲人,基本清一色的汉人。这些汉人跟之前满洲权贵一样分享帝国的权力,成为满洲权贵不得不倚重但又十分忌惮的存在,满洲权贵们在借助汉臣镇压了太平天国后时刻不忘当初被迫交出去的权力,日思夜想的都想把这些被迫交出去的权力重新收回来(这群尼堪看着实在是不老实),而且一直想办法,听说朝鲜那边出了点状况日本还介入了,机会这不就来了。不要觉得满清的担忧是多余的,如果不是日本人帮忙解决了北洋军,谁又能保证东南互保、辛亥革命不会在十九世纪末提前发生呢?


满洲权贵:“你李鸿章不是言之凿凿说北洋海军亚洲第一全球第八吗?日本找上门了,为大清尽忠的时候到了。”


另一方面给日本传话,满洲权贵:“我知道你很缺钱,甭跟我提你脱亚入欧自诩为啥“文明人”说自己是工业国,你一个蕞尔小国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我的家奴不老实,你要是给我把那帮劣等尼堪搞定了,钱不是问题,上次南方尼堪造反,我费了好大劲才压下去,自己人天天提笼遛鸟烟雾缭绕算是指望不上了,我这眼看一天不如一天了你帮我搞定了尼堪,我把我亲闺女过继给你。


日本:“你那北洋军不是号称亚洲第一全球第八吗?我心里没底啊。万一北洋搞不定再把我搭进去。你别阴我,我在外边还欠着一屁股债呢,到时候我怕偷鸡不成,蚀把米。”


满洲:“放心,别忘了我是干嘛的甭听他李鸿章在那吹,就算是银河系第一,只要老子断了他军费,还不是一堆废铜烂铁?我这要过生日了,修院子要紧,哪来的钱给他李鸿章,我不仅不给他钱,连卖给北洋海军的煤炭都是劣质的,如果还不放心,这样,我不仅承担你的军费,你的外债我也包了行不?”


日本:“我还是有点怕,毕竟两百多年前,朝鲜那个奇葩把大明叫过来,我在朝鲜半岛活生生被大明教怎么做人”


满洲:“这样吧,你要是把我搞定了那帮家奴,朝鲜我不要了,另外你能不能离我近点,我把辽东半岛跟台湾给你,内地我再给你开几个港口。万一哪天尼堪掀桌子了,八旗我是指望不上了,其实我也是天照大神子孙,到时候你可要帮我揍他们呀。北边靠你的陆军,南边你从台湾在海上把尼堪的水军给我拦下”


日本:“原来我们是同胞呀,放心,这事包我身上”


满洲:“我可跟你说,你可别把我卖了,今天的事可别说出去。你搞定北洋海军后,我派李鸿章这厮跟你谈,你就照今天我们谈的跟他要价,不用客气,到时候我这边哭两嗓子盖个章,你可别说这些条件我跟你谈的,等李鸿章交完差回北京我骂他两句就完事了,你可别把我卖了,我大清也是要脸面的大国。”


所以说这就是甲午海战北洋海军的失败是必然的。在镇压太平天国期间成长起来的汉人地方势力逐步膨胀成为满清一块心病,让满清彻夜难眠。于是乎在朝鲜通过中间人跟同为天照大神子孙的日本策划共同压制汉人反抗复国运动,然后戏剧性一幕出现了。在甲午年间打了场海战(与其说是海战还不如说是一场表演),故意战败(害怕占据优势的北洋海军打死蹒跚学步的日本海军索性临时征用北洋海军军费卖劣质煤让北洋海军成为一个残废好借日本人之手送李鸿章北洋海军去海底喂鱼除掉这个心腹大患)既削弱了日益做大的汉臣地方势力(没错,说的就是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人)然后跟日本媾和通过对日两亿两白银天价赔款


一来表示慰问日军作为清理门户(以李鸿章的北洋海军为首的汉臣势力)的报酬挽救了日本濒临破产的财政,


二来眼看自己江河日下朝不保夕对汉人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斥巨资(这笔钱反正也是中国人出)扶持日本完成近代工业化为以后可能的清日合作共同反扑侵华做准备(后来日本帮大清从沙俄那里抢回了东北,再后来的日满亲善,爱新觉罗溥仪登基成为“满洲国”的“皇帝”,年号“康德”并拜天照大神,在东北大力推广“五族协和”),

       第三秘密搜刮转移中国境内的资产(临走前再搜刮一笔准备随时跑路)暂存 作为日后清日联合反扑侵华的启动资金。接着清日双方拿着清日马关条约名正言顺搜刮中国人,一个加税一个开埠(哪怕有一天清国统治崩盘了也能让日本拿着条约继续搜刮中国)。真是配合的够有默契。

       不仅是北洋海军,从吴三桂被撤三藩、乾隆强迫汉军出旗、鸦片战争中镇江人民的遭遇、清法战争清国赢了的战争但还是主动跟法国媾和赔款割地、喊出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最后被当成递给洋大人的投名状,到最后连装都不装的皇族内阁。

       北洋海军不是第一个炮灰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满清权贵们的中心任务就是“安全的退出中国,避免被汉人报复屠杀”或者“在中国之后政权更迭中避免被清算”。

       慈禧主动向八国宣战,想利用洋人军队大量杀死汉人,然后由一群老实巴交的农民组成的义和团喊着“扶清灭洋”口号冲上去了结果很快倒在了清洋联合绞杀的血泊中跟太平军、北洋海军一样的下场(义和团那句“扶清灭洋”在清庭绞杀完义和团对列强百般谄媚下那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映衬下显得格外的讽刺)。反倒是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久经官场的“人精”看穿清室的小心思(甲午海战中李鸿章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请问甲午海战中日本人是怎么知道北洋海军停靠在威海卫的?日本人海陆军怎么就那么巧遛弯正好遛到了威海卫?)选择“东南互保”,不做满人的替死鬼

       大家不要觉得满清请日本人清理门户很不可思议,教科书对近代史中国社会性质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直接原因就是满清随着自己衰落对继续压制汉人愈发力不从心,不得不加重对西方列强的依赖,这边满清对西方列强依赖加重一分,那边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也就更深入一分,直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清国彻底沦为西方列强在华利益代言人,而中国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所以没有沦为完全的殖民地,完全是西方列强忌惮侵华期间,义和团因愤怒爆发出来的死战使得西方列强被迫放弃直接统治中国而去接受清国继续在远东给他们打工赚钱。

      这一切仅仅只是因为“首崇满洲”不可动摇,而汉人恰好又是“首崇满洲”最大的威胁,为了“首崇满洲”即便沦为西方列强半殖民地半封建也绝不放弃。

      回到这个问题,甲午战争中,如果满清坚持继续打、不投降、不赔款的话,一定会死的更早而且很难看。

为什么说甲午海战,北洋海军的战败早已命中注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