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真正的自闭症孩子是什么状态?

2020-04-17 15:43 作者:熊猫外交官  | 我要投稿


真正的自闭症孩子是什么状态?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其特点是个体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质的异常,包括在各种场合的多种功能活动,如社会交往、言语表达障碍、狭窄的兴趣范围、刻板等行为方式。

由于对孤独症的认识不足,很多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从来就没有被检测出来,更谈不到早期家庭干预了,这些孤独症患者并不会因为渐渐长大而痊愈,造成他们成年后愈加艰难的生存状态。

案例

小李是一个孤独症患者,他上的是正常学校,但小学一年级仅读了一个月,就被同学们用鞋带捆绑在厕所里达一个小时之久,踢得浑身都是伤,之后老师找到小李的父母劝他退学。老师和同学都无法理解小李的行为:上课的时候他会突然站起来旁若无人地自己到操场上玩,或者执著于某件事不停地大声说。学校认为这样的孩子是不能上学的。

小李的妈妈是小学老师,她要求小李跟着她上学。学校当时有规定,教工的孩子不能在本校读书。妈妈急了,对校方说如果不照顾孩子就要求调走,学校让她开了证明,按照特殊情况处理,小李就跟着妈妈读完了小学。小李有极强的速算能力,但更深的数学他就不能理解了,特别是语文的中心思想、句式分析,对他来说无异于登天。

有这样的一个学生就会影响一个班的成绩,从而影响整个学校在全区的成绩,小李的妈妈每次考试之前都和出题的老师商量,提前把卷子拿回家,让小李把答案背下来。小李的妈妈说:“其实这样的孩子学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让他能在学校里在人群中成长。”但外界并不足够宽容,社会还没有学会怎样对待孤独症患者。一个孩子一旦被确诊为孤独症,就意味着被社会的拒绝和一个家庭痛苦的开始。

小李长大了,但并没有走出孤独。他现在的生活就是每天呆在家里帮妈妈在牛皮纸信封上盖章。牛皮纸信封是某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的,小李在协会“工作”了3年,说是工作,协会并不付给小李工资,但王伟妈妈认为这是让孩子走出孤独接触社会的机会。这样的事小李可以做得很好。这也是小李35岁生命中的仅有的一份“工作”。3年的工作经历让小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亲戚们都说他爱和人说话了,活泼了———过去他的眼睛从来不和人对视,也不理人。对于这对母子来说,报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这个工作,社会敞开一道让他们进入的大门。

解析

小李是不幸的,他患上了“孤独症”,但是他又是幸运的,他有幸有一个爱他的伟大的妈妈,始终不离不弃的陪伴他,照顾他,为他争取每一个可以改善自身状况的机会,使得他虽然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起码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生命的意义。所以身为“孤独症”患儿的家长就多了一份责任,帮助孩子尽量降低病症给他们带来的负面的影响。

目前孤独症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也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彻底治愈,但采用交流训练、语言训练、行为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和结构化教育,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显著的改善。


真正的自闭症孩子是什么状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