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月尘》前三十章的总结和后记

2020-08-02 22:50 作者:诗者酱  | 我要投稿

她赤着双脚,踩着冰冷的钢板,做着一个人的舞蹈。


“不过好在,这场噩梦就要结束了。”足尖点地,千纱便举起双手伸了个懒腰,“公主,离晚餐时间还有多久?”


“四个小时,你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虚拟测试。”


“那就帮我准备好晚餐。”她笑了笑,“我去去就回。”


月球六分之一的重力使千纱轻轻地跃起,又像天鹅一样落下湖泊。


她抛开浴巾,毫不掩饰自己姣好的身材,就像一位芭蕾舞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之上。


而看着那个头盔离自己越来越近,千纱又不安地扭动着脚趾,似乎想到了什么。


“公主。”


“什么事?”黯淡的信号灯便重新亮了起来。


“你说我回到火星,会得到什么样的人生呢?”


公主开始沉默,后面便得出了答案,“缺乏有效的信息,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你们ai总是这样,用现在来判断未来,用数字来分析命运,然后说出板上钉钉的答案。”


现在的她戴上了被仪器所连接的头盔,继续轻声说道:“但在我们的种族中有一个形容生活的词语,叫做缘分,你说巧不巧?又有什么词语能够概括这种偶然的必然呢?所以我在想啊,如果能够得到一切的话,又有什么...”


千纱还没有说完,手便无力地垂下,说话的声音越变越小,随着镇定剂的打入,她逐渐进入了休眠状态。


这里就像她心灵的避难所,因为她的存在而活着,又因为她的休憩而熄灭了灯火。


“晚安,千纱。”公主冷冷说完后,便熄灭了这里的灯,关闭了制氧设备和维生系统,自己的计算机也进入了低运作模式,唯一还在进行的便是医疗设备和虚拟沉浸的服务器。


公主的自检程序启动,不必要的情绪软件全被删除,自己的信息库也被格式化。


于是它迎来了新的一天,与千纱一样陷入了沉睡。

——《月尘》第三章片段

我想告诉你们什么呢?

在我的小说世界中,到底有什么因素会吸引你们呢?

曾经,我也陷入过踌躇。

因为单独的思考过程不是小说的整体,夹带私货也会妨碍剧情,个人见解也纯粹是多余的东西。

后来我发现,倘若真的这样干写的话,不是走了我之前的老路么?

所以思考过程要一个合适的载体,剧情必须要围绕这个基础才可以进行展开。

《月尘》才应运而生。

日轻有很多主题都是围绕一个现实世界的矛盾做展开,比如女高中生这个特殊符号进行相应的冲突安排,或者靠一个剧烈且突然的转折进入新奇的体验(比如被大卡车撞死进入异世界)。

中国网文形式则比较多元。

但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常识?

大多数的故事,仅仅是个人形式的存在。

比如男主角征服世界,或者靠系统和外挂收获妹子,即使是硬核依赖搜集资料的种田文,都难免落入个人主义的倾向和为所欲为中。

在我的心目中,做到最好的是,是《井口战役》。

可以说这篇小说对我的启发是最大的。


详情可以阅读我这篇专栏,里面有详细介绍。


我一直生活在现实中。

而在小说里,很多人对社会的评价,往往是昏暗扭曲,充满欲望的黑暗世界。

网文普遍冷血有仇必报,轻小说角色亚撒西,传统小说的角色鼠目寸光,已经是读者的普遍常识了。

虽然有很多小说的主角都有自己的情绪态,但剧情上却未免走入了一个个极端。

所以。

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无法在自己父母的脸上看到,也不可能出门去城市里便感知到全世界是什么样子。

在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我也试图重建过自己的精神世界。

后来发现,精神世界是充满瑕疵的,因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所以我越发地渴望世界的本源。

同时,我也构建出现实和虚拟之间的桥梁,寻找着相似的真谛和答案。

一个动力。

是的,一个动力。

人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会放弃很多选择,会从出生到死亡,也会感受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

让你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你想象的狭隘。

同时,也不能让情绪和矛盾迷失了自我。

这个完美的载体...便是文明!


“神存在于此的证据,这个世界的非真实。”莉莉翘起了右腿,“马上就会发生一系列的事情,我想你会相信的。”


“如果换一个人,指不定说你是一个疯子,说到底我还是不理解你们为什么要进行恐怖主义。”


“打破规律而已,想想看如果世界是有自己的法则,人间的事物受到了挑战,神就会派遣神使恢复秩序。”莉莉耸了耸肩。“说不定我们现在的一举一动,神正在看着呢。无意冒犯,我所说的神,是一种技术和精神达到巅峰的物体。”


“类似观众或者导演的存在?”


“这个比喻很贴切,但不现实。”莉莉摇头,“老师告诉我们,首先要观察到它的实体,而我们的证据只是怀疑,而不是证明。”


“想的太理所当然了,这样的东西,你们竟然也有人相信?”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组织没有穷人参加吧。”她突然开了一个玩笑,“低下头生活的,为了追求幸福的人,所想要的,所思考的,不会是这种虚无缥缈的理念,这也是他们的必然。但在我们眼里,世界没有必然,而是为什么,然后去做什么。”

——《月尘》第二十二章片段

文明是一个完美的载体,从《井口战役》任迪的国家推演,到《月尘》的文明王冠,都是一种对待人类的向往。

网文中很少出现这种精神文化,而日轻也喜欢在世俗中找到平衡点,能够带给读者启发性的东西逐渐被现实埋没。

然而,我认为小说中的现实并不是可以不讲,而是讲述的角度是什么。

在丧文化流行的那个时候,有些小孩就会认为划一道口子很酷,说一句抑郁的话就说明自己与众不同。

在我们嘲笑之余,不妨思考一下。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呢?

抛开工业文明后的爆发式发展,以及粮食种植带来的暴食,这些现象无一不是对现实社会矛盾的一种反应。

比如00年代的家长控诉游戏暴力,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孩子反感,社会工作压力大。

这些就是我们发展带来的阵痛。

99%的小说会跟你说么?他们连逗笑你都很难了,还跟你讨论这些看起来扯淡的话题?

所以,这就是必然。

却不是我停笔的必然。

时代是需要改变的,思想却是流水,即使几千年了依然在江河湖海里奔涌不息。

所以我的小说主体,将会是整个人类文明。


什么是饥荒?


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词语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了。


通过化石燃料驱动机器,科学农业的持续发展,粮食变成了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工业商品,农民也可以通过线上商场,更加快捷的售卖。


但饥荒消失了么?


在层层的文明面纱中,这样的历史却从来没有终止过。


千纱体会过这种感觉。


在核战场的测试中,系统从不给千纱任何的食物和饮用水。


造成的后果便是,千纱为了前者经历了各种痛苦的死亡方式。


比如渴死,在没有饮用水的情况下,人三天就会死亡,首先是嘴唇泛干,其次皮肤干燥,四肢酸软无力,随后出现意识障碍,肾脏衰竭,导致急性呕吐,进一步加剧脱水,步入死亡。


而饥饿的过程更加缓慢,在一个月中她都会被这种迫切的生理需求折磨,从身体浮肿到瘦弱,整个身躯都在消耗脂肪和肌肉,让她能够继续痛苦地活下去。


因为辐射,在地表上的任何东西都有致命的要素,比如天空落下的雨水,或者残骸中的罐头食物,她都尝试过。


然后千纱的皮肤会因为辐射层层剥离,内脏失去作用变成了碎块,内出血无法控制,癌变的过程也只有几天。


于是她学会了去偷、去抢,不择手段地在核战场上活下去。

——《月尘》第十九章片段

切入的角度很重要。

所以女主必须不能感性。

女主说这个世界很美,有很多神秘的地方,现实是很残酷的,理想也很重要。

但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女主与虚拟和现实世界,都没有一种必要的联系。

也就造成了她虽然知晓很多,却只能在系统的指引下一步步地走,就像一个提线木偶。

我认为这种角色从我了解来说,只有自己可以做到。

别人想要写出这种味道,很难。

因为对于大多数的作者来说,塑造一个女性角色,必然要配合男性角色,或者征服后者,要让世界的一切围绕她旋转。

但我想营造的感觉,只是一个最孤独的,没有联系的月球妹子,在虚拟的世界中将会获得最后的救赎。

而这个答案...将会是整个文明前进的灯塔。

因为世界是复杂的,是世俗的,是困难重重的,所以答案也就尤其重要,人类已经被核战争毁灭,千纱这个女主又有什么理由活在世界上呢?

随着剧情的一步步推演,终将走向银河和生存的必须。

只能透露那么多啦。

写到这里,就会有读者问了,你这个写科幻文的,只要学其他大佬的著作不就行了?

那我简单点说。

我并不喜欢中国科幻的氛围(三体除外)。

或者说,那种单纯迎合中国化元素的产物。

同时,我对欧美的科幻也保持着一定敬而远之的距离。

我并不是说自己有多牛逼(笑),事实上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以上的观点,只是我在短暂的阅读中所获取的感想而已。

如果有误,请多多指教。

这个时候我就想提一下三体了,其实在第一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很多读者就会想:“哎呀,这个背景是在中国啊,讲了那么多,肯定是中国元素吧?”

是。

但有限。

中国的思想和语言才是中国文化的根。

三体能够吸引人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三体世界和人类文明的博弈之道。

不就是文明为主体,放眼宇宙嘛!

同时,也讲了很多细节和角度。

这一点我想放在以后讲,这里就不赘述了。

缥缈的理论需要与现实结合,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总会有人质疑理论的存在。


实际上在人类文明螺旋式进步的过程中,错误和正确只有一墙之隔,需要不断地跌倒和爬起才能证明答案。


有一句熟悉的话语能够概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千纱曾经嗤之以鼻过,最后却无声面对这样残酷的话语。


她是孤独的。


也是虚无的。


更是迷茫的一代。


只是一种逃避的思考罢了。


饥饿的梦境不断地困扰着她,等到千纱睁开双眼,看到的还是熟悉的白色天花板。


自己还没有Game Over,不是吗?

——《月尘》第十九章片段

其实还有很多要讲的。

但限于篇幅,我也只好做一个必要的小结。

1、我仍然担心读者能不能在我的文中找到立足点。

2、剧情大纲的60%已经编缀结束,但结尾我并没有想好——集体主义的终结还是文明堕落后的崛起?

3、上架喜马拉雅后,有声小说的特殊性能不能给我的文章加分?同时这个担心还要看责编的修改意见和后续签约效果,属于不可确定性。

希望我的努力不会得到一个悲惨的下场。

但,世事无常。

只是希望你们能够为我祈祷,便足够了。

谢谢大家!

关于《月尘》前三十章的总结和后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