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金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针对网友反映该校一名获助学金的特困学生使用苹果系列四件套、买价值1517元的王嘉尔演唱会门票。11月15日晚,中山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情况通报,通报表示,经核查,该生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规范、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但是在核查中发现,该生存在生活不节俭、过度消费的行为。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决定终止其助学金发放。
不得不说,中山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认定助学金方面,稀里糊涂、不负责任,将不该享受助学金的学生纳入特困生范畴。在被网友曝光后,处理问题的手段更加不负责任,且有明显的推卸责任之嫌。

什么叫“程序规范、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程序对、材料全,就算条件符合啦。如果学生提供的材料是假的呢,难道学校对这些材料一点也不作调查了解,而是学生提供什么材料,就按什么材料处理吗?如此,还需要认定干嘛,干脆就按学生提供的材料处理就行了。
很显然,在对这名学生的助学金条件认定和材料审核上,就存在严重问题,而不是学生生活不节俭、过度消费问题,是学校压根就没有对每一位申请助学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进行认真了解,而是只看学生提供的材料。要知道,如果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就算有过奢侈生活的心,也没有花钱买奢侈品、高档商品的能力。这名学生,能够买数万元的苹果四件套、看1517元的明星演唱会,说明手中是有足够的财力的,根本就不是来自于贫困家庭。

一个不是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却被认定为特困生,享受高额助学金,应该好好调查一下,到底是认定环节存在问题,还是认定过程中有什么不可对外明言的隐情,而绝不是一句“程序规范、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就能蒙混过关的,也不是把责任全部推给学生就算完事的。中间的隐情,一定要调查清楚,否则,对真正的贫困生不公,也会影响助学金的公信力。
助学金,顾名思义,是助学,不是助奢,是为贫困生雪中送炭,而不是为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锦上添花。而中山大学对这名学生发放的助学金,很明显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但凡有一点责任心,就不可能把助学金发放给这样的学生,不会让一位能够使用苹果四件套、购买1517元明星演唱会门票的学生享受助学金。
在此,我们要问中山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这些学生的助学金认定过程中,流程公开透明了吗?在名单初定之后,公示了吗?对助学金认定,公开听取过学生意见了吗?了解过学生对助学金的反映了吗?如果助学金的认定,只是几个人拿着学生提供的材料,碰一碰头,开个没有意义的小会,就最终定下来,那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对助学金的不负责任。自然,不仅要取消不符合条件学生获得的助学金资格,还要追究认定者的责任。

我们并不是说,只要评上助学金,就应当穿破衣服、吃最差的,就要整天装得可怜巴巴的。不管有钱没钱,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地位上也是平等的。但是,既然享受了助学金,自然不能过奢侈生活、不能使用诸如奢侈品等与贫困生身份不相符的东西。纵然羡慕这类东西,也只能放在心上,待今后参加工作后,有不错的收入,再考虑享受这方面的生活、购买这类商品。
这也意味着,中山大学对助学金事件的回应,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既是应付,也是推卸责任。这样的回应,只能让舆论和公众更加怀疑中山大学在助学金认定方面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是不负责任的。尤其是“程序规范、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这样的回应,完全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而不看实际情况,不顾事实。特别是“材料齐全”这句话,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都不如。如此,助学金还怎么可能成为助学的手段,而不是助奢的砝码,是在鼓励造假呢。最终的结果,会让助学金认定变成“材料拼穷”、“生活比富”的怪胎,甚至会成为学校某些人手中以权谋私、搞关系、讲人情、得好处的工具。因此,中山大学必须再做调查,且不能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自说自话,从他们的回应来看,他们的行为是不可信任的,是存在严重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