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8年丁二酸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我国丁二酸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丁二酸又称为琥珀酸,是一种有机二羧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各种微生物之中,在动植物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丁二酸在常温下呈现为无色晶体,可溶于水,微溶于丙酮、乙醇、乙醚、甘油等溶液中。丁二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多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

目前,丁二酸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大致可分为电化学法、生物发酵法等。其中,电化学法主要是以正丁烷为原料,合成顺酐后通过电解还原或催化加氢等工艺制作而成,但这种方法的反应条件较为苛刻,生产成本较高;生物发酵法成本较低,环境污染较少,但由于国外技术限制,国内尚未实现技术突破。因此,电化学法仍是我国生产丁二酸的主流生产工艺。
丁二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原料,除了直接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等领域之外,还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γ-丁内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四氢呋喃等,其中,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核心原材料。随着我国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以及“限塑令”等政策的实施,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渗透率逐渐提高,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2年,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市场规模为163.49亿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8年丁二酸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丁二酸作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其市场需求也随之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丁二酸市场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从2014年到2022年,我国丁二酸市场规模由2.47亿元增长至16.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45%。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丁二酸市场存在多家企业,国外企业主要有SuccinityGmbH、BioAmber、帝斯曼、Reverdia、Myriant、Purac等,国内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有兰典生物、三信化工、飞扬化工、态创生物、金宝玉科技、华恒生物、华骏化工、金晖兆隆、和兴化工、汇丰化工等。国外丁二酸企业起步较早,研发能力较强,生产技术较为先进,市场占有率较高。国内丁二酸企业则因为研发能力不足,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弱。随着我国丁二酸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逐渐提升,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未来其市场竞争力有望提高。
2023-2028年丁二酸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报告供应:新思界
报告目录
...
3、丁二酸行业机会分析
4、丁二酸行业威胁分析
第二节 丁二酸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一、丁二酸行业竞争概况
1、丁二酸行业竞争格局
2、丁二酸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
3、丁二酸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
二、丁二酸行业竞争力分析
1、丁二酸行业竞争力剖析
2、丁二酸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3、国内丁二酸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
三、丁二酸(服务)竞争力优势分析
1、整体竞争力评价
2、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3、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
第十章 丁二酸行业重点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第一节 丁二酸企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一、丁二酸企业主要类型
二、丁二酸企业资本运作分析
三、丁二酸企业创新及品牌建设
四、丁二酸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五、2020年丁二酸行业企业排名分析
第二节 丁二酸重点公司主要竞争力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二、偿债能力分析
三、营运能力分析
四、成长能力分析
五、现金流量分析
第四部分 行业运作模式分析
第十一章 丁二酸行业风投的融资渠道分析
第一节 融资部分来源介绍
一、创业投资基金
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
三、投资银行
四、企业附属投资机构
五、政府贷款
六、私人投资者
第二节 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分析
一、国外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
二、我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现状
三、发展“官助民办”式的风险投资目标模式
四、培育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民间投资主体
第十二章 丁二酸行业风险投资运作分析
第一节 风险投资机构的运作分析
一、风险投资及风险投资机构
二、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
三、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准则
四、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策略
五、风险投资机构的运作过程
六、风险投资机构的退出机制
第二节 风险投资财务运作分析
一、风险资本筹集
二、风险投资决策
三、风险投资管理
四、风险投资退出
第十三章 丁二酸行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第一节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发展分析
一、退出机制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
三、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立
第二节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现实途径分析
一、买壳或借壳上市
二、设立和发展柜台交易市场和地区性股权转让市场
三、在国外二板市场或香港创业板上市
四、企业并购与企业回购
五、清算退出
第三节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
一、风险投资退出路径
二、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之出售
三、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之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