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空间的工人为什么都爱笑?

2022-03-11 23:01 作者:深眸财经  | 我要投稿

一位长相斯文,身穿中山装,头发打理的干净有形的年轻人,对我说对爱空间充满希望,打算一直干下去,因为他在爱空间身上看到了京东的影子。

这种形象和谈吐,我以为他是主管潜入工人内部接受采访的,后来聊起水电工的专业知识,才知道,这个看上去有主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每天还会拍抖音跳舞视频的90后小伙,确实是爱空间的水电工。

这个小伙子只是几位受访对象其中的一个,未来商业智库(公众号:未来家居研究)近日走访了爱空间的产业工人和管家,想知道作为最早实行产业工人制度,最早管家职业化的公司,他们的工人和管家到底与其他公司有什么不同,公司的管理是如何渗透到这些员工身上,并发挥作用的。

很多问题都是现场提问,受访的员工们并没有提前准备,只有高中或者初中学历的他们,表现的从容和自信,让我看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和管家的良好状态。

他们没有灰头土脸,他们没有局促不安,当然他们一定是优秀的代表,但这不妨碍他们与公司相互促进,生发正向的指引。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想要实现工人产业化,爱空间的经验也许值得借鉴。

 

管家的“轻奢主义” 

接受采访的管家都只有高中毕业,他们性格不同,表述方式不同,但对未来的笃定感,对公司的信任感是相同的。

“轻奢主义”只是从某一个维度概括他们状态的代名词,那是源于爱和能量的充盈,充沛到可以时时保有,可以无限输出,难道不是一种奢侈吗?

听他们聊起最多时要同时管控30个工地,最晚时要陪客户聊到夜里三点,最多时一天要接同一个客户的18个电话。

我难以想象,如果没有持续的包容和爱的能量,心态会怎样的崩盘,状态会怎样的枯竭。

“你们也会觉得累吧”。

“有时候也累,管家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心累,不过,每个管家都有自己的调节机制,比如我就是每天下班回家都安静地待两个小时,复盘今天的工作,也让自己恢复下状态。”金牌管家王师傅说。

金牌管家是爱空间每年一次的评选制度,在其每个城市分公司中均有选拔,平均每100多位管家里只能评出1-2人,是真正的百里挑一,因此是极为难得的荣誉。

金牌管家的评选与客户评价系统和公司内部评价标准相关,获得金牌管家就意味着将来能接到更多的单。

爱空间今年针对管家的薪资做了调整,将管家工资评级分为6级,跟我聊天的都是P6级别的管家,也就是工作都很优秀的管家,与去年相比,他们基本工资有所提高,提成也会增多,今年预期收入会提升20%-30%。

这是爱空间对管家的一种新的激励机制,整个装修行业其实优秀的管家和工人都是紧缺的,爱空间因为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被挖人的现象很普遍。当然有的人选择了离开,有的人选择了留下。这是行业竞争的必然结果。

选择留下的当然不只是因为钱,而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秦师傅是从产业工人转为管家的,刚刚做管家1年多,此前做了3年多的产业工人。在做产业工人期间,他曾把客户请到工人年会上参与节目表演,一时间曾传为佳话。

这一点很特别,因为在爱空间产业工人是较少与客户做更多交流的,这部分工作通常由职业管家负责。这一点在下一节产业工人的“极简主义”里我们会提到。

因此秦师傅的表现引起了主管的注意,年会后,主管直接没给他安排活,对他说你做管家吧。这是爱空间的知人善用。

做管家就意味着要操更多的心,承担更多的责任。

管家的操作系统与工人的操作系统是不一样的,管家的系统叫“爱聊”,工人的叫“熊师傅”,管家系统里“项目管理”是他们主要负责的工作,所有的在建工地,即将开工工地一目了然,除此之外,物料、工人验收、施工质量都可以在爱聊上体现。这也是他们能在项目井喷期、旺季的时候,一次管控30个工地的前提。

他们需要做的是明晰每一个工地的节点,提前点好,保证系统顺利运转。

爱空间的系统也经过了几次迭代,小迭代和大迭代都有。

小迭代包括整装产品不断扩大后,将一些小的配套产品系统化。

比如新加入整装产品的外窗最开始是不在系统里的,什么时间到位,管家控制不好,而其他所有的节点都是确定的,这严重影响了管家对工期节点的预判,管家发现了这一点,及时向上级主管反馈,很快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把供应商的送货时间和安装时间控制在合理的时间内,让供应商及时调整自己的送货周期,一个小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随着整装产品的不断进化,会有越来越多的配套产品需要协调,每一个小问题的解决都代表着系统的不断进化,爱空间的机制的开放性给了迭代充分的空间。

除了这种随时反应问题的机制,爱空间内部还会有定期针对系统统一收集问题的机制。

去年八月,秦师傅和其他7个管家一起,作为代表深度参与了管家系统“爱聊”的讨论会,两天的时间,大家建言献策,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系统,而这已经不知是系统的第几次迭代了。

用秦师傅的话说:“我都不记得之前的系统长什么样了,现在的系统用起来简单顺手。”

其实对一个公司而言,员工愿意自发的尽自己最大的能量让客户满意,付出足够的耐心为客户解决问题,把困难也当做工作的一部分,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抱怨,这种自发性充分调动起来的状态是奢侈的,因为很多公司的员工做不到。

而对于管家而言,公司知人善用,愿意随时听取意见,管家的反馈得到尊重,并且有充分的权限,这对于员工而言也是奢侈的。

几个管家都表示,他们觉得现在的权限已经足够了,从让工人干活,到让库房送料,从带领客户办手续开始,就全权介入到一个施工作业的全部流程中,并且负有核心责任。

然而,当问起他们爱空间的客户满意度高,他们觉得自己的价值占到多少时?

他们却说,自己只占到20%,80%是工人兄弟的功劳。

 

工人的“极简主义”

瓦工包师傅对我说,“我们的环节确实很重要”。

通常情况下,一定是公司内有足够包容的氛围,一个人才能脱口而出自己认为的真话。

“因为客户验收的时候,先看的就是瓷砖铺贴等细节。而且很多客户验收前都把该验收什么查好了,来了就像带着尺子一样,角度怎么看,线怎么看都清楚着呢。”

包师父前年参加过央视的采访,当时记者问,收益比去年提高多少呀,包师傅说:“我也不会算比例啊,就说去年一块45,今年一块涨到了50,收益挺好的。”

包师傅开心地笑了起来。那种笑是特别直接纯粹的笑。

我问师傅,去年收益比前年又增加了吗,他说那倒没有,但是在爱空间干着踏实,就算没有涨工资,我现在过的也挺好的。

包师傅在老家买了房子,离现在住的地只有60公里,媳妇也跟他一起在北京,也买了车,回去特别方便。

瓦工是所有工种里工资相对较高的,随着竞争的加剧,爱空间前几年领先的工资优势,渐渐缩小了,因为全行业为了找到好的瓦工师傅,都在涨钱。

也有人想挖走包师傅,但是包师傅说:“我是不打算去任何其他的地方,我在这已经干了4年多了,越来越有感情,而且干的越来越自在。就算别处工资稍微高点,也不打算离开,我喜欢爱空间的踏实感,而且事少,我就干好自己的活就行了。”

“事少”就是爱空间给工人的“极简主义”。

工人可以什么都不想,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做完工地的工作,就是自己的生活。这与管家截然不同,管家基本是没有非工作时间的,随时要接客户的电话,随时要处理物业的事情,很难把工作与生活完全分开。

工人就不一样了,这种可以一刀切的状态,应该是很多现在已经习惯996的人向往的吧,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脏乱的工作环境仍然让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远离这个行业。

水电工小李不一样,他是90后,却很喜欢现在的工作。

对自己的规划和爱空间的未来侃侃而谈,他提到了执行力,提到了团队配合的高效,这些词是很少在一个工人口中出现的。

他说他也不会离开,他在爱空间的身上看到了京东的影子,也就是看到了广阔的未来。他说他喜欢现在的工作状态,专注于做一件事,还可以带新的工人,而且自己很愿意把所学都教给别人,如果过几年不想做工人了,还可以转型做管家,但是现在还没这个想法。他说他喜欢爱空间的工作氛围,大家都是兄弟一样,整个公司也真的关心和尊重工人,把工人放在第一位。

尽管是90后,他已经做水电工10几年了,从外省到北京,从传统装修公司再到爱空间,我想一定是之前很多不愉快的经历,让爱空间对工人的爱,在他身上有了深刻的感触,他说下雨的时候,主管会问有没有带伞,还会提供许多便利条件让我们通勤更顺利。

除了能感受到关爱和尊重,他也喜欢爱空间工作的高效,有问题管家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这种系统的高效+管家的负责,让他干的舒坦。天塌下来有管家顶着,再塌下来有公司顶着,这种信任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专心贴好每一片砖,刷好每一笔漆,铺好每一条线路,在“大道至简”的原则下,我在这些工人身上,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匠心。

爱空间给工人的“极简主义”,当然有好的生活保障是前提,几个师傅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在爱空间工作的踏实感,公司给交社保,不用为明天干什么活操心,干完自己的活就可以接单下一个活,而且派单区域固定,不像原来在别的公司干的时候,可能要东奔西跑。

这是公司给的硬实力,再加上公司真的尊重工人师傅,兄弟们间有情有义,让工人们干活都可以少操心无谓的事情,“极简”的环境下,人性最本真的善意会自然展现出来,形成一个越好越好的场域。


顶层设计的逻辑

未来商业智库(公众号:未来家居研究)此前与爱空间联合创始人辛益华交流时,辛总让我们看到了爱空间企业文化顶层设计的逻辑。

从招纳员工开始,就把品行放在第一位。以管家为例,爱空间有明确的“2要、2不要”原则,其中一个“不要”,就是不要在传统装修公司工作过5年以上的项目经理,因为传统装修公司对个人的业务评价体系,很可能让一个人形成了不好的习气,比如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而不是把顾客利益放在第一。

管家多是内部培养,包括管家晋升到客户经理,也是管家中提拔,这一方面保证了公司价值观的传承,另一方面,让每个人都能看到晋升的希望。

几个管家师傅都对我说,他们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感,一定要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争取晋升。

而工人师傅们都表示,现在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就挺好的,虽然达到5星工人就可以申请转岗管家,但是当管家太操心,人各有志吧。

这就是公司的自由度,把机制确立好,塑造简单的人际关系,从管家到工人都无需操心工作外的事,而且每个人的职责明确,每个人都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人完全可以把施工当作品,管家也完全不用操心工作不好协同,尽管偶尔也会有头疼的事,比如缺工人、缺材料、不能准时安装、客户不理解等情况都会出现,但是因为有公司的反馈系统做支撑,这些头疼的事不会扩大,再加之,在招揽或者晋升的时候,这些人都具备追求真善美的品质,所以公司稍加引导,就能把最大的善意和负责表现出来。

工人还是那些工人,管家还是那些管家,但是他们说与之前在其他公司工作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他们不愿意离开的原因,“德不孤,必有邻”,公司保护美好的道德,并倡导善良的品性,良币驱逐劣币,当纯粹而美好在一个公司自然的流动起来时,信任就很容易建立起来。

而建立信任也让管家与客户,管家与工人之间关系更为柔和、亲密。

当我问起你们觉得与客户是什么样的关系时?

管家们说是朋友关系,这远远超过了我们常规理解的服务关系,我问这是公司教导的,还是自己总结的?

他们说是自己总结的。

公司每个月一次的培训是例行开会,培训新产品的配套问题,培训常规问题,便于以老带新。但是不会培训沟通话术。

也就是在与客户沟通的问题上,管家是完全个人的,这种个人非标就意味着个体情感的自由流动,没有框架的束缚,因为服务是有框的,而朋友是没框的。

管家李师傅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客户家的男主人长期在外地,家庭装修都是他的爱人在沟通,但是男主人难免有觉得疑惑的时候,可能总有一些问题需要管家解决,但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跟女主人沟通过了。

在快要竣工的时候,那个人突然给李师傅发了一条信息,是一条致歉信,他说他在爱空间自己的服务平台上投诉过李师傅,还请他原谅。

李师傅本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这件事,赶紧去看,其实也不过是咨询了一个工作相关的问题,也谈不上投诉,但是客人的这种状态让他很感动。

这就是朋友关系,投桃报李,管家的真诚和负责客户是能感受到的,客户也愿意为此给予更多的善意。

尊重和信任,不仅在爱空间内部流动起来,在客户之间也会自然的流动,用最大的善意和诚恳去服务客户,待他们像自己的朋友在装修房子一样去思考,很多的问题都会消弭于无形。

把工人当“兄弟”,把客户当“朋友”,看似简单,却是解决问题视角的转变,这个世界上,很多事,只要视角变了,问题就不存在了。

今年是爱空间的“用户体验年”,有这些做基础,相信用户体验会越来越好,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软性生产力,它不是口号,而应该是员工自然而然的流露。

关于爱空间管理、系统等硬实力,未来商业智库(公众号:未来家居研究)此前有多篇文章报道,而一个企业要发展,刚和柔缺一不可,刚柔并济才有更大的弹性发展空间。

爱空间的工人为什么都爱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