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之刻—于樱花之森下散步》个人简评与总结,不吐不快
序言
本次樱之刻有关剧情简评将分为章节进行顺序依次是
1.第一章真品与赝品
2.第二章老师的日常
3.第三章心铃篇-属于少女一人的独角戏
4第三章真琴篇-来自凡人的愿景
5.第三章蓝篇-守护换来的意义
6.第四章圭篇-燃烧升华的少年
7.第五章诗与刻共同奏响的因果交流乐章
8.樱之刻-于樱花之森下散步总评
第六章因个人原因将其归为蓝线,对于此番见解在最后总结中会有解答,崭新的艺术需要崭新的批评家,在这之后我将会成为勒鲁瓦还是杜雷呢?
第一章真品与赝品
本章在叙事上对诗中真琴线的事件进行了解释,同时展现出来了静流丽华两个具体的人物个性,回收了诗中人物细节的缺失(稍微有点遗憾的是为了更好表达刻的故事对真琴线结尾花瓶被静流拿走做了修改),本章最大的特点是将静流和丽华的人物细节表现出来。丽华这个诗中完全的反派塑造成了一个让人能理解其思想理解其行为逻辑不再是单独为了做反派而被塑造的人物,静流则是一个不被规则束缚一切追求纯粹的人物。本章最精彩的地方便是在最后追求纯粹的静流和因现实不断扭曲自己信念的丽华因为喜鹊花瓶所产生争执,两人不同的情感碰撞最终无可避免的让这友谊在表面上走向了破灭。然而第一章在表现主要人物的同时也埋下了后续第三章第四章中的伏笔,让其在整体上不单单是为了完善诗中真琴线的描写的空缺也让其在樱之刻的故事中不再是诗的附庸而是配合toki(刻)的流动而展现的全新故事,这短短几个小时的故事情节涵盖的内容,在思想上结构上都是十分优秀的,真品与赝品这一思辨更是对坚守自己信仰不被世俗所改变的肯定。

第二章老师的日常
相对于第一章的故事第二章算是正式进入了樱之刻的时间,在内容上主要讲述了直哉在作为教师的心理历程,樱子的天台告白铃菜的人生哲理都是很值得品味的片段,但是在通篇游玩下来可以说第二章是独立在其他章节之外的,本章所描写的日常与后续章节的发展联系极少,在其对主角直哉思想上也更表现得像一个教师就像在章节结尾展览会直哉自己所说就算不是艺术家也作为教师再次行走下去了,和后面突然成为艺术家的心境有所冲突。如果适当裁剪该章节部分把某些在刻故事情节里无意义的部分,空出来的地方为后续章节的故事作为细节补充会更好。

第三章心铃篇-属于少女一人的独角戏
剧情在第三章推进到了主要的故事内容,从此章开始心铃便作为一个核心人物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关系上她牵扯到了各方又独立在其中,在故事推进途中一步步了解少女的故事,她可以说是游戏登场人物中和直哉一样是完美的圣人的角色,她的经历从描写上看平平淡淡可是这样一个少女在世间孤独的行走至今,靠自己的绘画拥有着“宫崎美铃”这个让世界也知道的天才画家名号,但是在第四章对其幼年的补充,升华了这个角色的形象。被世界遗忘的少女,第一个人发现了她给了她能独立行走在世间的双腿,第二个人发现了她并与众生和解少女再也无法独立行走于世间,这份温暖一旦感受便再也无法割舍,谁能拒绝在忍受了那么多的偏见与不被理解后伸出的手呢。心铃线中大部分主要的故事情节伏笔皆已埋下,各个人物之间的暗线也刻画了其各自的部分性格,结尾礼次郎与健一郎的美之辩论也值得让人深思,在名为美的词语之中究竟包含的只是美好还是连世人为之唾弃的东西也在其中,虽事情都轻轻松松的解决缺乏一定真实但是恋爱部分可以说到达了顶峰,两个孤独的艺术家互相依靠,砥砺前行。

第三章真琴篇-来自凡人的愿景
真琴篇中故事以碧绯作为行进的主题,用陶瓷将鸟谷一族与中村一族的暗中的斗争引上明面,同时对碧绯有了更加细节的描写,丽华的表现也让玩家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更加具体的感受,唯一不足的是此章中恋爱行为与诗中人物性格冲突,事后解释也颇为刻意,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这次真琴不再是除了爱一无所有的少女,她的努力让故事得以发展完善,正是因为残缺所以才会想要变得完整,凡人的愿望终究实现了。

第三章蓝篇-守护换来的意义
作为一切事件的被参与者,蓝始终站在一个能看到事件部分却无法参与其中的人,她一路走过来作为被守护的对象也尽了自己的全力去守护他人,无论是诗中十年家人般的默默守护,还是在第五章中一直陪伴在直哉身边缓解他的痛苦,在直哉选择时也只会默默的支持,蓝不愿再看到所爱之人先她而去的情感让玩家发自内心的感动。在最后陪伴直哉走上了艺术家还债的道路。在感情方面比起诗那类似与be的结局这个结局可以说总算让蓝得以圆满,终于蓝不再是作为家人而是作为直哉彼此并肩走下去的人。

第四章圭篇-然后
第四章圭篇-燃烧升华的少年
在这一章中不仅交代了圭的过往并且补充了健一郎丽华校长等人的形象,圭是一个纯粹至极的少年,但是他拥有即使放弃生命也要到达的高度,丽华肯定了他奋斗的意义,健一郎让他了解身体与心灵的差别,校长给与了他母亲一般的温暖,直哉为他提供了奋斗的方向,心铃是他在世界中从精神和肉体都得到解放的少女。这一切汇集的因果交流之光照亮众生为他点明了通往顶端的道路,燃烧生命的少年终于作出了让世界让对手也震撼的作品,被他人所拯救的孤独灵魂最终也拯救了另一个孤独的灵魂。

第五章诗与刻共同奏响的因果交流乐章
此章我将其定为刻的简评最后一章,这一章可以说是对诗与刻的升华,诗中随时间走散的人物再次返回到故地,夏目草薙一族的善之美,礼次郎所坚信的恶之美,终于将王子送上位于世界之巅的舞台,达成了与圭生前最后的约定,在这背后包含了王子用自己灵魂与肉体拯救过的人,用画作打动过的人所汇集起来的因果交流之光,那些曾经飞往温暖之地的燕子门终于回到了王子的身边,稟雫里奈优美明石前辈真琴香奈心铃蓝等等一系列人物所带着的思念,当樱花随着梦水在碧绯的画作上绽放,樱与向日葵奏响的乐章超越了世界的界限。因果交流共通众生这从诗到刻一脉相成的主题,在这一刻被展现到了极致。


樱之刻于樱花之森下漫步总评
如开头所说崭新的艺术需要崭新的批评家,我个人将第六章作为蓝线,第五章归为单独篇章的原因皆为以下所述:樱之刻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单独故事,它应该是整个系列人物共同组成的乐章,并不是单单某几个角色就能完成的故事,在诗的结尾直哉与蓝漫步在樱花盛开的梦浮坂下回到了夏目宅,刻中登场如此之多的人物他们所汇集起来的一切陪伴直哉的身边,这片樱花森林的美丽是由作品中登场的所有人物共同展现的,所有的角色都有站在直哉身边一起漫步樱花森林的资格,我十分感谢游戏的作者SCA-自老师创作出来这两部如此优秀的作品,但是我作为玩家无法认同SCA-自老师所说的刻只能这样的结尾才是可以的,回过头来不难看出第五章的情节是十分刻意设置的巧合,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此章节是十分完美的,但是在第六章SCA-自因追求他所想到达的合理结局打破了樱之系列以来一直所想表达想给玩家的思想主题偏差了,一个为了给玩家展现出思想主题甚至脱离了现实的作品在它的最后一刻作者说只有这样故事才能显得合理才是他所想出来的完美结局,这是因为自己的私心,因为自己的傲慢,强行给自己找推脱的借口:“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意义只要作者自己清楚那便没有任何问题即使最终上面刻着的不是自己的名字。”第六章的故事放在个人线我毫无怨言,但作为樱之系列完结细节可以找出漏洞的地方数不胜数,仅仅是给与了其中一部分角色的登场便觉得这是完美的结局,那在此之前所创作的那些人物的意义呢,那带给我们感动的场景,雫把伯奇之力借给直哉,稟到达世界之巅只为和直哉对决,香奈作为凡人所不懈的坚持直到画到昏迷,心铃所继承的圭的意志,里奈为报答丝柏化作樱花的奇迹,明石前辈托马斯在暗地里所做的一切,美术部众人所付出的让直哉作为老师再次时刻流动的努力,还有其他很多的角色,他们所做的都和蓝一直的守护陪伴令人动容,千年樱因人强烈的思念而开放,比起那是普通的樱花我更相信那是因他们的思念汇集而成从而绽放出如此绚丽的千年樱,在这片思念引发的奇迹下走下梦浮坂的不仅仅只有蓝。

虽然樱之刻在第五章很多情节遭人诟病,在真琴线和蓝线中的恋爱细节处理也十分的生硬,但是樱之刻的故事让我感受到的感动与震撼是毋庸置疑的,樱之刻从整体上已经超越了樱之诗让其主题升华了,在游戏过程中我一边希望看到故事的结局一边又舍不得看到故事走到结尾,希望自鸽鸽能在发售后的这段时间思考一下,究竟是一个合理的结局重要还是所要表达的主题重要,在游戏过程中为了展现主题可以脱离合理,在游戏结尾时却追求所谓的合理,很难让人能够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