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渡重洋:二战英国A级潜艇(重制版)
本文大部分文字资料为英文,文中出现的舰名多为意译,少部分使用音译,如有错误请各位多批评多指正。
简述
“安菲翁”级(Amphion class),也被称为A级或“阿刻戎”级(Acheron class,Acheron也有“冥河”“地狱”之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设计的一种大型远洋潜艇。当时,由于欧洲战场的形势已经转变为盟军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英国皇家海军可以腾出一定的海军作战兵力参加太平洋上的对日本作战。于是英国皇家海军便设计了A级潜艇准备参加在太平洋方面的对日作战。只有两艘在战争结束前完成,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现代化改造后,一直在皇家海军服役到20世纪70年代。

性能数据
排水量(水面/水下):1385t/1620t
主尺度:85.11m X 6.78m X 5.21m
主机:柴油机2台,双推进轴
功率(水面/水下):4300马力/1250马力
航速(水面/水下):18.5节/8节
燃油装载量:柴油约165t至219t
续航力:水面状态以11节航速航行时,其续航距离约为10500海里;水下状态以8节航速航行时,其续航距离约为16海里;水下状态以3节航速航行时,其续航距离约为90海里
武备:533mm鱼雷发射管10具(艏部4具,艏部上层建筑内2具,艉部2具,艉部上层建筑内2具),总共装载鱼雷16枚(如果不装备鱼雷,可装备26枚水雷),102mm舰炮一座,20mm防空炮一挺,7.7mm机枪3挺
安全深度:150m
艇员人数:60至68人
服役时间:1945年至1975年

研制背景及其技术特点
1943年,英国海军部意识到,珍珠港被袭事件后太平洋战区需要一种新型潜艇,于是下达了A级潜艇的订单。该级潜艇最初是为了取代S级和T级潜艇而设计的,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S级和T级潜艇速度太慢,且无法下潜到足够深的深度,不适合在太平洋海域航行。
A级潜艇用双壳体结构,基本上与T级潜艇大小相同,为了能够快速且简单地建造,利用了为鱼雷艇(T boat)预留的大部分材料和设备。该级设计有一个高喇叭型舰艏(flared bow,一译为“外飘型舰艏”),以获得出色的海面航行性能,并配备有空调,这对在远东行动的潜艇至关重要。A级潜艇有60至68名船员。
最初,英国海军部订购了46艘潜艇,第一批5艘A级潜艇尚未全部竣工时太平洋方面的对日战争即已宣告终结,当时仅有2艘A级潜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建成服役的,“安菲翁”号(Amphion)于1944年8月下水,“机敏”号(Astute)于1945年1月下水,两艘潜艇均没有投入到实际的作战中去。

由于战后财政方面的拮据,英国无法按照原计划将A级潜艇全部建造完毕,只能把那些在二战结束之前已经接近完工的A级潜艇继续建造下去。1946年,英国皇家海军决定恢复战后潜艇建造。不过,由于当时英国的财政困难,到1948年为止英国皇家海军只完成了16艘A级潜艇的建造工作,加上二战期间建成的2艘A级潜艇,最终只有18艘建成下水,16艘服役,其中10艘由位于巴罗因弗内斯的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Vickers-Armstrong in Barrow-in-Furness)建造,另外2艘用于粉碎实验(可能是测试极限潜深深度),该级潜艇为了能够快速建造,使用完全焊接的船体,可以分段制造,这是英国的新技术,但却是纳粹德国建造潜艇的标准技术。每艘潜艇从铺设龙骨到下水大约需要8个月的时间,相比之下,早期的T级则大约需要15个月。
A级潜艇是二战期间英国仅有的两种新型潜艇设计之一,另一种是X级袖珍潜艇(X-craft,该潜艇仅需四人即可操作)。战时经验表明,潜艇必须在远离英国本土的地方行动,而且巡逻区域要比预期的要大,比如远东和地中海,因此,速度更快、体积稍大的A级潜艇被设计成比T级潜艇的航程更远,其舱室布局也适合长时间执行任务。

服役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远洋潜艇进行了现代化改造。A级和幸存的T级潜艇增设了基于德国潜艇在战争期间使用的通气管,可以在潜望镜深度使用的雷达和夜视潜望镜。
为了应对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冷战,该级潜艇的主要目标由水面舰艇转为苏联潜艇。1948年1月,英国潜艇舰队的主要作战任务为拦截从俄罗斯北部基地出发的苏联潜艇,这些潜艇可能会攻击英国和盟国的商船。次年4月,海军助理参谋长、海军少将杰弗里·奥利弗(Geoffrey Oliver)分发了一份文件,其中他建议英国潜艇发挥更具进攻性的作用,攻击俄罗斯北部海岸外的苏联潜艇,并维护在该地区水域采矿的利益。随着水面舰队的大幅缩减,他评论说,这是皇家海军为数不多的“在最接近敌人本土的地方打击敌人”的方法之一。
A级和T级在1955年和1960年之间进行了改装,对船体前部和后部进行了完全重建,上层甲板和指挥塔加长且改造为更具流线型,拆除甲板炮以提高水下速度和降低噪音,拆除外部鱼雷发射管,并改进了声纳。1951年,当“阿弗雷”号(Affray)沉没时,所有“安菲翁”级(Amphion)都被短暂地限制在港口内,等待对其损失的调查。
1953年,A级潜艇中的“安德鲁”号潜艇在15天的时间里连续潜航了2500海里,创造了英国皇家海军潜艇连续潜航的纪录。
1955年,“安德鲁”号潜艇经过了现代化改装,指挥台围壳的形状被改为流线型。A级潜艇在战后的英国皇家海军服役了较长的时间,最后一艘A级潜艇一直到1975年才退役。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对抗期间,一些A级潜艇配备了QF 4英寸Mk XXIII舰炮来对抗封锁线的帆船。它们是最后一批装备甲板炮的英国潜艇。
A级潜艇作为皇家海军潜艇部队的骨干服役了近30年,1958年,开始逐步被“海豚”级( Porpoise)和“奥伯龙”级(Oberon)巡洋潜艇所取代。最后一艘可操作的A级船,“安德鲁”号(Andrew),于1975年退役。


感谢您的阅读
以上部分文字资料来源于《世界海军潜艇》 、wiki等,图片来源为wiki、shipbuck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