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讲堂|陈清林-我的创业历程及心得(3)
下面我结合我这10年的创业经历,给大家分享几点成长的心得。
我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个心得就是行动胜于一切。在最初创业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会有若干的想法,但是我们会把这些想法再讨论来,讨论去,反反复复,最终真正有效的就是我们去做,去尝试一下就知道了,不然再多的想法,再多的讨论,如果不付诸行动,都是空想。这就是我们做过企业之后,回过头去看做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就把这一点,记一个心得,归结为行动胜于一切,就是警惕我们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同时我们还要有一个信念,困难再多,我们一个一个去解决。一个一个去解决困难的过程当中,就是我们做的过程,而做的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经验,包括在做的过程中哪怕我们碰到的荆棘,我们遇到的挫折,都是对我们下一步最有价值的东西。
所以我也说就是说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刚开始干的时候一定就是落实,再落实。再一个就是,想到一个事情,就立即马上去办。不然想来想去,或者光是停留在想,这个时间的成本,各种成本都会增加,而且我们实际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另外一个关键点是个人难以学习到经验。难以总结出究竟我们做这个事情成功的关键点,或者是我们会遇到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如果不行动,那所有的都是空想,所以做了才会懂。这是第一个创业的心得。
第二创业的心得,就是方法,就说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方法在哪里?大家都会去问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立一个项目,设立一个新的项目,它的路径应该是怎样的?或者是我们要去打一个市场,究竟应该怎样去打市场?我研发出来一个新产品如何推向市场?我的第二个心得就是方法是从实践当中来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实践出真知。
再一个我所总结的启悟大于礼物。包括我们今天在课堂上,老师会给我们很多的理论的方法的指导,给我们的高度是让我们是去拓展思维空间的,但是不一定适合于我们具体的工作实操,而我们真正有效的是怎样适应我们自己的,在实践过程中拿到的这种体验,再结合老师的指导思想进行总结出来的属于我们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总结的一句话叫启悟大于礼物。
很多时候我们听课,听到一个知识点,就说这个点,这个道理我明白了,我清楚了,但是我们没有拿到企业去实践,那么这个道理我们仅仅是明白了而已,未必能适应于我们的实践,未必能适应于我们的创业。
第三个心得是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包括我们今天经济和社会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转型期。我们习总书记也说了,我们处在的一个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大变局会带来环境的改变,会带来困难。对于一些传统行业、传统产业来说,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再一个是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充分释放的社会,已经很难有一些说一夜暴富的机会等等,大家觉得是非常容易成功的这样的一些机会,那个时代已经不复一去不复返了,今天这个时代是踏踏实实做事情的一个时代,但是这个踏踏实实做事情的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要适应这个环境。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陷入抱怨我们的环境,或者是抱怨我们这个行业发展的态势,如果处在抱怨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就很难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今天的我们的产业,今天我们的行业的。
所以当我们开始发现自己处在抱怨当中的时候,就一定要开始去反思自己,因为环境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公平的,我们必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需去锻炼我们自我生存的能力,企业成长的能力。当然,我们要改变环境,首先要有改变环境的能力,要具备改变环境的能力,包括我们今天的自我学习,包括我们每一个企业的不断变革等等,都是在不断的增强我们这种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这种能力。只有我们适应了环境,我们才有机会去改变环境。不然你就是和环境大趋势去进行对抗。
第四个心得就是要自信而又虚怀若谷。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有这样一个想法,一想到某个点之后就热血澎湃,我想的这个方向,这个事情我要去颠覆谁谁谁,比如说要颠覆阿里、颠覆腾讯、颠覆京东等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年轻时候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想法,年轻时期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为什么我认为是好的?是因为梦想,梦想是支持人类社会不断往前去探索,去追寻的一种原动力。但是后来我们经过了一些磨砺,经过了一些实践后,我们开始把心态放平下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无需去颠覆别人,而是要去不断的超越自己。
在我们的世界,所有的竞争对手只有自己。所以我提出来自信而又虚怀若谷。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伟大的企业家,像任正非这样的,都是极其谦虚谨慎的,他们把更多的精力都是放在不断超越自我上,所以说我们越往后创业越会觉得如履薄冰,就是这样小心翼翼的心怀敬畏。就这样可能我们心态会越加沉下来,我们思考的问题会更加深刻一些。这就是我在10年的创业过程中总结的。
第五点心得,是把批评当财富。为什么这样讲?每一个创业者,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无数的质疑,会遇到无数的批评,不管是来自于我们内部和外部的批评,我们如何对待这样的批评,我们就要去想,就要去思考为什么大家批评我们。
因为创业者走到一定程度,很容易去走向一个自负的状态。自负的状态会使我们听不到外界的声音,特别是有一定成就之后,然后聆听不到自己之外的声音了。其实这是一个可怕的事情,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开始就觉着自己一切都是对的,不去聆听,这往往会把企业带入一个危险期。
所以我们多听不同人的意见,特别是在我们的管理层当中,要树立一种文化,就是大家有问题要直面问题,要经常要提出问题,甚至敢于向创始人或掌门人开炮。一个组织当中一定要有这样的人,因为它可以时时警醒你,时时提醒你。
再一个,但凡大家对你有质疑或者有批评,那一定有他批评存在的原因,说明我们在哪一个地方,没有被大家所认同,这个没有被大家认同的,这是个空间,有可能是我们企业成长或个人成长的一个空间。当然,有时候会作为一个创始人或者一个掌门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和你的高管甚至普通员工,思考问题的绝对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可能大家批评你,你会感到委屈,我也有这样的体验,但是有些时候又不能很好的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特别是关于未来战略,关于公司发展的一些前瞻性的考虑。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心平气和的去接纳。但是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就可以用时间来验证。
所以曾经马云说过,男人的心怀是被委屈撑大的,其实不光是男人,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当我们开始听的批评的声音多了,我们开始学会接纳了,我们的心胸会越来越扩大。这样之后我们在看问题,在想问题,在决策问题的时候会更加客观公正,所以我们要把批评当作财富,特别是管理者,特别是在我们班子成员当中,就是每一个企业当中的决策者、这个团队当中一定要让更多的不同声音出现,这样这个组织才会更加健康。当然这里边我所说的,把批评当财富,并不是说让要让大家从善如流,所有人的意见我们都要采纳等等,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还要坚持我们的主见,但是我们要能够具备倾听各方面声音的能力。
第六个心得是担当者才有成就,为什么呢?就是说是好多时候,我们创业者会遇到一些两难的选择,什么样时候会遇到两难的选择?比如说我们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有只有它承担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发展,特别是当下的发展,它不一定有太大的经济和效益,或者是直接效益,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做,这就是一种主动担当。
但是就是之后来就说是有些时候,如果我们单纯从经济上来算,就像我们最初选择做家庭教育一样,其实更多的我们承担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承担的这一种社会教育的这种责任,本来应该是国家政府应该去做的事情,我们去主动承担了,到后来就演变出机会来了。也是通过这样的事情,我们不但你会觉得不管是我们创业者来说,还是我们组织内部来说,特别是我们的一些高管来说,我们更加信任的是那些敢于在困难或者是在不同机会出现时这种主动担当者。社会对企业的评价也是这样的,政府和社会你敢于去担当,将来你这个企业可能会担当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你的机会也就会越来越多。而如果我们每一次只要看到企业没有利益或没有好处就去推脱,其实这些时候推脱的也可能是机会。习惯于推卸责任者也难担大任。
在企业内部管理也是这样的,我们对于员工,对于管理层也是这样。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我们本身要成为担当者,要成为榜样,要成为员工的榜样,再一个我们要不断的大胆的选用敢担当的人,能担当的人要有容错机制,甚至要有短期内牺牲效益的这样的一种想法或者是一种理念。
第七个心得是善于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我们有些时候就说是,特别是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企业过了百人之后,各种事情会越来越多,让你应接不暇。这个时候怎么办?这就是我们一个基本的哲学理念,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问题,就是我们要解决主要矛盾,每一个创业者或 CEO 要有要不断培养自己解决主要矛盾的能力,解决日常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打蛇打七寸,也就是原先毛主席说的要学会弹钢琴,来抓主要矛盾,抓关键节点。
这是我们每一个创业者,要日常不断修炼自己。不然我们被拽入了日常纷繁复杂的杂事的时候,比如说办公室缺几张打印纸,纸用了几张都要我们去操心,或者是来了一个客人应该怎样接待都要我们去过问的时候。我们就会少很多思考战略的机会,思考未来发展的机会。
第八个心得是把握宏观与微观的一个关系,宏观上头脑要清晰,微观上要脚踏实地,宏观上看世界发展整体的这种趋势,国家政策的导向,我们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微观上要脚踏实地,就是这件事想好了就扑下身子去做。实际上也就说的我们经常说的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在我看来我仰望星空是我们创始人的事情,但整个企业的文化应该是脚踏实地的,这也是我今天为什么把这一次分享定义为踏踏实实做事情的原因。
就是这样一句非常平常的,非常普通的话,但是在我看来越是普通,越是平常,越是微小。它的另一个层面可能就越是珍贵的,越是宝贵的,可能越是对我们最有价值的。
最后一点就是要活在当下,创业者有些时候很容易去追忆过往的辉煌,也容易沉溺于未来的美好幻想,尤其是当我们目前或者当下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容易被过往或者是未来所吸引。我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义和价值。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都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他还没有到最后。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其实这就是什么活在当下,就是把当下的事情做好,未来不会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