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公交面面观——谈三门公交
原作者:LCK6125HGC
审核、修改:伴着寂寞的旅程、巧克力和果冻、金鱼本鱼等
太原的三开门公交车
作为一个车迷,自然非常关注太原公交的新车运营情况。在2019年太原公交购入了184台中通三开门公交LCK6120EVG3A11投入运行,所有车迷都十分期待这种新型公交可以为太原公交注入新活力。那么在这两年的运用中,三门公交的实际表现是否有预期的那么好呢?接下来我将就这个问题展开阐述。
局促的车内空间
由于此次购入的中通三门为12m级,空间相比较三轴公交车相对有限,在石家庄和济南等城市的三轴公交车上采用的低入口,三号门三踏的设计并不适合使用,下方图片是石家庄三轴的布局,可以看到明显的后山。


而太原的三门采用了全车低地板的设计,这在太原公交尚属首次。车辆布局如下图:

太原公交LCK6120EVG3A11 车内布局 | @太原公交轨交研究员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低入口和低地板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太原公交现有的12m级客车均为一级踏步设计,而一级踏步公交车又分为低入口和低地板结构。根据2017年1月1日GB 19260-2016《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结构要求》开始实施,此标准之前为推荐标准,本次升级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同年11月,为适应该国家强制性标准变化,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布《关于调整汽车公告产品强制性检验项目的通知》,通知明确产品公告申报系统新增产品名称“低地板城市客车、低入口城市客车”(定义如下):
低地板城市客车:车厢内(双层客车为下层车厢)从前乘客门至最后轴中心线(或超过中心线)间的中央通道区地板形成一个无踏步的单一区域,每个乘客门踏步都是一级踏步的城市客车。
低入口城市客车:车厢内(双层客车为下层车厢)从前乘客门至车辆驱动桥前的乘客门后立柱间的中央通道区地板形成一个无踏步的单一区域,此区域的每个乘客门踏步都是一级踏步的城市客车。
从基本定义来讲,低入口结构是包含在低地板结构里的,这里以主流的两轴+前后双乘客门结构的公交车为例,低地板结构是指车内的无障碍区域从前乘客门一直延伸到后轴中心线及以后(如下图左),低入口结构是指车内的无障碍区域从前乘客门延伸到中乘客门后立柱位置(如下图右)。因此,我们平常所说的低地板化公交车,一般是包含了低入口车型的。

为了实现低地板设计,后驱动桥必须进行相应改动需采用轮边驱动桥技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商用车新能源驱动系统的结构是由中央电机通过传动轴连接一个传统的后桥,传动效率较差,系统构成复杂,同时由于驱动桥占用较多空间,后轮位置有较高隆起,即使能做成低地板,实际留给后车厢的宽度却只有很小一部分。而轮边驱动桥则无须担心,其集驱动、制动、承载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以最大化节省车辆底盘的空间,应用到公交车上,后轮包的通道宽度上有着明显优势,同时也能够大大减轻车身重量,降低电耗水平,同时圆柱齿轮轮边桥,可实现100%制动能量回馈能力,通过内部水管冷却系统,可有效提高减速器可靠性和寿命。大家可以通过下图看出两者的区别。

由于此设计,造就了两个巨大的后轮轮包,通往三号门的过道十分狭窄,有时只站立一人就会十分拥挤,在高峰时期此问题更加明显,甚至有时候会影响乘降效率。
同时,三门还在车辆前部加装了三个地铁座,坐在此处的乘客需要将腿放在过道内,导致此处无法站人,使得站立空间进一步下降。
上文我们提到过,低入口车辆后部会有高出前部的部分,称为后山。这里实际上不仅仅是后驱动桥的安放处,还会安装一些其他必要的设备,但是三门采用的全车低地板设计并没有留出这个空间,所以三门在车尾进行了封尾,用于安放各种设备,减少了一排座位,使得本就不高的载客量更加捉襟见肘了。
从上面来看,为了在12m级客车上实现三开门的设计,实际上导致其与同时期购入的10m级比亚迪k8载客量不相上下,与采用了短后悬设计的中通n10更加无法相比。从此可以看出,面临大量的客流时,三门可能会有一些力不从心。
并不是十分合理的运用
在2020年初投入运行后,三门运行于3路,19路,27路,57路,814路等大客流线路:




在今年初部分三门又转配至306路运行。拿它来举例,虽然其是3字头,定义为城郊线路,但是客流十分表现十分可观,高峰期基本上每一辆车都是人满为患。笔者在二月份前往小店区运转的途中乘坐了晚高峰时期的306路,上车位置位于始发后的第五站人民北路,可以用爆满来形容,甚至我在贾家寨下车时还必须吼一声司机才开门,下车都是问题。

同时,笔者作为一个pover,也会去录制各个线路的前方展望,拿最近录制的3路来举例,和306一样的问题,始发不过五站就已经吊门站台上的乘客必须等待下一趟车。可谁知道下一辆车会不会又是如此情况呢,对乘客出行也造成了不便。其余线路基本也是如此,可见,载客量较低的三门并不适合在大客流线路运行。

最初太原公交的意愿是购入三开门公交车投入大客流线路增加乘降效率,但是其在实际运用中忽视了一个问题,三门载客量较低,可能原来只需要一台12m车辆就可以搭载的乘客,现在需要两台12m三开门车辆。如果这样的话,就必须多投入比原有配车更多数量的三门才可以满足客流条件。
根据上述我提出两点建议:
1.适当加密高峰期配车为三门的线路的车距,保障乘客可以有车坐,避免出现等了两三辆车还上不去的情况
2.拆除车辆前部的三个地铁座,改为站位,这样可以保证高峰期客流巨大的情况下,载客量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中通三门于19年购入,运行两年多以来车迷对其批评不断,包括关门时“摔门”的问题,电机声音巨大的问题。但是在我看来,这并不影响它是一款成功的车型,毕竟它是太原对全车低地板车型的尝试。
“瑕不掩瑜”是我国古代对玉石的瑕疵的描写,这个成语可以完美形容中通三门。它可能有不完美,但它为太原市民兢兢业业服务,等它功成身退的那一天,它是我们心中一款值得纪念的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