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一路走来的变化,欣赏保留与创新的同在。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中的一种主流品种,属于釉下彩瓷。它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绘制纹饰,再覆盖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由于钴料烧成后呈现蓝色,青花瓷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青花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而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时,青花成为瓷器的主导品种,尤以明宣德时期达到巅峰。明清时期,还产生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青花瓷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发展。
唐代的青花瓷以朴素、精雅为特征,青瓷和白瓷在这个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相比后世瓷器的复杂图案和张力十足的表现形式,唐代的华夏瓷器注重自然朴素的审美观点,造型简单、色调纯粹,展现出温润含蓄的特点。
宋代的青花瓷在整个宋瓷中并不出众,可能是由于钴料来源的限制或者宋代青瓷、白瓷艺术工艺水平过高的原因,宋青花瓷的颜色相对暗淡发黑。
元代是一个短命的朝代,但在青花瓷的历史中,元青花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由于元朝疆域的广阔,大量引进了西亚的高铁低锰钴料,如苏麻离青。这也成为元青花与唐宋青花瓷截然不同的重要标志。
明代初期,朱元璋在景德镇驻军时表现出对瓷器烧制的浓厚兴趣。元朝的瓷器审美偏向厚重壮实,而受到西亚穆斯林文化影响,明代青花瓷在整体形象上更高大且图案更为繁复。
明代的青花瓷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华夏审美中淡雅的要求,注重灵巧和气韵的虚实相间。钴料的使用经过数百年的传承,达到了惊人的水平,瓷器上的水墨渲染可分为五色,人物和风景的塑造中墨料的浓淡变化莫测,显示出匠人高超的技艺。
清代早期,青花瓷延续了明代的繁荣势头,在康熙年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经过数百年的传承,钴料的使用达到了惊人的水平。青花瓷在清代呈现出清朝独特的风格,墨色的浓淡变幻莫测,展示了匠人高超的技巧。
青花瓷作为中国古代瓷器中最杰出的品种之一,宁静而坚硬,幽雅而深刻,完美地契合了华夏民族的气质。从现代歌手周杰伦以《青花瓷》命名的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花瓷所带来的朦胧之美,它与中国文化中文字的美感完美融合,唤起人们对民族情感的共鸣。
青花瓷不仅仅是一种瓶罐,它在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中都拥有令人愉悦的地位。它将中国绘画中独特的朦胧之美融入其中,使人无法触及却趋之若鹜,具有深刻的精神暗示。作为民族创造力的完美体现,青花瓷与华夏的气质完美契合,成为最受人钟情的瓷器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