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知道卢思道,但他的这首诗你一定要知道
559年11月,北齐文宣帝高洋去世。
朝廷向当朝文士广征挽歌,每人各写十首,择优录用。魏收、阳休之、祖孝徵等人不过被挑上一二首而已,只有卢思道一个人独被选用了八首,所以当时人把他称为“八米卢郎”。之后也是因为他的诗才,复被朝廷起用,担任给事黄门侍郎,在文林馆待诏。
北周并齐之后,卢思道被授仪同三司。在这期间,他和同僚阳休之等一起写过一首命题诗作《听蝉鸣篇》。卢思道写得清新真切,颇受好评,当时北朝文坛泰斗庾信还在世,据说他将几篇诗文全都读过,认为卢思道这一首写得最好,读后惊叹不已。
《听蝉鸣篇》
听鸣蝉,此听悲无极。
群嘶玉树里,迴噪金门侧。
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
晚风朝露实多宜,秋日高鸣独见知。
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
流乱罢还续,酸伤合更离。
蹔听别人心即断,才闻客子泪先垂。
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
一夕复一朝,坐见凉秋月。
河流带地从来崄,峭路干天不可越。
红尘早弊陆生衣,明镜空悲潘掾发。
长安城里帝王州,鸣钟列鼎自相求。
西望渐台临太液,东瞻甲观距龙楼。
说客恒持小冠出,越使常怀宝剑游。
学仙未成便尚主,寻源不见已封侯。
富贵功名本多豫,繁华轻薄尽无忧。
讵念嫖姚嗟木梗,谁忆田单倦土牛。
归去来,青山下。秋菊离离日堪把。
独焚枯鱼宴林野,终成独校子云书,
何如还驱少游马。
陈祚明点评此诗曰“情真故调自苦,淋漓曲畅,而音节谐朗,故应胜颜”。是的,通读此诗自有一股酣畅淋漓之感,有如行走在幽僻山峡,突然山路一转,眼前豁然开朗,一线飞瀑自上而下,呈飞流腾跃之势,有身临其境者有难以言语的清新痛快之意。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唯有鲍照之诗有此境界。向后三百年,则只有谪仙人李白有此功力。
这样的诗作里,有清气,有正气,有侠气,更有敢于睥睨命运的不服气。这样的不服气陶渊明也有,只不过陶先生春风化雨,像武当太极,掸掸拂拂般的舒缓招式里,内蕴生机而寸劲不失。鲍照、卢思道则耍的是少林功夫,一招一式皆虎虎生风,让人澎湃不已。
李白有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承接的便是卢思道“红尘早弊陆生衣,明镜空悲潘掾发”之诗魂。
全诗以听蝉承题,总领全篇,然后由蝉鸣引出乡思,再转到厌倦官场暗语归乡之意,篇末明示心迹。诗歌由状物到抒情,再议论再抒情,笔下澜翻,转折多层,却又一气贯注,纲举目张。颜之推也有同题咏蝉之作,却失于客观摹写,粘皮着骨不免落于下乘。
此诗是七言歌形体,三言、五言、七言交互使用,句法参差,音节多变。前半段描写蝉鸣凄切,五言短促;后半段抨击官场,内容开阖动荡,情感深沉,七言调长声曼,自然合拍。篇末领句“归去来,青山下”,三言声调急促,则更合“归去”的强烈意愿。
后世对此诗评价甚高,清张玉谷认为此诗“此种七言,骈俪中尚饶逸气,的是王杨卢骆之源”。六朝文学,南朝藻饰典丽,但气骨衰飒,北人刚健诚挚,但形式质朴。卢思道此诗既有南朝的辞藻富艳、典实丰赡、体物细微,又不失北朝的贞刚质朴,确实可谓上承六朝,下开四杰。
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均以浓墨重彩铺陈长安盛况,抨击官场黑暗,篇末归结本人情怀志向,在选材、谋篇、造句、声调中皆可看出对《听咏蝉篇》的踵事增华、发扬蹈厉。
《听蝉鸣篇》确实写得好。它寓情于物,借着秋日高鸣诉说世事悲凉,“一夕复一朝,坐见凉秋月”,有如禅语一般的字句,却是人生的真谛。每个人都是世上的孤独旅者,岌岌一生,可能经过许多事,也可能见过许多人,却没有什么可以相伴永久,唯有一轮孤月始终不离不弃。
很大多数降臣一样,北周给的职务都是一些虚衔,卢思道心有不甘,恰逢母亲生病,他辞官回到乡里。却赶上族兄和人一起造反,这家伙头脑一热也一脚踏进。造反很快被宇文神举平叛,卢思道按律当斩。可宇文神举早闻其名,又很惜才,便让他写了一份露布,他提笔一写而就,文不加点。宇文神举十分赞赏,卢思道因此侥幸活命。
之后,他历任武阳太守、散骑侍郎等职,虽仅为五品小官,却始终不坠满腔热血,常上奏为朝政献言献策。还写有《北周兴亡论》《北齐兴亡论》等文章,家国天下始终藏于心中。
只不过作为亡国之臣又沉沦下僚,卢思道晚期作品更多悲凉之意。在《游梁城》《春夕经行留候墓》等诗歌中,他借咏史怀古喻今,多有“鸟散空城夕,烟销古树疏”、“遂令怀古客,挥泪独无从”之类的萧瑟之语。甚至在《上巳禊饮》一诗流露出明显的归隐之意,
《上巳禊饮》
山泉好风日,城市压嚣尘。
聊持一樽酒,共寻千里春。
余光下幽桂,夕吹舞青苹。
何言出关后,重有入林人。
率性张扬、放纵不羁的性格使得他的诗歌以气胜、以韵胜,无论是前期的浓情快意还是后期的深沉苍劲,都十分注重抒情的力度。100多年后,卢思道本家后人卢照邻在《南阳公集序》就有言“北方重浊,独卢黄门往往高飞;南方轻清,惟庾中丞时时不坠”。而那个时时不忘高飞的“八米卢郎”,却在此诗中用了“聊”“入林人”等颓唐字句。
想必数十载沉浮,热血早已耗尽。
卢思道五十岁时,为自己写了一篇《孤鸿赋》,他称自己“虽笼绊朝市且三十载,而独往之心未始去怀抱也”,最终却伤感于自己“若其雅步清音,远心高韵,¨鸾以降,罕见其俦,而铩融墙阴,偶影独立,唼喋秕卑,鸡鹜为伍,不亦伤乎!”。
有一种鸟,会用尽一生的生命,唱出最动人的歌曲。
这种鸟便是无脚鸟,也叫极乐鸟,传说中极任性的鸟。被欲望焚炼的肉体,加上寂寞得发疯发狂的灵魂,让极乐鸟奋不顾身,至死而终。
卢思道亦是如此不死鸟罢,矫翅排空,骄傲地飞翔在那一片历史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