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系列之喜剧天后卡罗尔隆巴德
作为黄金时代的影迷,对这位红颜薄命的喜剧女王还是有所听闻的,只是主要所知的就是她是盖博的一生真爱。朋友一直和我推荐,断断续续找来了她的一些片子来看试图感受她的魅力。总体而言对她还是挺喜欢的,这次就来写写她。
早年生涯
卡罗尔隆巴德1908年10月6日出生,和很多女星出身贫寒不同,她家境还是蛮富裕的。有两个哥哥小时候还特别照顾她,父母离异后,母亲带她到洛杉矶居住,培养她跳舞和学表演。
隆巴德本人也很早就有志向当演员,16岁就被福克斯签下,但是大部分角色都是龙套。而她17岁时候的一次车祸在脸上留下了一道疤痕更对她的星路增添了坎坷。隆巴德不仅去整容做了手术,还特别注意用化妆和发型来遮掩伤痕。
在跑了几年龙套后,福克斯没有选择继续和她签约。但喜剧大师迈克塞纳特发现了隆巴德的才华,并让她在自己的不少喜剧短片中出演角色。事实证明塞纳特慧眼识珠,之后隆巴德正是通过喜剧打出了一片天。
峰回路转

30年代初,卡罗尔隆巴德和派拉蒙签约,开始在一些电影里出演配角乃至少数主角,和著名演员威廉鲍威尔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不过离婚后依然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俩人总共合作过三部电影,最著名的就是1936年《我的高德福里》,讲的是一个名校毕业的管家拯救腐坏的大富家庭,并和二小姐终成眷属的喜剧故事,隆巴德在里面还没有后来那么挥洒自如和风情万种。不过这部片子让她唯一一次提名影后。

有声电影的到来也帮助了隆巴德成名,因为她的声音的确是很动听,非常的优雅略有磁性。
功成名就
1934年,隆巴德开始成为顶尖女星,主打的自然是各种喜剧。有些遗憾的就是她赖以成名的脱线喜剧(即以两性之间的爱情幽默为主,女性为主导挑战男主的地位和气概的喜剧片)中的翘楚《一夜风流》本来是找她去演的,但因为档期不合换了考尔白,结果这部片子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电影和男女主角。片子的男主演正是她后来的第二任丈夫,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皇帝克拉克盖博。无意贬低考尔白,但如果能看到这对夫妇出演相信片子会更经典。

她的五官略微逊色一点主要是脸型略方,但是气质加成很大,和同样喜剧出名的梦露不太一样,举止和气质都是优雅高贵而不是傻萌性感型。她也是脱线类喜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很多导演和名角都很喜欢她,不仅愿意和她合作,还为她量身打造电影。
她的脱线喜剧经典之一,1941年的《史密斯夫妇》就是这样的片子,希区柯克为她执导了这样的喜剧。这部片子和05年朱莉和皮特的那部没啥关系。

故事很有意思,卡罗尔隆巴德的安妮和罗伯特蒙哥马利所扮演的丈夫大卫虽然偶尔吵嘴,但总体很恩爱。只是俩人发现婚姻因为一些程序错误法律上无效。大卫本来想再举办一次婚礼给老婆个惊喜,但是安妮发现后觉得丈夫不实在,就这样阴差阳错造成了很多误会,夫妇俩的关系几乎破裂。

俩人为了气对方相互之间“斗智斗勇”,隆巴德的安妮甚至假意和大卫的朋友,金雷蒙德扮演的杰夫好上,而大卫也相出了摔伤装傻博取同情这样的办法。最后在滑雪场杰夫发现安妮实际是利用他气大卫,于是自觉退出。俩夫妻虽然激烈吵嘴,隆巴德还想踩着滑雪板走出去,却被老公定在椅子上,虽然她气的大喊大叫,但在老公的亲吻下安静了下来,俩人终于和好如初故事圆满收场。这部片子算是她表演最好的作品之一,角色美丽高贵却又很有主见。剧情本身也很出色毫无生硬之处。和罗伯特蒙哥马利很有化学反应,喜剧效应上俩人各占一半笑点可谓旗鼓相当。
试图转型
在一路走红之后,隆巴德也尝试过喜剧之外的领域,尽管她很努力也获得了不少资源帮助,不过并不算很成功。

在和詹姆斯斯图尔特的正剧作品《天造地设》中,隆巴德扮演一个让斯图尔特的律师着迷,不惜放弃上级的千金也要娶的女人,片子一开始喜剧向,中段开始就变得比较苦情。因为经济危机,俩人的生活变得非常的艰辛。

故事的高潮中,他俩的孩子生病需要急救又没人肯开飞机去带血清一度陷入绝境,幸好最后一切平安,只是看到飞机那段,想到隆巴德本人后来出的意外多少觉得特别揪心。片子中她的美貌魅力依旧,但是表演还是很重的喜剧痕迹,很多表情、肢体动作和台词还是过于夸张,远不如詹姆斯斯图尔特来的自然。这部片子风评还可以,但是票房不好。
她也显然认识到了自己演正剧的局限性,于是又重回喜剧,也为观众奉献了更多的经典。

1938年,隆巴德正式和盖博大帝成婚,尽管盖博荧幕上经常扮演粗鲁硬汉乃至渣男,但是现实中人非常好,和隆巴德的爱情至死不渝也非常为人称道。

经典打戏
要说她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奥斯卡影帝弗雷德里克玛奇的《毫不神圣》

卡罗尔隆巴德在里面的角色是一个波兰女孩弗莱格,本来没病被误诊了稀有绝症,从医生这里知道错误后正好遇到弗雷德里克玛奇的记者因此来采访她。她继续装病借此离开华沙,在纽约她被玛奇的报纸作为重点报道。受到了一系列的夸张欢迎和待遇。不断的上报纸、被诗人当作作诗的灵感,吃个饭周围人都为她掉眼泪,饭店都特别贴了“她在我们这里吃饭”,摔跤比赛看到她在场边观看全场都为她默哀好一段。





到后来她的轰动程度越来越夸张,她都一度真的晕过去,玛奇的记者找来最好的医生为她治疗的时候她只好去跳河伪装自杀。被玛奇的记者救回来后真相暴露了,她继续装病未成只能隐遁起来,表面上说去世了。
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就是结尾玛奇故意激怒她,和她好好的打了一架。隆巴德还求他“让我打你一拳吧”没成,反而被玛奇一拳打晕。因此她醒来后趁玛奇不注意来了一拳。





黄金时代的打斗场面现在看来都是比较雷的。但是这段真的是太萌了,拍摄时候有些动作是来真的,所以隆巴德当中还因为受轻伤而歇过。
隆巴德的表演有多出色,贴出来的动图已经很好展现了。大部分的笑点都由隆巴德和其他笑配角承担。而男主角弗雷德里克玛奇的角色大部分时候都被蒙在鼓里挺正经的是作为一个反衬作用,但是和隆巴德打架那段的搞笑水准依然显示出了两届奥斯卡影帝的水准。
最后遗珠
卡罗尔隆巴德在荧幕最后一作也是她最经典的一部电影,是1942年刘别谦的经典喜剧《你跑我也跑(To Be or Not to Be)》,上映的时候,她已经去世了

剧情类似《虎口脱险》这种类型,也是以二战和对抗纳粹为背景的喜剧片。她演的是一个演员,丈夫约瑟夫也是一个莎剧演员,俩人在波兰沦陷前都是颇有名气。她丈夫的演员在片子中任务就是协助抵抗组织在沦陷的波兰找到混入的纳粹间谍,不让地下抵抗军的名单暴露。为此主角团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演技长处,约瑟夫对着间谍扮演德国军官,对着白痴德国军官扮演这个间谍。干掉了间谍但险些露馅无法离开波兰后,他们最终想出了让团队里一个特型演员假扮希特勒看演出,其他人扮演他的随从和报表,最后一起坐着希特勒的飞机逃回了英国。

隆巴德的戏份和重要性,相对来说比她几部经典要少一些,只是扮演一个魅力风韵十足的女演员,除了她丈夫约瑟夫外,一个年轻的波兰军官和几个反派也都为她着迷。

她丈夫的演员团队和几个反派才是主要的笑点和任务的执行者。有点像卡萨布兰卡之于褒曼,最好的片子却不是最重要的角色。这张就是德国军官想对她不清不楚的时候看到特型演员的希特勒吓傻的一幕。
因为她的不幸过世,所以在被片子不断逗笑的同时,多少也有些伤感。
不幸去世
1941年,美国参与二战后,隆巴德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她飞回自己的家乡印第安纳州帮忙贩卖战争国债。1942年1月,她准备回加州时候本来可以坐火车,她却想早日和家人团聚,然而1月16日的早上,飞机失事撞上了山峰,隆巴德和她的母亲一起不幸遇难,年仅33岁,算得上是为国捐躯。

这是她去世前上飞机前的照片,红颜薄命啊。
整个好莱坞都为她的离世而感到悲痛。盖博也因为她的死深受打击,主动参加空军为国而战,在西线还参与过轰炸行动,见证了二战的最终胜利。他身边所有人都说他一生都没有从妻子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1960年去世后也和她葬在一起。
这样的结局绝不该发生在这样美丽高贵,为观众奉献了无数精彩喜剧的伟大女演员身上。但作为几十年后的影迷,了解到这样的悲剧后,能做的也只有惋惜和感叹命运的残酷,同时去好好欣赏她的佳作并为之赞叹和让更多人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