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终于等到π day这天MIT放榜,申请人数少了,录取率依然很低...

2023-03-16 10:13 作者:指南者留学本科申请  | 我要投稿

同往年一样,MIT麻省理工学院(2023年U.S.News综合大学排名#2),这所顶尖理工类学校在3月14日(π day)发布RD常规录取,这一天,无数同学和家长们都在关注着MIT官网最新的录取数据。

在这个2023申请季,也是MIT修改历时2年的招生考试政策,恢复了提交SAT/ACT成绩,此举对整体的申请和录取情况是否会造成影响,如今可以揭晓答案了。



2023fall MIT整体录取情况

MIT今年一共收到26,914份申请,比去年33,796份的申请总量要少,但仍然高于疫情前的20,075份申请。MIT招生官认为,由于今年恢复了标化要求,因此导致申请人数有所降低。

MIT共发放了1,259份录取,整体录取率为4.68%。相比往年,这是MIT录取的学生人数最少的一次,此举是出于班级人数规模的考虑,维持录取人数在1,100人的目标。从近三年的录取率来看,从疫情前的7%已暴跌至去年的3.95%,今年有小幅上升。

早申阶段,一共有11,924人申请,MIT录取了685人,EA录取率为5.74%,另有7,892名申请EA的学生被defer到了RD。可见,早申阶段拒信较少,大部分学生被校方“仁慈”地Defer了,约占早申的66%。

RD阶段,有14,990名学生申请,加上早申请被Defer的学生,一共有22,882名学生进入RD轮混战,MIT只录取了574人,RD录取率只有2.5%



中国学生录取情况

2022-23学年,MIT在读本科生共513名,有69位中国籍国际生,占比13.45%,中国也是MIT最大的国际生源国

2022-23学年MIT国际生Top 10生源国

把时间线拉长至近十年,每年入读的中国学生从49人上升到了69人,虽然属于极优秀的那“一小撮人”,但MIT录取在中国的录取是稳中有升。当然,这个数据统计的是从大一到大四的所有新生,因此平均每年会有17人成功去往MIT深造。

在今年EA早申请中,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了16名中国学生,截至目前,据统计麻省理工学院2027届RD常规阶段录取中国学生12人,整个申请季一共录取28名中国学生,总数基本和去年持平。RD具体录取情况如下:


国内(3):

苏州北美国际高中 1

上海文绮汇点美高 1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1


海外(9):

Phillips Exeter Academy 1

Milton Academy 1

Plano East High School 1

Culver 1

Dana Hall 1

University high school 1

Lexington 1

波士顿美高 1

明尼苏达美高 1


其他方面大家比较关心的,比如waitlist转正情况、标化成绩的区间水平,目前还未公布,这里可以先参考MIT去年入学的class of 2026数据报告,寻找一些规律。

MIT根据往年对入学率的观察,每年会发放大约600个左右的候补名额,转正率会依照当年录取学生接受offer的人数而定。那么在去年的2021-22申请季,763人被放进Waitlist候补名单,这763名学生“全军覆没”,无一人转正,竞争相当激烈。

而在标化成绩方面,MIT毋庸置疑是妥妥的“分控”。2021-22申请季,MIT录取的学生其SAT成绩中位数区间为1520-1580分(SAT数学分数在790-800,SAT阅读与写作部分基本在730-780),ACT成绩中位数区间为35-36分,这些学生的标化成绩几乎都是接近满分的状态!



MIT招生官建议

MIT招生官Chris Peterson介绍了这所大学想要寻找的人才,最后带大家一起看看,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做准备。


1、优秀的学术能力考察成基本门槛

学术能力体现在申请者高中阶段课程成果、SAT/ACT、大学先修课程的成绩等。

录取名校的同学大部分在原高中排名班级前十。优秀的学历能力保证了你可以跟得上MIT快节奏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并且在数理化生等数学和科学课程中表现比较优秀。


2、好奇心、领导力和利他主义等综合素质

除了学术能力,美本申请还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领导力、个人影响力、同情心、利他主义、首创精神、奉献精神等品质尤为看重。

最后,Chris Peterson也给出这样的忠告:

“成功并不总是一条直线。你的未来不是MIT为你创造的,而是你为自己显化的。如果你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努力让自己在任何地方都尽可能地出类拔萃,那么有一天当你回顾π day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很顺利。

家长们不应该把进入MIT等世界名校当成孩子教育的唯一目标。找到孩子真正好奇和热爱的事情,并帮助他们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才能,才更能让他们在大学申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目标不再那么功利的时候,即便是没能进入梦校,孩子也能更加坦然地面对这件事。”

终于等到π day这天MIT放榜,申请人数少了,录取率依然很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