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岭老师提到的这2点,就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
本文共计2953字,预计阅读8分钟。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书,是来自周岭老师的《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以下简称《认知驱动》)
也是我读完“100天33本书”之第31本。
总阅读历时超18小时(2次阅读时长)。
📖书名:《认知驱动》
✍🏻作者:周岭
⭐评分:8.0

01.
作者简介
周岭老师,《认知觉醒》《认知驱动》《认知觉醒:青少版》的作者。
36岁开始觉醒,通过写作实现了出书,财富也相对自由。
但是,对周岭老师来说,做成事情、创造价值、影响更多的人,大概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
周岭老师堪称将“极致利他”做到了极致!
最近我也在学习这一点,并毫无私心地去做一些事,影响一些人。
感觉真是太棒了!
就像《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所写的:
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现在稍微有了一些感觉,那些反馈让我觉得,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02.
书籍简介
《认知驱动》这本书,是《认知觉醒》的姊妹篇。
这本书教我们如何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周岭老师告诉我们:成长的根本是做成事情、创造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可能内心都有强烈变好的愿望,并会为之付出努力。
但是始终看不到自己的成长,无法做成一件事,导致产生自我怀疑的念头,不知该如何是好。
《认知驱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做成一件事”分为心法和技法两个部分,探讨了如何通过创造个人价值获取人生的成就、幸福和意义。
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学会用认知的力量来驱动自己,更好地到达成长的彼岸——
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03.
读书感悟
这本书是我2刷了,用了2周时间,和读书交流群的朋友们一起共读这本书。
这次阅读又有很多新的收获和感悟。
接下来分享几点书中对我影响很大的观点。
001 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周岭老师写道:
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
成长的目的就是创造价值,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而且你创造的价值必须是长久的,因为越长久,价值就越大。
所以周岭老师选择了写作这件事。
我们必须想办法生产有长久价值的文章,创造对自己和他人长久有用的思考,摒弃一切不具备长久价值的内容。
在周岭老师认为:生产对别人有用的东西永远是写作的指南针,其它事情也是如此,价值交换规律放在哪里都会起作用。
这段话让我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是我一直以来想要追求和达到的目标。
我以前也会追一些热点,写一些博眼球的内容,会为了赚钱接一些自己都没用过的课程广告……
后来我开始转变自己的创作思维,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力求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思考,都能对读者产生影响,让读者改变自己,和读者一起成长。
这种思维的转变,让我不再浮躁,而是安心踏实地打磨自己的作品,深耕有价值的内容。
而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❶头条产出一篇10W+,收益270+元;
❷网易号产出一篇40W+;
❸公众号6个月涨粉3000+人,全网读者10000+;
……
这些大部分都是靠着文章的价值吸引来的。
所以周岭老师才说:
一旦我们把视角从“我想要”转到“我能给”的时候,很多浮躁、妄念就会马上消失;
当我们开始思考做什么事能够给别人带去长久价值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新天地。

002 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或许很多人一听到“凡事要有利他之心”时,也会不自觉地抵触,总觉得这是鸡汤。
我以前大概率也会嗤之以鼻。
周岭老师在论述“利他”这一节时,提到自己以前也是如此。
但是后来意识到:这种未经审视的感觉和认知,差点让自己错失个人成长中至关重要的力量。
我们一旦拥有了利他之心,就能解开那道限制人生可能性的枷锁,做成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
周岭老师是如何利他的呢?
首先是写作心态上的转变。
从最开始的追求“10W+”、一夜成名、快速变现,逐渐意识到,自己写作根本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声和收益,而是为了改变自己并影响他人。
自从产生了这样的使命感,周岭老师就远离了热点,开始静心阅读、用心关联、持续打磨,力求用最底层的知识和简单易懂的表述去驱动读者更新认知。
只要心里装着读者,始终坚持输出对大家长久有用的内容,就一定能厚积薄发,达成所愿。
事实证明,周岭老师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至今为止,周岭老师出版了3本书,据我所知,还有一本《认知觉醒》漫画版在制作中。
这些书籍的版税,就能够让他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财富自由。
但是我相信周岭老师追求的,不是这些,而是改变自己并影响他人。
除此之外,周岭老师还做了一件事:在公众号开通了问答专栏,免费向读者提供成长咨询服务。
他坚持认为只要是有利于读者成长和改变的事,就值得投入精力去做。
这件事甚至可以说是周岭老师在写作方面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因为表面上看是自己在单方面付出,实际上受益最大的是自己。
因为通过一对一的交流,周岭老师可以接触大量的困惑样本,掌握大家在成长路上的第一手真实需求。
所以他的文章才能如此接地气,击中读者痛点的同时,又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利他的结果就是利己。
那些不带功利心的付出,最后都会通过某种形式加倍奉还。
我也是因为周岭老师的影响,开启了自己的免费咨询服务,也就是我的【读者来信】系列。
我在帮助读者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另外,我还在自己的社群里,组织免费的共读活动,带领大家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前两天有伙伴通过我报名了逆熵增共读营,短短几天成长进步非常大。
一大早我收到一大段「霸屏」的反馈:

这些正反馈,真的能让人开心一整天!
我也学着周岭老师将这些正反馈收集起来。
当自己能量低迷的时候,拿出来鼓舞自己,让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所以我最近的一个非常大的感触就是: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当我毫无私心地去帮助、影响别人时,很多人就会无条件地信任我。
这让我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
而另一方面,如何做到利他呢?
周岭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利他的途径是创造价值。
也就是最开始写的:
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
当我真的这样去做的时候,才发现真的如周岭老师所说!
当我不断创造价值,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成就了自己,同时得到了一些物质或精神上的回馈。
从这个角度看,利他的结果就是利己。
04.
写在后面
其实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写的内容:
内向成长、外向成长、作品意识、长期主义、负面偏好等等……
而我紧紧盯住“创造价值”和“极致利他”这2点就足够了。
其实也符合周岭老师讲的:
读书时不求记住书中的全部知识,只要有一两个观点促使自己发生了切实的改变就足够了。
周岭老师提到的这2点,就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
价值交换规律,让我对于自己的写作有了很多新的思考。
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让我开始学着周岭老师的步伐去做一件事。
这2点,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也就是学习周岭老师的做法,踏实地走好价值创作之路。
周岭老师写道:
写作、成长和成功其实是一回事:
写作就是生产有价值的内容,成长就是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成功就是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
究其根本,它们都遵循价值交换规律。
与大家共勉~
一起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 End •
往期文章:
📚豆瓣9.0!20年了,这本书依然看得热泪盈眶!
6个月,读者新增2400+,我做对了什么?
这本书,让我实现1年顶3年的成长!
作者简介:
林小西,一个坚信长期主义的终身成长者。
2022年开始觉醒,大量阅读大量输出。
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通过自律和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今天是日更公众号的第 161/200 天。
如果你也热爱读书写作,欢迎添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