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偶像】中国占卜
中国占卜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商代的占卜主要以龟甲、兽骨为主,它们被烧灼后,根据其裂纹判断吉凶。商代人相信通过占卜可以与神明沟通,预测未来的命运和事件。
中国占卜种类有很多,我先介绍一位历史中真正存在的人物。巫咸他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巫医,是古代巫医团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的占卜创始人就是他。他测定过恒星,被视为全世界最早的天文学家。
据《尚书》记载,巫咸是商王太戊身边的一位贤臣。他的儿子巫贤在太戊帝孙子祖乙登基后,任宰相。故有学者认为巫咸或即商王太戊之大臣。他因擅长医术和卜辞,被认为是当时最杰出的巫医之一。
巫咸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巫术和医术相结合,创立了巫医团。也就是《山海经》里的灵山十巫。巫医团的成员主要由巫师和医生组成,他们共同致力于为民众治疗疾病、祈福消灾、驱邪避疫等。巫咸还将巫术应用于军事战争,通过卜辞预测战争的胜负,以帮助夏朝取得战争胜利。
巫咸在夏朝时期的地位很高,他曾担任过夏朝的大臣,负责管理国家的医疗和卜辞事务。他的医术和卜辞知识得到了夏朝君主的信任和尊重,被认为是夏朝的一位重要人物。从夏朝到周朝这命够长的熬死了多个帝王。
巫咸的医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他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上。他认为疾病是由于外界因素,如风、湿、热等,以及内在因素,如精神、情绪等,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因此,他提倡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巫咸的卜辞成就主要表现在他对天象、地形、人事等因素的观察和分析上。他通过观察天象、地形、人事等因素,预测国家的吉凶和个人的命运。他的卜辞方法被后来的卜辞家广泛采用,成为卜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我们说一下他发明的筮占,筮占是指用筮草进行占卜。筮占是一种古老的卜辞方式,它主要用于预测未来、指导决策等方面。在古代,人们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而筮草就是一种能够与这种神秘力量沟通的工具。
筮占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先准备筮草,筮草是一种由四十九根小草棍组成的筮草,每根筮草上都有一个符号。在筮占之前,需要将筮草洗净晾干。
第二步就是起卦,将四十九根筮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阳爻,另一部分为阴爻。阳爻用一根直线表示,阴爻用两根短线表示。起卦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摇卦法、按照数字起卦法等。
第三步演卦,起卦得到的爻象,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卦象。常见的演卦方法有梅花易数、六爻占卜等。
最后一步解卦,根据卦象所表达的意义,对未来的事情进行预测。解卦需要结合卦辞、爻辞等资料进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筮占并不是一种绝对准确的预测方法,它只是一种参考工具。在进行筮占时,需要保持一颗虔诚、敬畏的心,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
筮草现在在中国已经找不到了,因为已经玩占卜玩没了。
占星的星次,“星次”是一个道教术语,指的是天空中的星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序列。星次的概念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并与道教的修行、炼丹、卜辞等方面密切相关。
在古代中国,道教将天空中的星辰分为三垣二十八宿,每个星宿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星次。这些星次被认为是宇宙能量的体现,与人体的健康、命运等方面密切相关。在道教的修行和炼丹过程中,星次被视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用于指导修炼方法和丹药的制作。
在卜辞方面,星次也被广泛应用。卜辞家们通过观察星次的变化,预测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吉凶等。在中国古代的卜辞学中,星次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卜辞依据,对卜辞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十二星次(或称十二次、十二星座)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概念,它被用于表示天空中的星辰在一年内的变化和周期。十二星次的名字来源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星次与十二地支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二星次不仅用于表示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变化,还与农业生产、季节变化等方面密切相关。
以下是关于十二星次的时间及其性格特点的解释。
星纪:冬至点(子月,11月22日~12月21日)
性格特点:星纪时期的人性格稳重、谨慎,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他们善于计划和组织,能够承担责任,对待工作认真负责。
玄枵:小寒点(丑月,12月22日~1月19日)
性格特点:玄枵时期的人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索新事物。他们善于学习,具有很高的智商和创造力,但有时可能显得过于独立。
娵訾:大寒点(寅月,1月20日~2月18日)
性格特点:訾时期的人性格开朗、热情,善于与人交往。他们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协调和沟通,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降娄:立春点(卯月,2月19日~3月20日)
性格特点:降娄时期的人具有很高的审美能力,善于发现和欣赏美。他们具有独特的品味和个性,对待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和执着。
大梁:惊蛰点(辰月,3月21日~4月19日)
性格特点:大梁时期的人性格独立,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他们善于独立思考,能够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冷静,善于应对突发状况。
实沈:春分点(巳月,4月20日~5月20日)
性格特点:实沈时期的人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对待朋友和家人非常真诚。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
鹑首:清明点(午月,5月21日~6月18日)
性格特点:鹑首时期的人性格开朗、乐观,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色。
鹑火:小满点(未月,6月19日~7月22日)
性格特点:鹑火时期的人性格热情、奔放,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鹑尾:芒种点(申月,7月23日~8月21日)
性格特点:鹑尾时期的人性格稳重、成熟,具有很强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他们善于分析问题,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选择。
寿星:立秋点(酉月,8月22日~9月18日)
性格特点:寿星时期的人性格温和、包容,具有很强的同理心。他们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发挥良好的协调作用。
大火:处暑点(戌月,9月19日~10月22日)
性格特点:大火时期的人性格独立、勇敢,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他们善于挑战自己,能够在困难和压力面前表现出强烈的意志力。
析木:霜降点(亥月,10月23日~11月21日)
性格特点:析木时期的人性格坚韧、果断,具有很强的执行力。他们善于制定计划并付诸实践,能够在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星宿被用来表示天空中的星辰在黄道带内的位置和分布。二十八星宿分为四组,每组有七个星宿。以下是十二星次对应的二十八星宿星纪:斗、牛、女;玄枵:虚、危、室;娵訾:壁、奎、娄;降娄:胃、昴、毕; 大梁:觜、参、井;实沈:鬼宿、柳宿、星宿; 鹑首:张宿、翼宿、轸宿;鹑火:角宿、亢宿、氐宿;鹑尾:箕宿、斗宿、牛宿;寿星:女宿、虚宿、危宿;大火:房宿、心宿、尾宿;析木:箕宿、斗宿、牛宿。
十二星次与二十八星宿之间的关系密切。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它们被用来预测天气、农业生产、年景等方面的变化。此外,二十八星宿还被用于卜辞和命理学,作为卜辞学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西方的十二星座 都是抄袭东方的十二星次。
最后我们了解一下各朝代占卜的历史吧,周代占卜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除了龟甲、兽骨之外,还包括卜辞、卜筮等。此外,周代还出现了星象学和卜辞学等学科。
春秋战国时期,占卜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这一时期的占卜主要以八卦、六爻、五行等为基础,通过观察天象、地形、人事等因素,预测国家和个人的命运。这一时期的占卜家有很多,如鬼谷子、管辂等。
汉代的占卜形式更加丰富,除了八卦、六爻、五行等之外,还有紫微斗数、奇门遁甲等。此外,汉代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卜辞家,如东方朔、张良等。
唐代的占卜形式主要以道教的占卜为主,如《周易》、《道德经》等。唐代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卜辞家,如李淳风、袁天罡等。
宋代的占卜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道教的占卜之外,儒家的占卜等。此外,宋代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卜辞家,如陈抟、邵雍等。
明清时期的占卜形式主要以卦象、爻象等为基础,通过观察天象、地形、人事等因素,预测国家和个人的命运。这一时期的占卜家有很多,如刘伯温、曾国藩等。
从商代到明清时期,占卜形式不断演变,但其核心思想始终不变。其实,西方的占卜也是来源于中国,指中国的占卜历史比他们的还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