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当如《琅琊榜》中的静妃,退可独自美丽,进可无往不利!
静妃原本是林府的一名医女,因为宸妃身子不好才进宫,进去的时候还好好的,结果出不去了,还生下皇七子萧景琰。
之中过程暂不细究,但从后来的作为看,可以判定静妃乃我辈楷模。
仅凭《翔地记》中的两个字,静妃就判断出了梅长苏的身份。
而且,她还猜到了梅长苏不想让萧景琰知道他的身份,所以静妃再三叮嘱,也没有透漏梅长苏身份半个字。
并且,她还通过食盒告诉梅长苏,自己知道了他的身份,并且没有对外透露,这就等于说,我会在暗中帮助你。
只是一个巧合,静妃已展现出了至少三层智慧。
后来萧景琰被夏江算计,静妃就知道自己周围有奸细,但也没有就此翻脸彻查,反而是将计就计,让小新露出马脚,再给小新送了一个以奴告主的“机会”。
萧景琰在大殿上离翻车就只有半步,如果不是静妃神助攻,他那性子分分钟就嗝屁了。
后来安排小新和萧景琰见面,化解了萧景琰和梅长苏的矛盾,即护持了萧景琰,也护持了梅长苏,让这一对“苦命鸳鸯”得以破镜重圆。
如果不是静妃有大智慧,萧景琰心中那道裂缝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抹平的。
而且,静妃放过了小新。
将小新揪出来,并加以运用,这是本事;而结仇在先,却救人一命,这就是修养。
在猎场相认的时候,静妃情急之下说道:“你什么都不要管了,听见了吗,好好养着,京里的事我来办,你相信我,我一定办得成。”
她心疼林殊,但也绝不会在这件事情上随意承诺。
由此可知,虽然静妃在宫中冷清了几十年,但也不是没有能力,即便梅长苏没有给她搅弄京城风云的机会,我们也不该忽略这句话背后的底气。
誉王失势的时候,就曾对静妃做出评价:
“皇后娘娘软的硬的都使了,可静妃就像一团棉花一样,压不扁,揉不烂,根本无法使力。”
回顾静妃一生,她其实有诸多不幸,但还是活成了最好的样子。
她被林夑所救,后来做了林家医女,又甘愿入宫,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女子,至于她对林夑的感情,没必要多加揣测。
但她在皇宫的遭遇,应该算不上是一件好事。
梁帝虽然跟她生了萧景琰,但也仅此而已,这皇帝心性凉薄,先夺宸妃,后来又长期独宠越贵妃一人,皇后都被冷落了,更何况是静妃。
若是嫁在寻常人家,她也没必要独守空房几十年,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把日子过得怨天尤人。
位份是嫔,见太皇太后都只能在门外,她也不卑不亢,不争不抢;儿子是郡王,不能随意进宫,她就提前将点心准备好,不忘对孩子的挂念。
靖王虽然脾气耿直,但心性纯良,懂得收敛,这其中静妃功不可没。
生活有苦难,但幸福是可以自己争取来的。
世人无数,但能像静妃这么退可独自美丽,进可无往不利的人真的很少。
她聪明,但又不自以为是。
她能干,但又不木秀于林。
她心善,但又不缺乏手腕。
这样的人,心中始终有一些具备份量的东西,并能以此掌控自己的命运,过好自己的生活,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累了可以躺下,但骨头应该是硬的,希望大家也能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