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珍惜那个中国医生!

2020-08-19 13:26 作者:雷斯林raist  | 我要投稿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2018年8月19日开始,每年的今天,都是“中国医师节”。


当时的通告称,中国有1100万名从事卫生与健康相关工作的人,这节日,是为了纪念他们付出的辛苦和为中国做出的贡献。


他们值得。


本来今天应该写点什么,表达医生和患者之间“其乐融融”、“互相尊重”的气氛的,然而一刷微博,就看到了陶医生的话:


在笔边的话突然就写不出来了。


换用我之前在号里说过的话,对于中国医护人员,我更多怀着的,是一种愧疚的情绪。



01


陶勇医生经历的,不需要再多提。


本来他是真正的青年才俊,是国内眼科一等一的人才,未来绝对一片光明。


结果就因为一个丧心病狂的病人砍伤了他的手臂,现在不得不表示:


“治病救人不一定要在手术台上”


这是他的损失,同时也是中国所有有眼科疾病的人的损失。


然而陶勇医生没有放弃,继续在用自己的方式,做科普也好,做会诊也罢,总之继续发挥着他作为医生的光与热,帮助更多的患者。


我刚刚翻他的微博,发现他用的最多的词,就是“感谢”:

当时整个伤医事件里,最让我动容的,是一位医学大V的微博:


“我很惭愧,我从美国回来以后,只敢在私立诊所工作,只服务富人和中产”


“他们都比我有钱,都比我要脸,都比我怕死。”


“而我的师兄,愿意在公立医院,每天看50个病人,忙得没时间吃饭”


“直到被暴徒砍断了手臂...”


是啊!


最好的医生在公立医院,花很少的钱就能得到中国最好医生的治疗,是我们的福气,是多少发达国家穷人梦寐以求的状况。


然而有些人却不珍惜。


依然在这样的事件发生后,继续在各种新闻客户端下面嘴臭:

让人无言以对。



02


其实每天看看新闻,看看居住在国外的朋友的消息,会知道疫情其实并没有远去,随时有可能影响到更多人。


一些国家到现在每天都还在以一个非常夸张的速度增加新病例,甚至有的时候一天新增的病例,比我们最严重时一个月新增的还要多。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渐恢复正常的现在,世界上还有不少人依然人心惶惶。


这当然和我们每个人的自觉有关系,和国家基于流行病学,进行的隔离和管控有关系,但离不开的,还有我们医护人员的勇气和担当。


虽然已经过去半年了,有些人的记忆已经模糊了。


但我希望你们能记得,在2月、3月的时候,国内是怎样一个气氛。


我记得我那会儿写过一段话:

那时候我看到的是武汉的护士,瘫坐在办公室里崩溃大哭。


看到的是武汉群里的小伙伴,每天说他们心情的压抑。


看到的是许多不知真假,但一个比一个可怕的消息。


谣言混着真相,一切的一切都让人崩溃。


那一幕幕,即使过了半年多,依然在我脑海里无法忘记,只觉得到了那个程度之后,我都快PTSD了,乃至于我不得不从种种坏消息中搜罗出稍微有点好的部分,说服自己也说服所有读者:


“一切都会好的。”

然而在那样的氛围下,我们的医生护士在从全国各地,赶往湖北、赶往武汉。


这是按了手印,主动要前往前线的医疗队:

这是集体签字,上海这里自愿要上抗疫一线的同志:

令人动容。


很多人会站着说话不腰疼,说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全世界的医护人员都会这么做的,有啥好感动的。


其实还真不是,比如: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样,我2月初的时候,每天暴露在大量负面消息之下,整个人混混沌沌的,每天都非常难受。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可能已经“替代性创伤”了。


让我舒服点的,正是这些医护人员的勇气。


它们仿佛就是黑暗中的光亮,仿佛是人性的光芒。


真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医生护士也是人,他们也会恐惧。


只有在认清恐惧的情况下,依然面对它,才是可贵的勇气。


“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

这是我最爱的一句动漫台词。


在那段时间,我感同身受。



03


虽然这样说,但有一点,值得一再强调。


即医护人员,天生并不是英雄,也不要带着“你是英雄”的滤镜去看他们,毕竟没有谁选择一种职业,是想着“我要牺牲”、“我要奉献”的。


我身边有很多医生,很多很多本硕博连读,读了八年甚至更长时间书的高材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选择做医生的时候,并不觉得自己神圣,也并不觉得自己崇高。


他们计划的职业生涯里,并没有想着要“奉献”,他们认为做医生必须具备的品质里,也没有一条叫做“勇敢”。


说到底,这本来应该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他们也有家,也有爱他们并且他们爱的爸爸妈妈,也想安稳度过一生,也不想他的家人担惊受怕。


为什么不觉得自己崇高?


因为不想被道德绑架。不想患者把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转移到他们身上。


比如称医护工作者是“白衣天使”。

那天使怎么能有脾气呢?

天使怎么能要很多钱呢?

天使怎么能害怕,怎么能和病人争辩呢?

天使怎么能有无能为力的病呢?


于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看到的新闻是什么?


是患者觉得医生态度不好,就对医生大打出手。

是患者觉得医院收费太高,就砍伤医生。


看到的是某某某医生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猝死,然而单位却号召向这位猝死的医生学习,令人不寒而栗

看到的是,即使没有疫情,中国的医生看门诊也常常一天要接诊几十个病人,是他们国外同行的数倍。


看到的是,疫情爆发导致药物短缺,医务人员如实告知之后,发热病人故意朝医务人员猛咳。

看到的是,拼尽全力救治病人无力回天之后,除了面对自己内心的折磨还要面对家属的殴打、辱骂、撕扯。

看到的是,在武汉同济医院坚守阵地30天的一线护士,身在隔离病房中错过了亲人求助的电话。

疫情应该是大家最尊重医护人员的时候,尚且有上面这些奇葩。
更别说平时了。

这是2018年以前,全国暴力伤医致死的一个不完全统计:(实际远远不止)

患者不满治疗建议,会挥刀向医生:

注射狂犬病疫苗后肚子疼,也会挥刀向医生:

病人救不好,家属会挥刀向医生:

甚至病人还没开始救治,医生就已经被打了,说是要给医生一个“下马威”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关键每每出现这些暴力伤医事件,总有那么些网友,会在下面评论说,杀得好,活该。

我不想像其他文章一样,一言以蔽之,说这些人天生恶毒——这些人也许并不觉得自己恶毒,他们只是傻逼而已。


也许他们在医院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也许他们曾经被医院欺负过,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受委屈了,要有人发泄,要向人挥刀。


他们惹不起让他们不爽的罪魁祸首,于是就挥刀向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


为什么还有人不明白,医院里95%以上让你不爽的,不是一线医生,更不是你的主治医生啊!


医保不报能治你的病的药,这是你的主治医生的错吗?


医院没床位,收不了你,这是你的主治医生的错吗?


甚至饱受诟病的保险制度的问题,制定策略的也不是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啊!



04


和很多人想的不同,中国医生的收入真的不高,尤其和他们付出的比起来,一点都不多。


月初的时候,和上海华山医院的一位医生一起吃了顿饭,她是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向我抱怨说他们的收入太低,远不如她在阿里巴巴工作的同学。


我劝她说话也不能这么说,你不能只看到互联网圈的人吃肉工资高,看不到他们动辄通宵的加班。


然后她指着自己通红的双眼对我说:


“你以为我们不加班???”


然后她和我科普了中国医生上班是多么早,下班是多么迟,碰上事情了是怎么毫无节假日,而那些要上手术台的医生,要连续多少个小时高强度不间断的工作。


产科医生一值班,就是12个小时以上。


心血管住院夜班医生,每小时都有新的突发事件等你处理。


“然后收入还远比金融、互联网、房地产行业的低。”



而他们在国外的同行,医生基本都是当地平均收入的天花板,再往上看,要么自己创业做老板要么做一些非法的行当。


比如US NEWS曾经统计出美国收入排名前25的行业,前十都被各种医疗岗位包揽了,再往后才是什么程序员、律师、工程师、飞行员。

根据US NEWS,他们的麻醉师平均一年能拿20万美元,注意这里是中位薪酬,还不是那些极端高的案例。

而且美国的医生的假期远比中国医生多,接诊病人远比中国医生来得少。


中国医生有可能一天要接诊几十个病人,甚至值班的时候一夜要接诊40个病人,这是他们的国外同行想都不敢想的。


注意,这里我不是说美国的医疗制度好,这恰恰说明美国的医疗制度对患者没有中国的制度对患者好


因为医生的高收入,是从患者的天价医疗费或者说天价医疗保险中来的。


医生的假期多,则意味着可能很多患者看不上病。


——这也是美国医疗系统长期被诟病的几点。


而在中国,可能你上午觉得肚子疼,下午就看上医生吃上药了,现在上海许多医院也都开了网上挂号,更不需要去医院排几个小时队,基本预约一下,按时去医院就行了。


如果不是太过热门的科室,去了医院最多等半小时顶破天了,而且中国小灾小病的费用一点都不贵,尤其是10元以下的挂号费,即使没有保险正常人也完全能承担。


廉价,快速,便捷,这是很多人觉得中国医疗制度优越的地方。


但这种优越,绝对离不开中国医生堪称奉献的职业生涯。



05


我国医生,唯一值得商榷的,可能是他们的态度问题,中国医生的态度,确实不如欧美发达国家医生来得体贴、细心。


但就像我上面说的,你可以了解一下中国医生一天要接多少患者,工作强度有多大,承担的责任和心理压力有多大。


如果对医生的态度不满意,大可以去隔壁私立医院或者去医院国际部——那里不但态度好,护士全程笑脸全程陪护而且逢年过节还给你发祝福,我前老板就喜欢在上海一家极贵私立医院看病。


他挂一个号1800块,做一个阑尾炎手术花了近8万块——如果你承担得了,也可以学他。


你要明白,中国医生和你们一样也是受害者,他们为了当医生,苦学多年,学医的辛劳,是一般专业不能比拟的。

但和国外医生相比,中国医生的回报却低得可怜,在不断加剧的医患关系中,他们受到的尊重有限,威胁却很多,甚至有生命危险。

我们应该感激他们。

病人如果不感激他们,反而给他们莫大的压力,用一次又一次的暴力事件伤害他们。
长此以往,愿意学医的人会越来越少,医学生的生源也会越来越差。

乃至于现在在互联网论坛上,流行的口号是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如果未来,人只有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会去学医,做医生,难道是好事吗?

难道我们老无所医是好事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值此“中国医师节”之际,重提这些,是为了让大家能记得中国医生的好。

不奢求大家多么热爱医生,但至少要做到尊重医生,稍微理解理解医生的苦衷。

在求医时遇到不舒坦的事情,遇到让你愤怒的事情,好好思考一下,让你愤怒的一切,到底是你的主治医师造成的,还是什么其他人造成的。

每个人都多换位思考一下,我们的医患关系,就能往前走一大步!


珍惜那个中国医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