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传
杨修字德祖。九岁聪惠。孔文举诣其父,父不在,乃呼修。修为设果,果有杨梅,融指示儿曰:"此君之家果耶?"修应声曰:"未闻孔雀是夫子之家禽兽。" 一《郭子》 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一《后汉书》 杨修为魏武主簿,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修见,即命坏之,曰:"门中活,阔字,王嫌门大也。" 一《世说新语》 杨修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便令坏之,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一《智囊全集》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之,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一《智囊全集》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薹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否?”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俟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于字为‘好’;薹臼,受五辛之器,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叹曰:“吾才去卿乃三十里。” 一《智囊全集》 刘璋乃遣诣曹公,曹公不甚礼,杨修深器之。修以所撰兵书示松,饮宴之间,一省即便暗诵,修以此异之。 一《益部耆旧传》 益州牧刘璋闻曹操克荆州,遣别驾张松致敬于操。松为人短小放荡,然识达精果。操时已定荆州,走刘备,不复存录松。主簿杨修白操辟松,操不纳;松以此怨,归,劝刘璋绝操,与刘备相结,璋从之。 一《资治通鉴》 初,魏武之留渊、郃也,以鸡肋示外,外人莫察,惟主簿杨修知之,故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也。”一《华阳国志》 夏侯渊为刘备所杀于平阳。曹公自长安出斜谷,至阳平,备拒险守峡。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杨修便曰:“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王欲还也。”遂引还。一《九州春秋》 操欲以女妻丁仪,丕以仪目眇,谏止之。仪由是怨丕,与弟黄门侍郎廙及丞相主簿杨修,数称临菑侯植之才,劝操立以为嗣。修,彪之子也。一《资治通鉴》 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脩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兒:“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脩。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一《后反书》 曹操杀杨修之后,见其父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古文苑》载操与彪书,数修之罪,以为“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且赠彪锦裘二领,八节角桃杖一枝,青牦牛二头,八百里骅骝马一匹,四望通七香车一,驱使二人。又遗其妻裘、靴,有心青衣二人,钱绢甚厚。卞夫人与袁夫人书云:“贤郎有盖世文才,阖门钦敬。明公性急,辄行军法。”以衣服、文绢、房子官锦、香车送之。彪及袁夫人皆答书引愆致谢。是时汉室将亡,政在曹氏,袁公四世宰相,为汉宗臣,固操之所忌,彪之不死其手,幸矣。呜呼,危哉!一《容斋随笔》 魏文帝爱杨修才,脩诛后追忆修。修曾以宝剑与文帝,文帝后佩之,告左右曰:"此杨修剑也。" 一《文士传》 杨修字德祖。坐与陈留王交游,为太祖所杀死後百馀日。而太祖崩,太子立遂有天下。初修以所得王髦剑奏太子,太子常服之。及即尊位在雒阳从容出官,追思修之过薄也。抚其剑驻车顾左右曰:此杨德祖昔所说王髦剑也,髦今焉在及召见之赐髦帛。一《册府元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