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不努力,却进步飞快?【正确打开2023】

1.主要内容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实现目标的3种新思路。
1.1.先聊聊有害思路
任务进度不达预期,会进行自我批判,会觉得自己不够努力,告诉自己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要有杂念,要专注、高效的去完成任务。
但是往往过量的自我批判会产生大脑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大脑就会自动进入一种寻找奖励、寻求快乐的状态。这点有切身体会过,技术分享的时候发现身边的师傅们都很厉害,自己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产生了很强烈的挫败感,但是这种挫败感并没有让我化悲愤为力量,反而让自己进入了一种寻求安慰、逃避现实的状态,直到第二天上午依然是提不起劲学习,还在处理心理压力、精神内耗的泥潭里,处于很焦虑的状态下。
“在自我谅解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真正有效的解决问题。”每个人的求学、工作经历都是不同的,大家在各种方向上的能力水平自然也是不尽相同,也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有师傅在身边是件好事,可以让我知道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差距也是好事,证明在这个环境我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意志力的小实验也佐证了自我谅解的益处。
1.2.实现目标的3种思路
1.2.1.把依赖意志力转变为依赖黄金方法
在实现目标的众多方法中,找到那些对结果很有帮助,并且对于自己而言很容易实现的方法,就是适合自己坚持下去的黄金方法。例如学习某个技术,先学理论后实践是一种途径,先实践遇到哪个理论学哪个也是一种途径,这样的方法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黄金方法,也许更容易坚持下去。“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你走的太艰难,也许你需要换一个容易的方法。”
1.2.2.把依赖意志力转变为依赖习惯
“如果你想要实现一个目标,那么最好用的方法就是把这个目标变成你的生活习惯,这样你就可以毫不费力的完成它。”建立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要把不好的、不利于达成目标的习惯纠正掉。“即使只改一个,在复利和长期主义的作用下,它们也会越滚越大,最终产生质变的影响。当你把进步变成习惯,不需要花费意志力也能实现它。”(《掌控习惯》)“习惯是让你不断靠近理想自我的最佳途径,如何吃掉一个鲸鱼,答案是一口一口的解决它。”
1.2.3.把依赖意志力转变为依赖系统
“如何预测一只黑猩猩的行为,答案是观察与它经常玩耍的另外几只黑猩猩。”我们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做事态度都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人们会通过模仿与相互影响,跟自己身边的人趋同,并且一个人离你的心理距离越近,你受到他的影响就会越大。如果想轻松的完成自己的目标,就需要去优化自己的社交系统,如果不想和一个人共事一生,那么最好一天都不要跟他相处,如果不知道要不要和某个人相处,那么最终答案一般都是不要。当拥有一个积极的社交系统时,即使有的时候累了坚持不下去了,身边的人还能提供些正能量。”
针对自己的社交圈子,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 有没有从某个人身上学到过某种习惯?
- 和某个人在一起的适合会更加容易放纵你的行为?
- 花最长时间相处的那些人,他们都是积极乐观的人吗?
- 维护跟他们的关系需要耗费你比较大的心力吗?
《纳瓦尔宝典》里提到:“一个人的最终幸福取决于两件事,一是你每天坚持的习惯,二是你花最长时间相处的那些人。”
1.3.总结
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迷茫,都会懒惰,都会困惑,相信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只需要给自己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关怀,在正确的方法引导下,最终都会到达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