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上的摩天轮——飞利浦摩天轮65W插座评测

前言
生活节奏的加快让很多人手忙脚乱,应接不暇。这时候如果手机突然没电更是让人焦头烂额。各大厂商捕捉到用户的痛点,因而快充技术越来越普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充电设备的提速即见证了生活的提速。
日常生活中,一款好用的插座可以作为我们坚实的后盾,迅速为我们补充电量,让我们远离低电量带来的不安感,时刻保持从容。感谢新浪众测带来的这款飞利浦摩天轮65W插座,让我们一同体验一下这款新推出的升级款产品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开箱部分
飞利浦摩天轮65W插座采用了白色的外包装,中间为产品顶视图的彩绘,下面印了一行大字——开启全新能量进化之旅,可见厂家对于自己的产品信心满满。上方为飞利浦的Logo和真伪查询码。整体设计简洁大方。

盒子四周为产品的主要功能和认证标识,盒子的硬度和厚度都不错,可以给插座提供不错的保护。

上拉取下盒盖,阻尼感适中。打开盒子后,最吸引人的就是类似词云形式的一张半透明宣传页。上面写了摩天轮的一些产品优势。最上面的一句话更是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深呼吸,打开,看看未来插座应有的样子。这句话无疑让我的期待达到了顶峰,产品真的这么优秀嘛,让我们一探究竟。

包装内部采用纸片分隔,没有吸塑或者海绵进行分隔,比较遗憾。电源的顶部附带贴膜,可以有效的避免运输时候的剐蹭,还算比较贴心。配件方面只有一本说明书。毕竟插座类产品,还是要集中成本在主体上。

本次产品作为升级款插座,外观上和前代18W的变化不大。插座主体采用了黑色的配色,设计上借鉴了摩天轮,插口分别分布在插座的三面。上面采用抛光工艺,上面有PHILIPS的Logo,上方为指示灯,插口面板处采用拉丝工艺,整体搭配相得益彰。不得不说,他小巧的体型,独特的设计还是十分吸引眼球的,加上适中的重量,确实非常的讨喜。

更多外观展示可以点击下方视频P1部分观看。

使用部分
日常使用:
得益于摩天轮插座小巧的体型,日常单独摆放时候并不占空间。如果你对于大小没有概念,不妨看一下他和小米120W充电器的对比。

拉丝面板的运用让产品的质感上升一个层次。顶部的Logo灯进行了柔光处理,夜间使用时候也不会觉得刺眼,断电后灯光会缓缓的熄灭,确实非常的细节。

摩天轮插座的插口都有保护门设计。实际体验下来,不论两相插头还是三相插头都十分的轻松顺畅。相比小米插排的安全门,没有那种卡顿需要用力插入的问题,使用体验舒服不少。

安全门对比小伙伴们可以观看视频的p2部分。

摩天轮插座最高可以支持2500W的输出功率,得益于粗粗的线缆,日常使用时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线材发热。不过相对较粗的线材对于我们的日常收纳是一个考验,毕竟一根粗线暴露在桌面上总归不太美观。

但是飞利浦摩天轮的设计也并非完美,首先插座顶端的抛光处理,他确实很漂亮,漂亮的让你得小心翼翼。我们都知道黑色抛光面是天然的指纹收集器。用在插座上也是一样的,日常的按压顶部插线时,会留下很多指纹,需要经常擦拭。如果你十分介意这点,还是用手按压三个凹槽处用于固定插座。不光指纹,屋子中的细小灰尘等都会在抛光面上展示的异常明显。而且抛光面不耐刮的属性,也让你再擦拭他的时候同样得小心翼翼。可见要维持一个干净的外观并非易事。

插口布局:
飞利浦摩天轮所提供的插口还是很全面的,提供了三个3+2的插口,1个USB-A插口和两个Type-C插口。其中正面为一个3+2插口,左后面为一个3+2插口,一个USB-A插口和Type-C2插口;右后方为一个3+2插口和一个Type-C1插口。

由于3+2插口被设计在了面板的下方且离底部比较近,为了测试兼容性,我找来了几个不同大小的插头。

实测后发现,插座支持的最大宽度的插头大概为4.3cm,即图中小米手机的电源适配器。超过这个宽度的插头会导致插座发生倾斜,如果你的插头或者适配器尺寸过大就要当心了。

几天使用下来,由于正面没有提供任何USB-A或者Type-C接口,导致日常插线时要把头伸到插座后或者大幅度转动插座来寻找插口位置,但由于插座的线材有些硬而且插座没有提供任何旋转功能,如果你已经理线固定了位置,你会发现转动起来并不轻松。

插座的三面布局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你在插入多个插头后,由于线材朝向四面八方,你的桌面会看起来非常的凌乱,而且不同朝向的线材整理起来也并不轻松。让我不禁感慨,难道来的未来插座就应该如此凌乱嘛。

充电体验:
作为较前代升级最大的地方,充电体验自然要好好试一试,飞利浦摩天轮65W插座采用了GaN快充技术,支持笔记本的PD协议和多种手机快充协议,有着非常不错的充电能力。最大可以同时接入6台设备进行充电。当连接单独设备时:Type-C1和Type-C2可以提供65W快充,USB-A提供60W快充。当双口充电时:插入Type-C1和Type-C2时可分别提供45W和18W:插入Type-C1和USB-A时可以分别提供45W和18W,插入Type-C2和USB-A是则智能分流15W。当三口充电时:Type-C1提供45W快充,而Type-C2和USB-A是则智能分流15W。可见当插入多款设备时,Type-C1拥有最高的优先级,应该给拥有更快充电技术的设备使用。
用测试仪检测PD接口,结果为PD3.0,65W,和产品说明一致。

利用小米插口的功率检测测试了一下飞利浦摩天轮的空载功率,测试了一晚上,大概平均耗电功率为0.5W,还是比较的省电的。

插口功率方面我采用了支持120W快充功能的小米10至尊版进行测试。 采用支持100W的c-to-c的充电线,插入后显示快速充电,但没有120W特有的特效。我进行了单独使用Type-C1插口从20%到80%的充电测试,总耗时15分03秒,绘制充电曲线如图,整个充电速度还是非常给力的。不过使用该模式充电的时候,插座整体会变的非常烫手,尽量不要去触碰。

此时同时插入USB-A插口,测试USB-A插口功率,在18W左右,和官方宣称的一致。

从上面的测试不难看出,飞利浦摩天轮的充电体验还是十分不错的,作为在插座领域耕耘这么多年的大品牌,飞利浦的产品还是比较值的信赖。
总结
拥有小巧的身材,独特的造型,良好的做工,多种接口支持,出色的充电体验等众多优点的飞利浦摩天轮65W无疑是一款不错的插座。但不耐脏不耐划的上表面,插满线后凌乱难整理也确实存在。飞利浦摩天轮65W插座诚然很优秀,但他仍是当前时代的产物,仅仅是将插座和GaN充电头进行了融合。例如ZMI的65W与其功能大致相同,只是形态上有所差异。与智能家居相关的各种智能联动功能也没有提供。若想达到宣传语上所说——未来插座应该有的样子,确实还有很长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