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个习惯定终生!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这样有远见的父母……

2022-06-02 10:01 作者:天羅地網  | 我要投稿


一生不占小便宜,孩子就很安全,也一定可以奉公守法,恰如其分。

「曾仕强每日箴言」

不可否认,似乎现在的父母都有名校情结,拼尽全力要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却往往忽略或者在逃避一个事实: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教育的方式通常分为三大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不是名校,而是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习惯的养成。

 

俗话话,三岁看大,六岁看老。一个人六岁就可以看出他的一生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养成坏习惯,后果当然可想而知。

 

孩童的时光转瞬即逝,但是,期间留下的创伤和养成的习惯,几乎是伴随终生的。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特别提出孩子需要培养的6个至关重要的习惯,不管时代怎么变化,绝对不能放弃。

 

在家庭中,父母致力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真的比孩子上什么名校重要得多。


 

1乐于读书



读书的习惯是让人一辈子受用不尽的,而且从小到老时时都很重要。

 

现代家庭,父母大多十分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太容易把读书看成现实问题,把读书当作谋取职业、应付考试的手段了。

 

这样做的后果,很容易养成孩子应付一时,却无法深入的读书习惯,害了孩子一生。

 

相反,如果父母能够在子女幼小的时候,让子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书香家庭,对于子女的教养以及家风的传承,当然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最强的能力是模仿,父母的行为和习惯,都会无形中影响到孩子。

 

所以说,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莫过于父母的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模仿对象,如果父母一有空就看书,小孩自然而然就会去学。

 

如果爸爸妈妈不看书,却要求孩子爱看书,这样是难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

 

我们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不一定要让孩子博古通今,是为了让孩子用丰富的知识和更为广阔的视野去认识人生。

 

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


金钱虽然重要,但是智慧、品德、健康、合群和做人的品质,这些可以从书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实在比赚钱更要紧。

 


2好学上进


好学就是喜欢学习的意思。

 

中国人做人,讲求一切照道理。但是道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后天勤于学习,日积月累才能获得。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求知的兴趣,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一辈子受用无穷。

 

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只要懂方法,就会变得十分轻松。

 

好学是一辈子的事情,可以直通,也可以迂回前进,只要有心,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绝不受任何限制。

 

一个好学的人,必定是不断追求上进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现在的孩子很害怕失败,怕失败的人什么事情都不敢尝试,又何谈不断上进呢?

 

父母要从小就培养子女上进的观念,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不害怕失败,也不要急着成功。

 

因为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真正的大器都是晚成的。

 

我们求上进、不认输,但并不是样样都要不输于人。

 

人要比,但中国人主张自己跟自己比。自己跟自己比,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就够了。

 

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永远不松懈,一直上进,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3勤劳节俭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劳节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父母要从小教导子女养成勤俭的好习惯。

 

一方面告诉孩子要力行节约。

 

不能一瓶水喝一口就不喝了,吃饭的时候不能总是剩饭在碗里,还要物尽其用,玩具不可以玩几天就丢掉,餐巾纸要一张一张地使用……


其实这些都是在教孩子学会惜福,只有从小惜福,才不会把福气散光。

 

另一方面要鼓励带领孩子主动做事,不怕劳苦。


只有养成子女勤劳的好习惯,才能破除懒惰的坏习惯。

 

因为一个勤劳的人,一辈子都有保障。

 

他不会觉得事情做起来很累,不会老把事情推给别人,不会跟别人难以相处,不会让将来的老板看不起,不会让同事把他排挤掉,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发展成就自己。

 

 

4知耻改过



知耻,通俗的说法就是知道惭愧。

 

人人都会犯错,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

 

但是有了惭愧的认知,才有知错必改的决心,也才有再接再厉的勇气。

 

所以,父母不能要求子女不犯错,但是要培养孩子知耻的观念,也就是知道惭愧。

 

唯有知道惭愧的认识,才会谨言慎行,不再犯同样的过失。

 

知道惭愧的人,必然慎言又慎行,为什么?因为害怕说错话,做错事,会不好意思。

 

慎言的秘诀,在寡言,想好了再说。慎行的要命,在合乎义理,注意瓜田李下,懂得避嫌,才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这样的品质,在人生路上,会少很多无妄之灾。

 

 

5守礼守法


守法和守礼,合起来就是守分。

 

父母从小要教孩子有礼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约束好自己的言行。


凡事懂得不以自己为中心,不要自我膨胀,能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的人一辈子安全。

 

同时,还要给孩子灌输一个观念,就是该是自己的才要,不该是自己的就不要,不要贪小便宜。

 

 一生不占小便宜,孩子就很安全,也一定可以奉公守法,恰如其分。

 

千万不要养成孩子不守礼,不守法的坏习惯。


否则,不仅他自己一生痛苦,还会反过来恨父母把他教养成这个样子,那时候再后悔毫无用处。

 

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


并不是说一出门就要严肃端庄,道貌岸然,而是说我们出了家门,要把在外面所看到的人,都当做宾客一般以礼相待。


用如见大宾的态度来善待邻居和周围的人,社会才会和气,人人才会快乐。

 

 

6坚毅有恒



父母都希望子女有一天出人头地,而出人头地要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可见有恒才是成功的根本。

 

父母教育子女,子女如果不能够继续教育自己,养成终身自我学习、坚持不懈的习惯,是不可能成大功立大业的。

 

要从小培养子女做事情有始有终的习惯,不但果敢坚忍,而且坚毅有恒心,不能虎头蛇尾。


这样以后做事才会有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当然,父母在培养子女习惯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也是能否有恒、持久。

 

我们看到一些父母,对于子女的教导只能够维持五分钟热度,甚至随着自己的高兴有时宽松、有时严厉,有时禁止、有时无所谓。


这种一曝十寒的态度,使子女无所适从,也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以,以身作则,才能事半功倍。

 

 

现在,很多当父母的以为可以通过事业的成功,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将来可以光耀门楣,自己也可以安度晚年。

 

事实上,恰恰相反。

 

你将看到一个你所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叫做“败家子”的人。


他习惯了你给钱花、给饭吃、没有教养、缺少关爱的生活,就算你有再多家产,只要他愿意,败掉是迟早的事情。

 

教养子女是做父母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只有在家庭中将子女教育好,他们长大后才能肩负起他自己应尽的责任。


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养成这6个基本的习惯,其他的自然会触类旁通。

 

记住,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把家庭打造成为孩子真正的名校,培养好各种关系一生的习惯,这样的父母真的难能可贵,也必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6个习惯定终生!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这样有远见的父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