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观后小谈
皆大欢喜的结局还是深得人心的,不论是包括本人在内的大部分观众还是审核。可能有些人有些失望于这种平平淡淡的收尾,坏人被绳之以法,男主抱得美人归。没有双循环,也没有梦中梦。哈哈哈,正如某些b友的评论所言,网友过大的脑洞可能与最后的结局相去甚远。个人觉得吧双循环或者梦中梦不是一个短剧能够支撑起来的,按照《开端》的叙事风格,用最后两集的时间是不能够完全把王萌萌的双循环,或者李诗情的梦中梦讲清楚的,要是强行塞入如此多的内容反倒显得有些虎头蛇尾。再有一个,电视剧的受众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相比较而言可能多了一些娱乐的味道,过于烧脑的剧情,对于某些一心磕cp的观众而言难免是一种阻碍。
个人觉得总体而言这部剧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首先立意上它基本上开创了中国内地电视剧循环题材的先河(应该挺严谨的,要是不对的话轻喷)在观感上得以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预想到在不远的将来会有很多类似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产生。但是有《流浪地球》与《上海堡垒》的前车之鉴,我对他们的未来有些悲观。确实这类影视剧相较于传统题材有着天然的优势,单一场景和道具,节省了一笔不小的成本。但背后需要的是天赋异禀的编剧和演技极高的演员。众多老戏骨和新生代演员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社会众生相。而这也是我要说的另一点,那就是真实,不是人人都光鲜亮丽,手持星巴克出入写字楼。工人老焦为了给孩子筹钱上学为了攒钱买电动车送外卖,想着靠见义勇为来获得奖金。老焦的房东赶老焦走时的恻隐之心等。这种设定显然显得真实。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就在下一段列举吧。
剧中配角的戏份虽然不多,但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都相当鲜明,也都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现象。每一个看似普通的人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网络时代下的个人言论自由问题,披上匿名遮羞布的人们是否能保持住人性中为数不多的理性成分?现实情况是 很难。。。。。。从王萌萌案到公交车爆炸案,对当事人毫无依据的诋毁和谩骂就从没有停止过。其中王萌萌案的舆论导向更是直接成为公交车案的导火索。雪崩时没有一粒雪花是无辜的。网络暴力泛滥的当下,理性的光辉显得弥足珍贵。警方和公交公司在案件调查存在明显疑点的情况下草草结案,也体现了当前社会体制的弊端导致了冤假错案的产生。
另外,还有卢迪这个人物所映射出的对于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有时候,过度的保护反倒是一种伤害。顺嘴提一句,最希望进入循环的卢迪却没有进入循环,实属遗憾。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王萌萌案就几乎从人民的视野中消失了,面对前去应聘的王兴德本来心有顾虑,没想到他的女儿早已被人忘得一干二净,这也击垮了王兴德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从而走上了不归路。
有关于男女主的事情,我想应该都被说烂了,简单说两句。循环不是单纯的原地打转,每一次循环都代表着他们对于事情本质的认识深入和自我的成长。肖鹤云最初只是想独善其身,自己溜之大吉,在李诗情的引导下慢慢地想救全车人,再后来他亲历李诗情的死亡和自己失手杀人的事情,开始改变他对游戏里暴力设定的看法。。。李诗情也从刚开始的惊慌失措,到后面的镇定自若(押得好哈哈哈)从开始时有些依赖肖鹤云到最后一次的独挡一面,经历了被自己最信赖的人背叛也经历了轻易以貌取人最后闹出大乌龙。个人很喜欢麦麦,从《我的体育老师》这部剧开始粉,到《流浪地球》上崭露头角,总分第一的成绩,真的是无数人心目中的理想型。。。当时看这部剧的时候就是冲着女主来的,唉没想到成了爆款哈哈哈。
暂时就先说那么多吧估计也没人有耐心看到这,拜拜啦您嘞!